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昌游

随遇而安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0日上午从成都到西昌,下午游览了建昌古城和唐园。</p> <p class="ql-block">西昌建昌古城:</p><p class="ql-block"> 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中心胜利大桥西北侧。始建于1387年,明洪武中建土城,宣德二年砌以砖石。历史上多次被地震、洪水及战争损毁,历朝历代均有培修。</p><p class="ql-block"> 面积规模:最初为正方形,四墙各长1200米,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后因东南角常遭水淹,经多次培修边角略成弧形,现存面积约130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建筑布局:以“钟鼓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出北街、南街、西街(仓街)、东街(府街),城南有顺城街,城西有石塔街等,各街之间有20余条小巷相连,构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格局。</p><p class="ql-block"> 大通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是明建昌古城四大城门之南门城楼。经多次整修和恢复后,城楼巍峨,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楼高23米,大致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p><p class="ql-block"> 古城内古树众多,如黄葛树等,有的附立于城墙,根外露状若龙头;有的立于路边、院落,为百姓遮阳避雨,还有“古树抱石”的独特景象。</p><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历史上,汉族、回族、彝族、藏族、满族等14个民族在建昌交往交流交融,多元民族文化是建昌古城的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 古代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西线“零关道”的中心节点,马帮运输着丝绸、瓷器等商品往来商贸,数百年间商贾云集、夜不罢市。</p><p class="ql-block"> 2016年,建昌古城所在的建昌古城旅游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3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游唐园</p> <p class="ql-block">西昌唐园</p><p class="ql-block"> 唐园坐落于西昌市建昌东路,位于历史风貌核心区景观轴线上,是集餐饮、休闲、娱乐、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组团。</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因保存着1300多年前唐代嶲州城的一段古城墙遗址而得名,是对唐代文化的传承与再现。</p><p class="ql-block"> 建设情况:项目计划总投资7.78亿元,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历时6年建造,于2022年9月29日开园。</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主要为盛唐风貌仿古建筑,建有建昌塔、嶲州阁、邛都楼等标志性建筑,楼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p><p class="ql-block"> 园林景观:采用传统园林形式,园内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园林雕塑等,一步一景,如穿越回大唐盛世。</p><p class="ql-block"> 夜景灯光:唐园的夜景是一大特色,夜晚华灯初上,古建筑在灯光映照下古朴典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唐园夜景</p> <p class="ql-block">5月11日上午,游览西昌航天北路蓝花楹。</p> <p class="ql-block">西昌航天北路的蓝花楹</p><p class="ql-block"> 蓝花楹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落叶乔木,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喜阳光充足和温暖、多湿气候。1994年,西昌引进一批蓝花楹树苗,种在航天北路。2020年,蓝花楹被正式定为西昌市树。 </p><p class="ql-block"> 经过多年培育,航天北路的蓝花楹已达5万余株,覆盖面积达8万平方米,形成了国内树龄最长、密度最高的蓝花楹观赏地。</p><p class="ql-block"> 每年4月中旬到5月初是西昌蓝花楹的盛花期,此时的航天北路犹如一片紫色的海洋,蓝紫色的花簇如瀑布般倾泻,花瓣飘落时宛如梦幻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 搭配巧妙:老树虬枝与新建的彩绘墙、休闲座椅共同构成沉浸式赏花空间。墙面以航天、彝族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彩绘,将科技感与民族风情融入花海。</p><p class="ql-block"> 在蓝花楹花期,西昌会开通“蓝花楹”赏花专线,方便游客前往航天北路等蓝花楹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游览邛海</p> <p class="ql-block">  西昌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位于四川省西昌市东南部,处于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东缘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p><p class="ql-block"> 水域面积: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10.3千米,水域面积约3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1米,最大水深18.3米。</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属断陷湖,是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下陷而形成。</p><p class="ql-block"> 湖光山色:湖水清澈,四周群山环绕,泸山屹立于邛海之滨,与邛海构成了山清水秀、湖光山色的美丽画卷,“松风水月”是其独特风光的写照。 </p><p class="ql-block"> 湿地景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约两万余亩。公园内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芦苇荡、菖蒲塘等,还有众多的栈桥、观景台,供游客欣赏湿地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