腓浅神经的缺血性麻木

四海有兄弟

<p class="ql-block">很多腰4~5、腰5骶1突出压迫一侧神经根的患者,会出现小腿前外侧至足背麻木、发冷、感觉缺失的症状。</p><p class="ql-block">除了患者主诉外,我的检查方法一般是用两根牙签同步轻轻划过主诉部位的皮肤和健侧对应部位的皮肤,让患者对感知进行对比,如果患侧感觉弱于健侧;用掌心感知患侧与健侧的皮肤温度,患侧温度偏低的,即可判定为腓浅神经正在承受缺血性损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腓浅神经起源于腓总神经,在下肢分出2支,一支为腓深神经,一支为腓浅神经。腓深为运动神经,腓浅为感觉神经,也称感觉支,主要负责小腿外侧及脚背至第一趾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根后,会引起该侧下肢的血管收缩,产生人体对下肢的供血不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供血不足,患侧的下肢会出现温度降底、麻木,也由于供血不足,会导致肌腱挛缩並产生剧烈疼痛。这些症状的出现,其核心原因就是组织缺血。古人对此早有认识,称为“血不荣筋”,这里的筋指的就是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神经这些软组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腓浅神经是非常敏感的感觉神经,哪怕有风吹过皮肤,它都能迅速捕捉並同步反馈给大脑。但如果发生支配区缺少血供后,它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p><p class="ql-block">腓浅神经缺血,来自两个因素,一是整个下肢的缺血,第二个原因是肌肉在缺血性紧张后对腓浅神经形成牵拉与挤压。它的第一感觉是並不剧烈的间歇性微痛,当这种间歇性的疼痛变成没有间歇后,就成为麻,当无数个麻点连成一片后,就成为木。</p><p class="ql-block">所以,腓浅神经缺血后的症状等级是痛→麻→木,木为最重等级。中医认为,痛是血虚,麻木是气血双虚,故气血双虚的病症重于血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肢处于心脏远端,如果再发生供血不足,肌肤温度必定下降,这就是腰突患者为什么总是感觉腿寒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腓浅神经的缺血性麻木、疼痛、感觉缺失,靠泡热水是无效的,它顶多只能缓解几十分钟,过后一切如故。治病要治根,得解决腰这个源头问题。</p><p class="ql-block">另外,神经营养很重要。神经营养因子通过轴突运输到达神经末梢,与特定的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从而调节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和分化。在全身面,神经营养因子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对远处的神经元产生影响。此外,神经营养因子可以影响神经元的代谢过程,包括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能量供应等,从而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5.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