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河北省采风学会邯郸分会会长李新县宣布即将组织赵树理故里游时,我的心瞬间被点燃。此前,他带领的探寻李白之路我收获颇丰,三国主题游,因故我未能参加,深感遗憾,此次赵树理故里之行,让我满心期待。然而,出行前一个小困难横亘在前,在李新县会长指点,我扫清障碍,让我得以顺利踏上这场充满文学韵味的旅程。出发前,我再次翻开赵树理的经典之作《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字句间的精妙,动摇了我以往的认知,对赵树理先生的敬意如潮水般涌来,对他魂牵梦绕的故里,也愈发充满好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5 年 5 月 21 日,晨光微露,一辆满载着热爱文学的中老年旅伴的大巴车,载着欢声笑语,向着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疾驰而去。此行,我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去拜谒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赵树理的故里,探寻 “山药蛋派” 文学的根脉。</p> <p class="ql-block"> 山药蛋 生于沃土</p><p class="ql-block"> “清凌凌的水来,蓝个莹莹的天,小芹我洗衣裳来到了河边。” 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小芹那清亮婉转的唱段,宛如山间清泉,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那清新质朴的歌词,灵动优美的旋律,带着浓郁的山西晋城地方特色和醇厚的乡土气息,一开口,便仿佛将人拉进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小村庄,令人陶醉不已。</p><p class="ql-block"> 这段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与人们印象中 “山药蛋派” 的 “土腥味” 似乎格格不入。它没有贫苦生活的沉重压抑,也不见乡村风貌的粗糙简陋,反而透着一股雅致,堪称登得上大雅之堂的妙笔。这不禁让人思索,究竟是怎样一方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赵树理这般清新脱俗的文学大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赵树理故居的青白院墙和不大的大门映入眼帘时,我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思绪也仿佛陷入了短暂的停滞。眼前的景象,既与我脑海中的想象有所不同,却又莫名地契合心中对一代文豪故居的期许。这座清代风格的北方农村四合院,坐北朝南,宛如一位沉稳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东南角的大门古朴低调,虽不宏伟气派,却自有一番韵味。踏入院内,堂屋 3 间、东西耳房各 2 间、东西屋各 3 间以及西南小房 2 间错落有致,虽南屋已塌毁,仅留基址,但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依然保存完好。堂屋、西房的出檐楼道别具一格,院内的楼梯仿佛是连接古今的通道。听闻西房不仅是赵树理两次成婚的婚房,更是他居住最久的地方,我们一行人怀着崇敬之情,在此驻足良久,细细品味。赵树理的三儿媳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这间承载着无数故事的房间里,我怀着虔诚之心,买下两本赵树理的作品,仿佛这样就能离这位文学巨匠更近一些。</p> <p class="ql-block"> 从故居的规模不难看出,赵树理的家庭虽称不上大富大贵,但这样的经济条件,足以支撑他踏入知识的殿堂。九岁入私塾,他凭借着聪慧好学,一路从村庄走向城镇,再走出县城。十九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广阔的天地就此向他展开。正是这段求学经历,让他有机会读书识字、增长见识,在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后,又以全新的视角回望家乡的土地,将所见所感化作笔下一篇篇动人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在赵树理纪念馆,陈列橱柜里的《七侠五义》《包公案》《施公案》等通俗小说,静静诉说着赵树理少年时的精神世界。武侠小说里英雄们的豪情壮志,公案小说中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在他心中种下了正义的种子,点燃了他对生活的无限激情。而山西晋城一带丰富多彩的民间曲艺和戏曲艺术,更是如汩汩清泉,为他的文学创作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艺术养分。</p> <p class="ql-block"> 山药蛋里有乾坤</p><p class="ql-block"> 山药蛋看似平凡,随便撒在土里就能生长,但贫瘠的土地永远培育不出饱满有光泽的果实。唯有经过精心培育、改良品种、嫁接优化,再回归故土,深深扎根,才能在平凡中绽放出不凡的光彩。文学创作亦是如此,赵树理笔下看似平白如话的文字,实则是经过千锤百炼、去芜存菁后的精华,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内涵,看似简单,却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曾经,在我的想象中,赵树理就是一位典型的乡土作家形象:头戴羊肚子毛巾,腰系粗布腰带,手里握着旱烟袋,蹲在墙根下,与乡亲们唠着家长里短。我笃定地认为,只有这样的形象,才配得上他 “山药蛋派” 文学流派领袖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从前,我甚至肤浅地将 “山药蛋派” 等同于民间故事,觉得 “小腿疼”“吃不饱” 这样充满俚俗气息的绰号,不过是为了增添故事趣味性、吸引读者眼球的手段。然而,当我再次细读《李有才板话》,才惊觉自己的无知。这部作品中,政治、经济、阶级、人性等诸多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勾心斗角、暗流涌动、剑拔驽张的社会画卷。小说里的政治斗争波谲云诡,明争暗斗不断,令人惊心动魄。党的好干部老杨同志,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真切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渴望,用智慧和实干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带领大家走向幸福生活。他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举一动都展现出一名优秀干部的风采,是人们心中理想干部的完美写照。</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赵树理塑造的反面形象地主阎恒元,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阎恒元虽出场次数不多,却在小说中无处不在。他应对土地测量的手段,即便放在今天,依然堪称 “高招”。他先是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地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表现得无比认真诚恳,成功赢得驻村干部的信任与赞扬,从而获得工作主导权。而后,他精准抓住村里几位关键人物的人性弱点,凭借巧言令色和高明手段,轻松将他们拉拢。最后,利用群众的无知与懈怠,神不知鬼不觉地隐瞒了自家土地。这个反面人物,对国家政策了如指掌,深谙人性之道,操控局面的能力更是一流。从他与老杨同志的较量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干部唯有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才能战胜重重困难,取得最终胜利。</p> <p class="ql-block"> 山药蛋 永远的食粮</p><p class="ql-block"> 在许多地方,山药蛋曾是人们对抗饥饿的 “救命粮”,如今又成为追求健康人士喜爱的 “减肥餐”,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始终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赵树理的小说作品,虽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但其蕴含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历经岁月沉淀,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细细品读,越嚼越有滋味,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乡土文学和民间艺术向来深受大众喜爱,赵本山的二人转和郭德纲的相声便是最好的例证。他们的表演火遍大江南北,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然而,“三俗”(低俗、庸俗、媚俗) 问题却如影随形,成为他们难以摆脱的标签,也因此受到不少人的诟病。尽管当下风光无限,但这或许也将成为制约他们长远发展的隐患。</p><p class="ql-block"> 反观赵树理的作品,同样涉及爱情这一文学永恒的主题。在《小二黑结婚》中,小芹娘的不检点行为,赵树理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点到为止,绝不刻意渲染。而在《三里湾》里,范灵芝和王玉生的爱情,则通过 “改图纸”“量地亩” 等劳动场景细腻呈现,将男女之间的情感升华为建设家乡的热情,既符合农村读者的审美习惯,又暗合 “发乎情止乎礼” 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这种高雅的创作格调,为读者带来了纯粹而美好的艺术享受,展现了一位文学大师的深厚底蕴和高尚情怀。</p><p class="ql-block"> 小小山药蛋,口感软糯,香气四溢,百吃不厌,营养丰富,是永远的主食佳品。赵树理的文学作品,亦如这山药蛋般,看似质朴无华,却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和价值,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永恒的经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