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昵称:江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019357</p><p class="ql-block">徐阶:大明长卷里的智斗华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嘉靖年间,大明王朝的朝堂如同一座暗流涌动的深渊。严嵩父子凭借谄媚之术深得嘉靖皇帝宠信,权倾朝野。他们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残害忠良,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明史》中的记载,道尽严嵩的奸佞本质 。就在这黑云压城之际,一位智臣悄然崛起,以非凡的谋略和坚韧的意志,与严嵩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他,便是徐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徐阶,生于1503年,自幼聪慧过人,20岁便高中探花,踏入仕途。初入官场的他,因刚正不阿得罪严嵩一党,被外放地方。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韬光养晦,暗中观察局势,等待时机。他深知严嵩势力庞大,根基深厚,想要扳倒他,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唯有隐忍,方能寻得破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严嵩为了铲除异己,诬陷内阁首辅夏言,导致夏言被斩。此事让徐阶深刻认识到严嵩的狠辣,也更加坚定了他与之斗争的决心。然而,他并没有莽撞行事,而是选择“谨事嵩”,表面上对严嵩毕恭毕敬,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以此消除严嵩的戒心 。在严嵩面前,徐阶表现得极为谦卑,对他的指令言听计从,还不时为严嵩出谋划策,赢得了严嵩的好感。严嵩一度认为徐阶是自己人,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徐阶精心布局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嘉靖年间,道教盛行,嘉靖皇帝痴迷于修道炼丹,对青词极为重视。青词是道士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而得名。严嵩正是凭借一手出色的青词功夫,深得嘉靖帝欢心,人称“青词宰相”。徐阶为了取得嘉靖帝的信任,潜心研究青词写作,日夜苦学,其青词水平逐渐超越严嵩。“阶所撰青词,颇得帝意”,徐阶通过青词打开了与嘉靖帝沟通的桥梁,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逐渐进入权力核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严嵩父子的恶行愈发猖獗。其子严世蕃更是骄横跋扈,贪得无厌,大肆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世蕃鬻官鬻爵,富可敌国” 。徐阶抓住时机,开始收集严嵩父子的罪证。他暗中联络朝中正直之士,等待合适的时机一击致命。终于,机会来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御史邹应龙弹劾严世蕃,列举其诸多罪状。嘉靖帝对严嵩父子的行为早已有所不满,借此机会,罢黜严嵩,将严世蕃下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严嵩父子根基深厚,党羽众多。不久后,严世蕃被释放。他不仅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妄图东山再起。徐阶深知,若不严惩严世蕃,后患无穷。于是,他精心设计,构织罪名。徐阶利用严世蕃企图谋反的传闻,将其与倭寇、蒙古勾结等莫须有的罪名坐实,让严世蕃百口莫辩。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严世蕃被斩,严嵩也被抄家,一代奸相最终落得个“寄食墓舍以死”的下场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徐阶与严嵩的这场斗争,历经数十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徐阶以其过人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隐忍的性格,在黑暗的朝堂中寻得一线光明,最终战胜邪恶,还朝堂一片清明。这场胜利,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正义的胜利。它告诉我们,无论邪恶多么强大,只要心怀正义,坚守信念,终有战胜它的一天。徐阶的故事,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不朽的传奇,激励着后人在面对邪恶时,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p><p class="ql-block"> 2025.5.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