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学前有法,善育有规《学前教育法》家长课堂

蓝天幼儿园

学前有法,善育有规 <p class="ql-block"><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b>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b>2025年6月1日</b>起施行,最新全文共九章八十五条。为了让家长朋友们更加直观、清晰地领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精髓所在,诚邀您共同学习一些重要条款。希望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营造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良好氛围。</p> 第十三条 <p class="ql-block"><b>学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尊重和保护照料、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等权利。学前教育应当坚持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给予学前儿童特殊、优先保护。</b></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如教导孩子不随意触摸电器、不跟陌生人走等。为孩子营造安全的生活空间,妥善收纳危险物品,让孩子远离潜在危险。</p><p class="ql-block">2.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矛盾时,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多陪伴孩子,比如一起阅读绘本、做亲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创造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环境。</p><p class="ql-block">3.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家表现,也积极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做到家园共育。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支持园方开展的各类活动,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p> 第十六条 <p class="ql-block"><b>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抚养与教育儿童的义务,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必要条件。</b></p><p class="ql-block"><b>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创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b></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保障孩子饮食、作息规律,关注身心健康,每日陪伴交流,倾听孩子想法,让其感受被尊重。</p><p class="ql-block">2.不强迫孩子超前学习,通过游戏、绘本等趣味的方式激发探索欲,顺应孩子认知发展节奏,避免“小学化”倾向。</p> 第二十条 <p class="ql-block"><b>面向学前儿童的图书、玩具、音像制品、电子产品、网络教育产品和服务等,应当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家庭和幼儿园应当教育学前儿童正确合理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控制其使用时间。</b></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为孩子挑选符合年龄特点的图书、玩具等,深入了解产品的教育价值、内容适宜性及互动性,确保它们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p><p class="ql-block">2.与孩子共同制定电子产品和网络教育产品的使用时间表,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确保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和户外活动时间。</p><p class="ql-block">3.用亲子游戏、户外探索替代屏幕时间,引导孩子认识网络利弊。家长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陪伴孩子时专注互动,共同营造无“电子依赖”的成长环境。</p> 第五十八条 <p class="ql-block"><b>幼儿园应当主动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交流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指导家庭科学育儿。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配合、支持幼儿园开展保育和教育活动。</b></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定期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园的饮食、社交、情绪等细节,同步反馈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形成家园教育信息互通,共同见证孩子的进步。</p><p class="ql-block">2.认真听取园所关于敏感期引导、规则建立等专业建议,例如借鉴幼儿园的时间管理方法,在家统一作息要求,避免家庭教育与园所脱节。</p><p class="ql-block">3.积极响应亲子活动、家长志愿者招募等倡议,如参与主题活动筹备、协助活动实践,以行动向孩子传递“教育需要共同参与”的理念,强化其对集体生活的认同感。</p> 第五十九条 <p class="ql-block"><b>幼儿园与小学应当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小学坚持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校外培训机构等其他任何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不得教授学前儿童小学阶段的课程。</b></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不盲目为孩子报教授拼音、算术等小学课程的培训机构,相信幼儿园的游戏化学习能更好培养专注力、社交力等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2.通过亲子阅读、整理书包等活动,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表达、时间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配合幼儿园开展的参观小学、模拟课堂等衔接活动。</p><p class="ql-block">3.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中,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如发现孩子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应及时与学校和心理咨询师沟通,共同帮助孩子调整心态。</p><p class="ql-block">4.在家庭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如独立思考、自我管理、时间规划等。鼓励孩子多参与阅读、绘画、手工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p> 学前教育法导学要点 <p class="ql-block">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该法共9章85条,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p><p class="ql-block"><b>制定学前教育法有何重大意义 </b></p><p class="ql-block">第一,制定学前教育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前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及时制定学前教育法,把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关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及时转化为法律规定,为深入推进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第二,制定学前教育法是深入总结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经验成果的重要举措。第三,制定学前教育法是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建设,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第四,制定学前教育法是积极适应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新制定的学前教育法推动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p><p class="ql-block"><b>学前教育法立法过程中总体思路 </b></p><p class="ql-block">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办好学前教育的根本保证。二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党和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准确地转化为法律规定,始终是立法工作的首要任务。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不足、保教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投入保障体系不完善、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更好地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四是坚持守正创新。回顾总结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开拓创新,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五是坚持面向未来。站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学前教育事业未来发展进行谋篇布局、统筹规划,坚持高起点、严要求、高标准进行顶层制度设计,确保顺利实现新时代“办好学前教育”目标。 </p><p class="ql-block"><b>制定学前教育法的亮点 </b></p><p class="ql-block">第一,坚持公益普惠基调。强调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第二,维护学前儿童权益。突出学前儿童主体地位,以维护学前儿童权益作为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学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尊重和保护照料、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等方面的权利。第三,遵循幼教科学规律。学前教育法强调,实施学前教育要坚持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理念,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注重学前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第四,筑牢安全防范屏障。把保护学前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明确幼儿园必须设置在安全区域内,强调幼儿园应当落实安全责任制,优先保护学前儿童人身安全。同时,明确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做好安全保卫、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监管。第五,加强幼教队伍建设。学前教育法着力提高幼儿园教师地位,强调全社会应当尊重幼儿园教师,确保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严格幼教队伍资质要求,强调遵守师德师风,明确相应任职条件,进一步提升幼教队伍整体素质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