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随笔:天真烂漫多难啊……——浅谈书写的虚与白

海边龙拓

<p class="ql-block">书写笔记:天真烂漫多难啊…… </p><p class="ql-block">——浅说书写的虚与白</p><p class="ql-block">文图:海边龙拓</p><p class="ql-block">书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当你书写时总会有一股劲下意识不知不觉怂恿、左右、指挥着笔,不管你愿不愿意。给你一个组词且两字以上,相信你包括所有人绝写不出一模一样同样字体,进一步认证世上没一片树叶相同。</p><p class="ql-block">当你想把书写稿子让别人看甚或很多人看,你应会多写几遍。在重复几遍或几十遍字稿中,你很难判定哪一幅最好,字数越多,判断难度越大,甚至举棋不定。</p><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中山陵碑文十三个字,由国民党行政院院长、民国四大书法家谭延恺题写。接受任务后,他每天晨起练字,十三个字打稿千遍,足足写了半年,最后挑出第317稿作为碑文。但我们难说第317稿最好,因每个人评判不会一样,所以不可能有终极答案。其实,谭延恺故事并不惊奇。日本著名书法家井上有一(1916—1985)写单字出名,他写单字“贫”写了三十年,第一次送“贫”字参展,写稿500幅,一人高巨幅“贫”字,比我们所见榜书大十倍、几十倍。说实话,能在500幅字中挑出一幅最完美的,本身就不是凡人。</p><p class="ql-block">对于写字,所有人无疑最重视线条,一般说写字等于线条的艺术。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可能所有人忽视一点,即笔画之外以及笔画之间的留白。人们注意到线条“有”(有墨)一面,而自然会忽视线条“无”(无墨)即留白一面。字体好坏与否,艺术成分高低与否,恰恰是被人们忽视的白(无)处在起决定作用。古人云“计白当黑”讲画画,其实书写亦特别讲究计白当黑,甚至比画画更为重要。因书法本身被字形框住,它腾挪辗转空间非常有限,可说方寸天地,寸土寸金。换句话说,如果仅仅把功夫用在线条而忽略周遭的被线条切割后周遭的留白,那你的工夫只会事倍功半甚至白费。</p><p class="ql-block">字体大小,间距,行距,边距包括取位(上下左右的摆放)都在留白考虑范围。更重要是字体框架内线条与线条之间,横竖撇捺点之间点点滴滴的空挡。几千年来人们不在意字体内留白,最多会留意字体与字体之间的位置。因为那时书写最主要功能是人际交流与表达思想的工具,传递与阅读是第一位需求。今天,汉字彻底脱离书写日常,书写功能最大限度地转到观赏、装饰、摆设、审美的精神层面,让人们居家、办公、交往场所增加一些轻松,释放、联想或可追忆的精神氛围。此时汉字书写外在视觉感受超越文字本身意思表达。换句话说,书写的美感替换了其物理性质。写字场景仅剩下办理文书时需要签字那眨眼瞬间。今天人们只要会签字,能写出自己芳名大姓,其它所有问题在不在场都不重要。</p><p class="ql-block">当书写仅剩欣赏功能后,字体内部包括外部留白凸显出来。人们欣赏一幅字如同欣赏一幅画,且是非黑即白的水墨画。人们很难再去正视字要表达的内容,在此环境中,形式为王而非内容为王。今天,如果想提高书写的记忆点和回头率,除了重视有墨之处线条,还要重视无墨之处空白。把书写视为画画那样去处理黑与白关系,处理好色彩对比的关系。它内含的意义在于,把对用笔的掌控,从注意线条的质量,扩展到重视对用笔的提按、顿挫、回笔、转笔、扭笔、饱笔、渴笔、枯笔上来。其实,这些很多用笔方式更通行于画画,而非过去的书写。对书写作品中某一单字说,它所处空间非常重要。它要提供给人们的不仅是已经演变成图画的线条,而是要提供人们一个视觉范围内的空间——空间感。书写相对于画画,空间(留白处)如此稀少,如此珍贵。只有此时,你才能感觉到什么叫“计白当黑”, 什么是在虚处用力。今天,书写与画画终于走到同一个位置——书画同源、书画同根。书写经历上万年演变,从图画变成文字,又从文字变回图画,回到万年以前的原点,只不过这个圆有点大。它像极了易经中黑白两条鱼那个万物轮回的图标。</p><p class="ql-block">中国字本身是象形字,是从大自然中生发出来的主观创造,从河图洛书——文字诞生之日已经具备自然之美因素,也因此,写字如仅仅看成主观臆造,你永远摸不到门路。换句话说,文字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自然属性,也因此,书写时的偶然性,偶发因素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比一,各占一半。人只能决定其中一半,决定不了全部。这也是王羲之会稽山兰亭雅集写出石破天惊《兰亭序》之后,再也写不出第二个《兰亭序》的原因所在,以至千古绝笔。</p><p class="ql-block">这就引出另一层意思:写字功夫在字外。正像画的功夫在画外,诗的功夫在诗外。如果你想掌控写字另一半即它的自然属性,就要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去体验和顿悟,去吸取自然养分,等待厚积薄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理。写字和画画和所有精神创造都需要靠近自然,再靠近自然。这里的自然已经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自然,不是自然的物质,而是四季轮回、生生不息、生机勃发,处处洋溢生命力的,那个真实存在,有生命的,运动中的,活的自然。</p><p class="ql-block">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古人有关绘画或书法理论多如牛毛,云山雾罩,不明就里。原因在艺术本身是情感产物而不是物质产品。能把情感说明白已经不是艺术了,可能是哲学也可能是科学或者可能就是废话。本来还想说说具体技巧,写到此,才感到技巧的多余、可笑。技巧在大自然面前如此苍白、如此渺小。中国现代最著名画家齐白石画真没什么技巧,一个线条代表一座山;拐几道弯代表一条河。但处处洋溢的那种天真烂漫精气神,怎么说呢,一言难尽啊。九十大几了还想着娶老婆,与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绝对有一拼。毕加索一生两任老婆五个情人,九十一岁终老。两人寿命差不多。到此,你会多少明白点,什么叫功夫在诗外,在画外,在字外。山花必须要烂漫,还必须活的长点。用今天的语境去看,艺术的周遭,比艺术本身还重要的多。那个吃喝拉撒睡都是个问题,都是串联起艺术的生态环境,很复杂的。这个还在其次,如果你扫视一下周围人际关系,头都大了。那样子的烂漫,谁敢啊。所以,大师就那么一两个而已,真真的。扯啥子技巧,自然而然的。该干嘛干嘛,不必非要躺平。</p><p class="ql-block">道法自然。艺术如是。</p><p class="ql-block">海边龙拓 2025年5月23日周五 北京北城河南岸 </p><p class="ql-block">字数:2502</p><p class="ql-block">《无中生有》小幅字尺寸:35×17cm</p><p class="ql-block">书写材料:薄薄麻纸、出口级顺轻柔卫生纸(尿不湿垫纸作用)、国宝牌墨块、比较大的抓笔(观海听涛 南昌永生笔厂)、少量日本胶水(调淡墨)、祁红红茶煮水(刷背景)、怡宝纯净水(研墨用)、橡皮。小画大笔,大画小笔,写字反之。这么说吧,所有辅助用具都比纸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