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的缔造者一临安钱武肃王陵

陈建新

<p class="ql-block">钱武肃王陵,又称钱镠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锦城镇东北面的太庙山南坡,是杭州城的缔造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唐末五代吴越王钱镠的陵墓,这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钱镠第三十三代孙、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题额“钱武肃王陵”牌坊。</p> <p class="ql-block">钱王陵占地120亩,背靠太庙山,左右有龙虎两山合抱,与功臣山遥遥相对。原神道长300米,宽约100米,有华表一对,石羊、石马、石虎俱全,石翁仲两对,石将军一对,享堂五楹,毁于文革期间。钱镠墓区内筑有钱镠第三十三代孙、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题额“钱武肃王陵”牌坊;第三十四代孙、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题额正殿“钱王祠”;及州池、凌烟阁、安国楼等附属设施。</p> <p class="ql-block">钱镠在五代时期建立了吴越国,并定都杭州。他在位期间,对杭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包括修建城墙、疏浚西湖、治理钱塘江等水利工程,以及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商业设施。这些举措使得杭州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其后来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因此,可以说钱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杭州城的建设和繁荣,是这座城市的重要缔造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钱镠墓神道石像生、墓表等体现了吴越国王陵丧葬制度的信息。钱镠墓对研究隋唐五代帝王陵寝制度有着积极意义。</p><p class="ql-block">钱镠墓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包含钱镠墓在内的“临安吴越国王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1988年,临安县设立钱王陵公园管理所,管理所负责吴越国王陵的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1994年和1997年,临安县对钱王陵园外部环境进行了修缮改造,恢复了神道、门阙、牌楼,修建了钱王祠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吴越宝正七年(932年)3月26日,钱镠去世。4月,其灵车自杭州抵临安。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在太庙山建墓下葬。</p> <p class="ql-block">吴越石</p><p class="ql-block">吴越石是1997年钱王陵扩建时制作的景观小品,菱面镌刻吴越国辖地一军十三州名。</p> <p class="ql-block">衣锦井</p><p class="ql-block">衣锦井是1997年钱王陵园扩建施工时发现的,井当为吴越时期衣锦营汲水之用,井圈砂岩,设井台,置排水沟。</p> <p class="ql-block">石像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墓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这座墓阙是1997年所建,仿唐朝式样,单檐大盖,多顶错落。阙门高8.1米,喻示钱镠享年81岁。</p> <p class="ql-block">钱王祠</p> <p class="ql-block">钱镠第三十四代孙、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题额正殿“钱王祠”</p> <p class="ql-block">钱镠(852—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名婆留,杭州临安人。吴越国王。唐乾符二年(875年),董昌招募乡兵,钱镠被募为偏将。唐乾宁二年(895年),董昌据越州僭位,自称罗平国王,同年钱镠奉昭宗之命为浙江招讨使,讨伐董昌。次年五月,攻克越州城,生擒董昌。朝廷嘉其功,于乾宁三年(896年)授镇海、镇东符军节度使,接着统一两浙,并占有苏州。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封为吴越王,按唐两都制,以杭州为西府,越州为东府和行都。在位期间,多次驻跸越州,并率民修筑州城,疏浚鉴湖等,保境安民,大力发展境内农业经济。越民感其德,建钱王祠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吴越国共历三世五王:</p><p class="ql-block">三世 :指吴越国经历的三代君主,分别是钱镠、钱元瓘、钱弘佐、钱弘倧、钱弘俶这三代。</p><p class="ql-block">五王 :则是具体的五位君主,他们依次是:</p><p class="ql-block">武肃王钱镠 (852-932年):吴越国的开国君主,自907年至932年在位。他在公元907年被封为“吴越王”。钱镠在位期间,致力于保境安民、休兵息民,并与中原王朝保持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文穆王钱元瓘 (887-941年):钱镠的儿子,自932年至941年在位。</p><p class="ql-block">忠献王钱弘佐 (928-947年):钱元瓘的儿子,自942年至947年在位。</p><p class="ql-block">忠逊王钱弘倧 (929-975年):钱元瓘的儿子,自947年6月至947年12月在位。</p><p class="ql-block">忠懿王钱弘俶 (929-988年):钱元瓘的儿子,自947年至978年在位。他在位期间,继续执行前几代王的政策,保持吴越国的稳定和发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在978年将吴越国纳土归宋,结束了吴越国的统治。</span></p><p class="ql-block">这五位君主在位期间,吴越国推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吴越国在五代十国时期成为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石虎</p> <p class="ql-block">墓表</p> <p class="ql-block">石翁仲</p> <p class="ql-block">“钱王祠”背面</p> <p class="ql-block">临安“钱武肃王陵”地面建筑的最后一道门,是墓道门楼,依唐宋建筑风格而建。大面积赭红色的宫墙连接着墓道门楼,体现着庄严、大气、肃穆的气氛,远远地望去,敞开的大门正中能看到祭台上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苏轼《表忠观碑》”浮雕</p> <p class="ql-block">“千秋功绩”浮雕</p> <p class="ql-block">“满堂花醉三千客”浮雕</p> <p class="ql-block">世人评说浮雕</p> <p class="ql-block">门楼正中悬挂着“祖武是绳”匾额,其含义是祖上的优良传统和家风,要一脉相承地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此匾是钱镠第三十二代孙、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艺术家钱君甸所题。两旁的柱联是:“立国保民功崇万古,射潮捍海德炳千秋”,歌颂钱武肃王钱镠的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墓道门楼两侧为世代相传的《钱氏家训》,钱氏一族为名门大家,后还培养出了钱穆、钱学森、钱钟书等大家,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钱镠墓上有大型封土堆,高约9米,长宽各约50米,原神道长300米,有华表、石马、石羊、石翁仲和钱王祠。现原神道已毁,墓前尚存墓碑。</p> <p class="ql-block">钱镠墓碑高161厘米,宽68厘米,厚28厘米,墓碑上刻“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墓碑由清代著名学者、金石书画名家,吴越武肃王钱镠的三十世孙钱泳题写。</p> <p class="ql-block">吴越国钱镠墓的选址严格遵循唐朝帝王陵墓礼制并融入了明显的堪舆特点。墓地堪舆术认为:选择墓葬地与子孙后代的昌盛衰败、贤愚寿天、贫富贵贱大有关系。茅山(太庙山)是临安县治中心唯一一座突兀隆起的小山,与钱镠故居钱坞垄和钱镠儿时常嬉的石镜山遥对。山势北陡南坡,南坡东西两侧有余脉回抱,如天然门阙。山北有苕溪蜿蜒向东南有锦溪环流,是一处十分突出的风水形胜,“天目迤逦,龙飞凤舞,灵淑之气,钟于安国山”(太庙山)。择此吉壤而营陵,敕葬钱镠于此,彰显王权至尊,既是天造,也是中原皇朝的恩遇,更是钱镠功绩所归。</p>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钱镠墓被盗掘。2020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浙江省、杭州市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已完成了对钱镠墓本体的科学修复。</p><p class="ql-block">杭州​临安钱王陵被盗的文物包括金玉腰带、古剑等珍贵文物 ,共计175件。所有被盗文物已<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2020年5月26日被公安机关成功</span>追回。​钱王陵被盗文物现存放于吴越文化博物馆 。该博物馆于2024年10月开放,集中展示350件(套)吴越国文物,其中包含钱镠墓被盗后追回的秘色瓷、金玉腰带等150件一级文物,系全国首个吴越国史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钱王陵园里面,有一座六角石碑亭,碑刻“州池”二字。</p> <p class="ql-block">这“州池”就是用假山石及圆石墩排列,象征性地复原吴越国的版图,虽及不上秦始皇陵的水银为河,宝石为日月的宏大与奢侈,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吴越国活地图。水池中原栽植着荷花,现在水中荷花谢去了,石荷花显露出来了。14朵石荷花,按当年吴越国方位排列,上面镌刻篆字,即苏(苏州)、湖(湖州)、秀(嘉兴)、杭(杭州)、越(绍兴)、明(宁波)、睦(建德)、婺(金华)、衢(衢州)、台(台州)、处(丽水)、温(温州)、严(桐庐)、福(福州)诸州,设计者匠心独具,令人驻足遐思。</p> <p class="ql-block">“州池”碑的反面有《州池碑记》一篇,记叙了2001年在此地建“州池”的缘由,大致意思为:公元九零七年,钱鏐立吴越国,辖安国衣锦军及苏、吴、秀、杭、越、明、睦、婺、衢、台、处、温、福诸州,又称“一剑霜寒十四州”。</p> <p class="ql-block">太庙山,现已围禁,不得进入,拍照。</p> <p class="ql-block">交通指南:地铁16号线农林大学站C口出,换乘临安819B路公交车,临安区政府站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