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王城遗址

黄牛

<p class="ql-block">竹王城位于福泉凤山镇杨老东隅的小山上,城墙用青条石垒砌,宽3米、高约4.5米、周长3000余米。东、南、西、北设四道石拱门洞,各宽3米、高4.5米,今东门尚存。城内大道连通4门且用石板铺砌(现已不存)。城西北角有一条长约150米的暗道通杨老河,供战时到河中取水,解放初堵塞。《平越直隶州志》载:“废竹王城,在杨老驿东半里,古老相传为竹王所建”。汉武帝开牂牁,斩竹王,废竹王城。明、清两代先后在古城内修建了关帝庙、城隍庙、武显庙、二郎庙、寿佛寺、万寿宫、文昌宫、三郎祠等庙宇。还设有“上堂兵营”和“下堂兵营”。城内建筑多毁于咸同兵火,光绪年间修复了观音寺等庙宇,解放后陆续被拆毁。 </p> <p class="ql-block">仅余的东门</p> <p class="ql-block">门旁两文保碑,分别是羊老古城竹王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城墙</p> <p class="ql-block">门洞内</p> <p class="ql-block">城内不多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通向曾经的北门</p> <p class="ql-block">老屋之一</p> <p class="ql-block">残存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西门外的莲花岩,岩前原建有观音寺。</p> <p class="ql-block">莲花岩摩崖:“天削芙蓉”据《陈黄氏历史叙》为建文帝所题。 </p> <p class="ql-block">莲花岩摩崖“保国卫民”,落款“贵州省府参议刘殿诚书”。 </p> <p class="ql-block">莲花岩摩崖;“玄玉峰”落款为“泉川书”。 </p> <p class="ql-block">莲花岩摩崖“屏石” </p> <p class="ql-block">莲花岩梭米洞,相传穷人于此可祈得一歺的米,米由洞中流下。</p> <p class="ql-block">有名的三十三蹬坎(现已经过改建)</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坎的由来:在竹王第二十四代,也就是竹多同继位的时候,他看见群众每每遇到暴雨天气在三十三坎位置,坡度较陡,群众无法出行,于是就组织人在三十三坎位置修建梯坎,恰好还末修建完成,刚修得三十三到坎子的时候,突然官家带兵进行强攻,最后兵败,恰好那年他也正值33岁,后面三十三坎一直保存至今,所以本地群众也相信33岁是人生的一道坎,能挺过33岁的几乎都能长命百岁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村边壁画</p> <p class="ql-block">202503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