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者按: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断努力,只有启程,才有到达目的地的希望。蜕变需要一朵花开的时间,只有拼搏,才会获得成功。只有煽动理想的翅膀,才能飞向蔚蓝天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蜕变人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文/王忠臣</p><p class="ql-block"> <b>童年:在小屯的肆意时光</b></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连家村,父母为我取名“忠臣”,寄望让我做个诚实本分的人。年幼时,我随父母搬至四里地外的小屯——景山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批批闯关东的人,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景汇聚于此,形成了如今有百十多户人家的村屯。小屯坐落在白云深处的鸡冠山下,冬去春来,随着积雪融化,涓涓细流孜孜不倦地汇成一条贯穿全村的小河。夏日清晨,小屯在鸟语花香中苏醒,伴随着雄鸡报晓,袅袅炊烟升起,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田园画卷。金秋时节,小屯格外美丽,望着丰收的庄稼铺满田野金黄与翠绿交织,心中又添几分对小屯的热爱。我们与鸡冠山相依相伴,一起守护着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日复一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质朴生活。</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我特别不让大人省心,全然不懂父母的担忧与辛劳。男孩子的顽皮在我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冬季滑冰打雪仗,夏天爬山玩水;和小女孩跳绳、踢毽子、捉迷藏,学电影人物异想天开;跟着大哥做小弟冲锋陷阵,你打我闹都是常有的事。我玩得不亦乐乎,连饭都顾不上吃。偶尔硬着头皮替父母干点小活,也是心不在焉。刚上学时,我迟到早退,甚至结党作弊,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是老师眼中无药可救的“问题学生”,当时的状态似乎注定要成为农民队伍的一员。唯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作文,曾多次被老师认可并在全班表扬,那时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p><p class="ql-block"> 然而,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匆匆而过,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的现实逐渐摆在面前。面对家庭的期望和自身的迷茫,我做出了辍学走向社会的决定。这一选择,是我第一次独自接触社会,也是人生的一场深刻历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初入社会:从学徒到创业</b></p><p class="ql-block"> 辍学后,母亲带我去牡丹江二舅家学做买卖,这一步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中,,我开始独自经营小生意,在下也河租房子,在东一条路卖菜、卖大碴粥等。在此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些好朋友,其中关系最好的是一位朝鲜族朋友及其家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制作冷面。朝鲜族冷面闻名天下,其制作工艺堪称一绝,碱面经过特殊处理加工后散发的香气,再与其他食材搭配,我将其学到了极致。做好的冷面,看着就让人心动,闻着便觉倾心,入口丝滑,凉而酸甜的口感深植脑海,鲜味十足,辣味恰到好处,得到了顾客的认可,逐渐拥有了自己的食客,连八女投江等地的门市房也开始到我这里进货,喜欢我做的冷面。一时间,我的冷面生意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我遇到了不少挑战。市场的竞争、同行的挤兑,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和琐碎的日常生活,每一项都充满挑战。正是这些困境,促使我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在社会的浪潮中不断起起伏伏,让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不知不觉中,我逐渐褪去稚嫩,思想愈发成熟,生活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创业的日子虽然艰辛,但也有成功的喜悦。时光飞逝,在外奋斗的三年里,父母时刻惦记着我,担心我年轻,遇事把握不好方向。我也觉得漂泊在外犹如浮萍,我的根终究要扎在故乡的土壤。为了不让父母再忧心,我毅然决定放弃在外辛苦打拼的事业,返回家乡,回到父母身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成家立业:责任与奋斗</b></p><p class="ql-block"> 成家立业后,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初为人父更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回想起父亲自己垒毛石时辛劳,弟弟的懂事,妹妹的乖巧,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暗下决心,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起初,我跟着敢于尝试创新的邻居种植经济作物甜叶菊、土豆等。我不怕吃苦,起早贪黑守在田间,虚心向邻居们学习种植技术。付出终有回报,我收获了回家乡后的“第一桶金”。</p><p class="ql-block"> 初次尝试的成功,让我信心倍增。后来,我联系养殖高手,搞起了养殖产业,开始养“蛋鸡”。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我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日夜钻研,废寝忘食地摸索。从刚出壳小鸡的控温、打疫苗,到合理的养殖密度、日光的采集,再到强弱雏的管理,以及后期的上架产蛋等一系列问题,我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养殖产业步入正轨,也为小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p><p class="ql-block"> 为了扩大规模,我买下了村里的学校,开始多种养殖,猪、牛、羊等都有涉及,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益。生活渐渐有滋有味,我用自己的努力为老人和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对通过辛勤汗水换来的幸福生活感到满意。看着儿女们健康成长,心里满是希望。于是,我又拿起了笔,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也希望能为家乡出一份力。在我的影响下,大家的思想觉悟都在提高。我们积极维护集体利益,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看秋防火工作,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我团结乡亲一起发家致富,帮助孤寡老人和退休返乡的老同志消除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醒他们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与一些返乡老同志的深入交流,我学到了不少新的理念,开阔了视野,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在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这些在日后的生活实践中都得到了验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和谐的村风悄然形成,朴实善良的我们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融入到社会新时代的发展洪流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文学之路:追寻与成长</b></p><p class="ql-block"> 闲暇之余,我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遇到了文学路上的伯乐——陶老师。在陶老师的赏识和推荐下,我又结识了金波等一批优秀的作家老师。老师们毫无保留的传授写作技巧,耐心细致地指导我的每一篇文章。正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才得以成长。特别是藏主席、陈桂娟老师的建议,“选好重点,抓住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事进行阐述,切记要在真实的基础上,遵循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番话,对我的启发很大,为我指明了写作方向。</p><p class="ql-block"> 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协会的活动,从而更多地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自己,还获得了“优秀作家”的荣誉。在写作的路上,我先后多次获奖,并在宁安文联、宁古塔周刊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诗歌、诗词。在陈老师和白老师的指导下,发表在宁安文联上的散文《冰雪望江楼》得到了广泛好评。在作协和诗协的培养下,我会再接再厉,未来我将继续用手中的笔,书写新时代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向更多的人展示我家乡的独特魅力。向着心中更远更大的目标前进,超越自己。同时,我会尽心尽力地弘扬协会精神,助力平安打造独具特色的宁古塔文化品牌,为家乡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站在新的起点,我将不负韶华,继续努力,在党的引领下,发挥带头作用,为家乡的蓬勃发展,为宁安的经济腾飞,文化繁荣,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