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与殷墟博物馆新馆

徐徐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到达安阳后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12日。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计划去殷墟博物馆后再去文字博物馆,结果由于天气原因,打乱了我们的行程。</p><p class="ql-block">好吧,随机应变,今天先去天宁寺,然后殷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是天宁寺的山门,和天宁寺塔</p> <p class="ql-block">安阳天宁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文峰南路1号,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初年,历史悠久。寺庙内有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高38.65米,呈伞状,是安阳市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安阳天宁寺,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修缮扩建,清乾隆年间重修后规模鼎盛,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幅天宁寺的导览图,沿着南北中轴线,古建筑群在这里散发着独特的古韵魅力。</p><p class="ql-block">在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殿、雷音殿、延寿殿、观音殿、弥陀龛。</p><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只看到山门,却把照壁给漏掉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天宁寺的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为清朝乾隆36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在大雄宝殿中,唯一的也是天宁寺独有的是上面梁上有济公佛</p> <p class="ql-block">在天宁寺的庭院里,有紫藤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来到天宁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塔也叫文峰塔,它是天宁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安阳市的标志性建筑。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塔高38.65米,五层八面,呈伞状,上大下小,为国内外罕见。塔身八面壁上饰有直棂窗、园券门和佛画故事砖雕,工艺精湛。塔顶平台中央建有10米高的覆钵式喇嘛塔,形成塔上有塔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修天宁寺和塔,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因此塔又得名“文峰塔”。</p><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正南面为三身佛,中间端坐法身毗卢遮那佛,右为报身卢舍那佛,左为应身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现在不能登塔,只能绕塔看看它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文峰塔顶的塔中塔</p> <p class="ql-block">塔顶部的塔刹,其实是一座完整的覆钵塔,相当于是塔顶又建了一个塔,非常罕见。</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后,离开天宁寺塔,我们打车去了安阳殷墟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来到殷墟博物馆新馆,在它的门前广场上,看到的标语——殷墟,人类文明的宝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p><p class="ql-block">殷墟还存着好多未接之谜,等待考古学家们去解开。</p> <p class="ql-block">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外貌,殷墟博物馆新馆建筑呈现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铜色的大门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个字。建筑外观为青铜饰面幕墙,像一座从商代走来的青铜鼎。</p><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新馆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p><p class="ql-block">到了这里,我才知道殷墟博物馆还有旧馆,</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中间道的两边是水池,博物馆犹如在水中央。</p><p class="ql-block">殷墟遗址范围很大,殷墟遗迹主要包括城墙基址、大灰沟、道路、夯土建筑基址、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灰坑窖穴、水井、祭祀遗存、手工业作坊遗址、王陵区、家族墓地和车马坑等。</p><p class="ql-block">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p><p class="ql-block">那天风很大,也一下子冷了好多。</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古铜色的大门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个字。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中国最早成科学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中国最早的车马坑遗址;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葬;世界上已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p><p class="ql-block">殷墟具有都市、文字、青铜器三大要素,是华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要参观游览的是殷墟博物馆新馆,殷墟博物馆新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坐落于洹水之滨,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占地262.5亩,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进入博物馆,乘坐自动扶梯,傍边的象形图把这里博物馆的主题呈现。</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新馆,设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之一。</p><p class="ql-block">新馆聚焦“伟大的商文明”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p><p class="ql-block">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展示馆,首先是基本陈列,文字与图片展示。殷墟的发现证实了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p><p class="ql-block">这里介绍了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历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持续近百年的殷墟考古再现了三千多年前东亚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p><p class="ql-block">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重要材料。</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两位先生在研究甲骨文,一位是李济先生,中国现代考古之父。另一位是梁思永先生,受过西方考古训练第一人,梁启超的第二个儿子,考古学家。</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图片是当时殷墟考古现场</p> <p class="ql-block">考古现场</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邹衡先生,被誉为商周考古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早商文化在中原大地的分布</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结束。</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商朝首领商汤</p> <p class="ql-block">这里介绍商朝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商朝时期几个主要的历史人物</p> <p class="ql-block">在大厅中看到的灯柱</p> <p class="ql-block">走马看花,大致了解一下商朝的一些基本概况,商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篇章。</p><p class="ql-block">介绍说,商文明中绚烂的历史文化、神秘的历史文献、多姿多彩的历史文物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力,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思考和研究空间。繁盛的城市文明、完整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科技文明等共同建构了早期中国的出彩时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实物展厅,这是“戍嗣子”铜鼎</p> <p class="ql-block">嵌绿松石刻辞骨机</p> <p class="ql-block">刻辞卜骨,在骨的正面有占卜记录</p> <p class="ql-block">陶㼽(chuang),这里认识了一个生僻字</p> <p class="ql-block">多种骨饰品</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文物,用玻璃隔离</p> <p class="ql-block">军威凛凛</p> <p class="ql-block">考古场景</p> <p class="ql-block">“亚址”铜卣(you),看上去太精美了,商朝时期就有这么精致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商朝社会等级</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司母辛”铜方鼎,司母戊鼎原件藏于国家博物馆,但是在殷墟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司母辛鼎。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对青铜方鼎,内壁有“司母辛”三字铭文,妇好本人集将军、祭司、王后、母亲等多重身份于一体,司母辛鼎的发现也佐证了她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一对鼎,一件藏于殷墟博物馆,一件藏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展品,</p> <p class="ql-block">亚长(zhǎnɡ)墓中最为珍贵的青铜器——“亚长”牛尊在中央展柜独立呈现,高约22厘米,长40厘米,重约7000克。牛尊的装饰极为考究,身上遍布龙、鸟、象等20多种纹饰。这样的牛形青铜尊迄今为止仅此一件。显得特别珍贵。</p><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我的拍摄有点尴尬</p> <p class="ql-block">商朝时期的龙形玉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我的没拍好</p> <p class="ql-block">在馆中见到的商朝时期的石器展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展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离开殷墟博物馆新馆,我们沿着洹河岸边走过桥,这是洹河景色</p> <p class="ql-block">晚上这里还有夜游洹河节目</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太大了,听当地人介绍,安阳钢铁公司也是殷墟考古的范围,安阳钢铁还得搬走</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花东甲骨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亚长”牛尊的发现地吗</p> <p class="ql-block">那天在室外风实在太大,在室内没有感觉,怪不得好多景点都关闭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去不了,感觉对游览的兴致也不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