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印象

行行摄摄

<p class="ql-block">窑湖小镇,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境内,景区围绕宜兴特有的山、水、陶、竹、茶等文化内涵元素,传承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人文沉淀,并结合项目丰富的旅游配套设施,为人们提供高档次、纯生态、全时段、多样性的体验及服务,致力于打造出“独特的主题乐园式度假小镇”。2024年12月28日,窑湖小镇正式开园。</p> <p class="ql-block">窑湖夜色</p> <p class="ql-block">窑湖牌楼</p> <p class="ql-block">水车倒影</p> <p class="ql-block">青砖黛瓦,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窑湖倒影</p> <p class="ql-block">青春年华,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窑湖廊桥</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p> <p class="ql-block">窑湖水秀</p> <p class="ql-block">拾级上岸</p> <p class="ql-block">人在江湖,自在窑湖。</p> <p class="ql-block">佛光祖庭大觉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为禅宗临济宗道场,始建于南宋咸淳(1265年-1274年)年间,亦为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出家的祖庭。1989年,大师返回宜兴礼祖,见寺院片瓦无存,乃立志复兴祖庭。2005年,因缘具足,大师重建佛光祖庭大觉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寺院依山而建,白墙黄瓦,气势恢宏,被誉为宜兴的'小布达拉宫'。不过,与其他寺庙不同,这里更像一座书院,特别适合静心修养。</span></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前的狮子</p> <p class="ql-block">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塑像</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15层的多宝白塔,设计精巧,气势恢宏,塔身洁白如玉。</p> <p class="ql-block">宜兴再添陶文化新地标:陶二厂“蝶变”开放。最近一阶段,一组由陶板“全覆盖”的魔幻建筑火爆网络,伴随着宜兴陶二厂的正式开街,它也正式与游客见面。陶二厂,前身为成立于1980年的宜兴紫砂工艺二厂。近年来,丁蜀镇以打造世界陶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国际、时尚、年轻、数字”为标签,将紫砂二厂老厂房原地改造为一个集陶文化、艺术创作、时尚潮流于一体的特色文商旅街区,项目复原高耸的烟囱、风格老厂房,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其中,陶美术馆更是陶二厂的点睛之笔,其在建筑设计上首次大规模使用陶土作为主要材料,以“陶土元素”为核心意境,经特殊烧制的外立面陶板,在阳光和不同角度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窑变色彩”效果,独特的造型之美让其在网络平台快速出圈。</p><p class="ql-block">该馆由享誉国际的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担纲设计,以当代陶艺术文化为主题,UCCA陶美术馆是UCCA馆群继UCCA北京主馆、北戴河沙丘美术馆、上海UCCA Edge之后,迎来的第四座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正反S形构图凸现了画面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陶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千年陶都,废墟重生。窑变色彩,光影砖墙。时空交错,陶板褶皱。几何线条,棱角分明。</p> <p class="ql-block">记录美好</p> <p class="ql-block">厂内的陶书局,作为国内最大的陶主题生活方式集合书店,由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师俞挺设计。以紫砂壶为建筑设计元素,以“制壶如做人”为核心设计思想,将工艺匠造与读书育人事,用建筑与空间进行具象的融合与表达,打造一方“壶”“人”“书”关联在一起的壶中天地。陶书局分为三层,一层是书店,二层是咖啡、文创和休息区,三层以展厅为主。未来,陶书局将打造一个面向全球陶瓷文化的文献资料库,方便全球的研究者、学习者能够更方便、系统地获取陶瓷领域专业知识。</p> <p class="ql-block">黄龙山矿址公园。据悉,黄龙山是紫砂之源,该矿区的紫泥存储量最大,品质最优,目前用于采矿的5个井口均已关闭。2022年,丁蜀镇启动黄龙山矿址公园建设。巧妙结合独特的文化渊源与遗存的矿脉断层、宕口岸线等自然景观,公园对矿源遗址、水体等进行了系统性的修复与展示,总占地面积约23.5公顷,包含台西井遗址、降坡别韵、矿源展示馆等近20个点位。</p><p class="ql-block">在矿井遗址,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当年开采紫砂陶土矿的场景;能直观地看到表土层、黏土层、红泥层、绿泥、段泥、紫泥等五色土地质风貌;在矿源展示馆互动;在“五朵金花互动体验平台”,游客还能尝试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上面的颜色和材质,制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虚拟陶瓷器物;在《探秘黄龙山》地下矿井沉浸式体验空间,游客能当回矿工,打开矿灯,在虚拟化场景中慢慢行走,开启一场精彩的探险之旅......</p> <p class="ql-block">矿洞遗址,充满了历史感 。</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圆筒状艺术品,光线从上方烟囱照下,投射在内壁,光影四时不同。</p> <p class="ql-block">黄龙之眼</p> <p class="ql-block">作品《天问》灵感源自屈原同名长诗,表达了作者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在七千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宜兴历代陶工同样表现出向天问道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以陶为载体,创造了辉煌的陶文化。作品由国际陶艺学会名誉主席雅克·考夫曼主创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国兴负责实施。《天问》造型源自古陶窑,高6米,宽5米,深3.2米。以红砖砌成不规则拱门状,呈圆筒形,上部四方位镶嵌“四象”彩陶釉画和地面黄色耐火砖,色彩与“五行”相呼应。紫砂绞泥工艺装饰的门套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吕俊杰指导,在陶码头由陶工制作。顶部似莫比乌斯环,象征着永恒的循环和无限的可能,与中国古人向天追问、穷究物理的精神一致。从圆心投射在内壁上的光影随四季、阴晴、昼夜变化,如屈原诗中所描绘的日月星辰之变。皓月当空之夜,可透过头顶的圆环感受月色清辉,感悟弘一法师“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之人生意境。</p> <p class="ql-block">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四次到宜兴观赏溪山名胜,阳羡的溪山秀美,人情淳朴敦厚,使他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的诗句。元丰七年(1084),苏轼买田筑室于蜀山南麓,拟终老阳羡,这便是“东坡草堂”,后又扩建成“东坡别墅”。元代在原址重建“东坡草堂”,后废为僧舍。明弘治十三年(1500),工部侍郎、宜兴人沈晖出资购地三十余亩,在原东坡祠堂的基础上,建造了一座颇具规模的东坡书院,其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多次修缮、扩建。</p> <p class="ql-block">​印象宜兴:</p><p class="ql-block">窑湖小镇古南街,</p><p class="ql-block">佛光祖庭大觉寺。</p><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陶二厂,</p><p class="ql-block">​黄龙矿山寻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