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南美探索之旅(智利纳塔莱斯港)

严子健(姥记者)上海

<p class="ql-block">旅游南美智利,在经历了四天三晚的复活节岛猎奇探索观光之后,我们飞回首都圣地亚哥,当晚没出空港,直接在机场酒店住下,并于第二天一早飞往智利南部小城纳塔莱斯港(Puerto Natales),目的是去到又一个向往已久的荒野奇景之地“巴塔哥尼亚智利百内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美丽而偏远的纳塔莱斯建城于 1911 年,主要由来自奇洛埃地区(Chiloé)的智利人居住,是巴塔哥尼亚地区四个人口聚居地之一,早年曾是羊肉和羊毛制品的船运码头。如今,它由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负责管辖,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百内国家公园的门户和徒步爱好者的补给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纳塔莱斯港向北距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陆路大约2800公里,乘飞机大约3小时;向南距离智利南极大区首府、世界最南端大陆城市之一的蓬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250公里,距离南极大约不到1500公里。对于我们中国游客来说,实在也是一个极其遥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纳塔莱斯港的历史可追溯到1557年,西班牙探险家胡安·拉德里罗格在寻找麦哲伦海峡的西部通道时,首次访问了该地区,他认为这地方是抵达麦哲伦海峡的“最后的希望”。纳塔莱斯港外的海湾由此得名“最后希望峡湾”(Ultimo Esperanza Sound)。</p> <p class="ql-block">纳塔莱斯港拥有美妙的地理环境,包括不平坦的地势、山谷、峡湾、群岛和神秘的白色冰原。</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纳塔莱斯港实际住宿四个晚上,包括三天游览百内国家公园,一天游览巴尔马塞达冰川和塞拉诺冰川。然后坐长途巴士去到阿根廷的埃尔卡拉法特,目的是观赏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莫雷诺冰川。</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酒店位于纳塔莱斯港滨海大路边,俯瞰着美丽的最后希望峡湾。</p> <p class="ql-block">纳塔莱斯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海边这条仅剩下木头桩子、时而停满鸬鹚等海鸟的旧栈桥遗迹。据说这曾是个有百年历史的码头,也被称为布劳恩和布兰查德码头,是由同名畜牧公司在20世纪初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后来因发生劳资纠纷,工人将其烧毁。如今只剩下木桩残骸,却成了鸭子、鸬鹚、火烈鸟和优雅的天鹅等多种鸟类喜爱的栖息之地。每当日出日落时分,这儿应该是纳塔莱斯港小城最美丽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距离我们酒店很近的一个海滨城市雕塑“风之纪念碑”。据介绍它展现了巴塔哥尼亚自然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雕塑是悬在空中的两个人形,模拟两个杂技演员抓住玻璃纤维杆子腾空而起的姿态,它矗立在风之广场(Plaza del Viento) 。</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作品是由艺术家 Marcela Romagnoli E. 于 2012 年用青铜和不锈钢制作。</p> <p class="ql-block">滨海大道边的另一组雕像:欧洲探险家与土著大脚人相见的城市雕塑。据介绍这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也是巴塔哥尼亚地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1520 年,麦哲伦率船队航行到这一地区,看到当地土著穿着厚重的兽皮鞋,在沙滩上踩出巨大的脚印,于是称他们为大脚人 (Patagon),巴塔哥尼亚 (Patagonia) 名称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港城滨海沿途有长椅可以坐下,欣赏风景,聆听海浪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这个旧码头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最后希望峡湾和远处的彩虹。</p> <p class="ql-block">纳塔莱斯港的日落时分,太阳公公艰难地挤出厚厚云层,把最后一抹霞光余晖给予了港城身后的山梁子,然后就悄悄转身离开。</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飞往纳塔莱斯港空中拍到的安第斯山脉美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火山锥很美。</p> <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