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虎岛位于广州南沙黄阁镇,是广州5个有居民海岛之一。因村旁一座形似老虎的石山而得名。小虎岛在番禺区黄阁镇东北面,面积9.54平方公里,岸线长19.92公里,有小虎大桥与岛外相连,西接黄阁镇,东连沙仔岛,比<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虎岛大很多,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现今由于大桥的连接、工业进驻,小虎岛大部分区域已成工业园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岛上有小虎山,位于岛屿东南角,可踏青。路通、水通、电通。该岛以种养业和养殖优质水产品为主,小虎麻虾以品质上乘而出名,是珠江出海口附近的一个美丽村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虎岛的归属历史也颇为曲折。1953年到1955年,小虎岛并入珠海,1955年到1959年则划为中山,1959年7月最终归到番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海蚀地貌————</span></p><p class="ql-block"> 而鲜为人知的是:大片园林和鱼塘之间,隐藏着我们古老的祖先—先秦人类活动的遗迹,<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地曾出土的石锛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span>小虎岛的海蚀地貌,是黄阁海蚀地貌的一部分,沿着小虎村的大湾和坑仔之间一段山体,大大小小的海蚀穴不可胜数。自然力对岛屿的“雕刻”痕迹,它们都见证着这座海岛沧海桑田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般的海蚀通常伴随着潮汐,周期性的潮汐引起海水向陆地的水平流动,进而对陆地边缘产生侵蚀作用,而其中又以波浪的侵蚀力最大,前冲的波浪进入陆地,而后退的波浪挟带砂砾磨蚀海岸,通常海蚀发生在岩岸地形较多,海岸的岩壁受到海水作用,外侧的岩体被海浪切断,进而剥落而形成。海蚀侵袭的海岸通常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海岸线地形,一般常见的如:海崖、海蚀凹璧、波蚀棚、海蚀洞、海蚀门、海蚀柱,如遇地形抬升还会形成海阶等海岸地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海水波浪长期冲刷,小虎岛海岸线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同的岩石质地、地形,</span>会形成千奇百怪、不计其数的海蚀地貌,小虎山的西端,形成的海蚀穴比较小;尤其小虎山西南是黄阁镇中最“精华”的一段。小虎岛的海蚀地貌,有的是岩壁上一片大小不一的“坑”,有的是深达数米的洞穴,还有的像是给岩石穿了“束腰带”,“勒”出一道朝里的凹槽,叫做海蚀台。黄阁镇的海蚀地貌,呈西北————东南走向,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从骝岗一直到珠江口中的大虎山。其中,小虎山、大虎山和乌洲山的海蚀遗迹最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学者看来,这些海蚀地貌科研价值十分珍贵,它隐藏着各种秘密:黄阁及珠江三角洲的地壳形成、古代海岸线的进退、珠江口古海湾的变迁、古代海平面的高低与气候的变化、平原的堆积等。这些海蚀地貌,许多已不在海边,古时的海滩变成了公路、村庄、农田,有的被圈在了出入查证的工业区里,外人难得一见。一片临近公路的海蚀穴,“卖相”好的都被摆上了各种神像、祈福牌匾。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是黄阁多个自然村从沧海变桑田的历史见证”,如果说这些远离海岸的海蚀遗迹,是由时光、人力共同“雕刻”而成,人类的作用已无法估算,那么,一些来自数千年前的石器,则让人看到了4500————5000千年前先秦人类在小虎岛活动的朦胧身影。所以,要算起与人类“有据可查”的交往史,在广州的海岛中,小虎岛无疑是最为久远的。虽然说,南沙有文字的历史开始于南宋时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海而生,海蚀千奇,人文荟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小虎岛民国时期的豪宅————</span></p><p class="ql-block"> 小虎西路头大街一巷4、6号,有两栋保存完好的民居,始建于民国,这是一座民国时期岭南庭院式建筑,总占地面积近1300平方米。楼房高两层,青砖墙,花岗岩石脚,中西结合的砖混结构楼房。文物专家认为,它“堪称当地豪宅”。岭南庭院式建筑。始建于民国1942年,又称"荣院"。屋主为当年李朗鸡手下李伦(音译)故居,后改为医院。李氏人家,解放前已到香港定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房屋分为东、西两屋,西屋在新中国解放后土改时期,被分配给贫下中农居住;东屋于1977年改造为医院使用,命名为黄阁医院,设有妇产科、儿科、内科、中医科、西医科、以及注射室、药房、产房等,24小时开诊。1994年黄阁医院迁往黄阁镇内,东屋则更名为小虎卫生站。在文物普查中,被鉴定为小虎岛近现代重要遗迹和代表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其独特的琉璃瓦屋顶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面有阳台,外设陶制落水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楼建筑西面有平面凸出呈半圆形的楼梯间,造型非常有特色。内设螺旋形楼梯,楼梯间的券窗原装彩色玻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楼房二楼铺花阶砖地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房屋以六角亭为中心,亭内有一幅以24孝内容为主题的壁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span>文革时期遭受破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李伦其兄弟的住宅,青砖搭配精雕细刻的罗马柱,中西合璧。虽然破烂寂寞,久无人住,仍然可以看出当年的豪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洲头大街东一巷5号的“华院”,曾是华南司令部大楼所在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座建筑还曾作为中山市的办公楼和安保大楼,如今依旧屹立,诉说着时代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位于小虎西路10号的小虎人民公社礼堂,小虎岛人民公社礼堂旧址。于1970年建成,是南沙区现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的公社礼堂,2014年1月被列为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礼堂前身为李氏家族祠堂,后改建为小虎小学,1969年小虎小学拆除,1970年小虎岛人民公社礼堂落成。作为小虎村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交流的地方,主要用于召集党员大会、全村社员大会、参军入伍欢送大会等,是村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交流、娱乐活动(如播放电影、举行音乐会等)的主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保存得非常完好,但幸运的是,我们还能看到它原本的样子。这是修缮之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修缮以后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广州市历史建筑,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能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尽管破旧,但它曾经的盛况依然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虎岛还是有很多非常值得去的地方。无意间在荒芜之中发现的历史建筑,十分欣喜。这些建筑和历史遗迹,虽然被岁月侵蚀,但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魅力,让人不禁驻足,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小虎村不仅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村庄,更是一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地方。每一座建筑、每一处角落,都在隐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可惜小渔村已经变成工业村,水产养殖被工业区替代。封岛迁民,岛屿的大部分面积已变成工业园区,小虎岛早已与西岸的黄阁镇深度融合,成为工业城市的一部分。岛屿东南部标志性的暗红色小虎山也被公路、园区包围。化工围村,怪味常年弥漫村庄:小虎化工区内汇聚了多家化工厂,小虎村正好坐落在化工区的中心位置,村民常年与这些工厂毗邻而居,最近的一家距离村口仅仅只有100米。“一是洗衣粉味道,二是像汽油味,三是酸味。三种气味围绕着村子,很难闻。”化工厂附近的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表面看去色泽黑如墨汁,还有少量的垃圾漂浮在水面。有村民在水渠边种了蔬菜,村民林伯说种出的东西怕是只能喂猪了。很多村民选择无奈逃离。当地政府计划将小虎村整体搬迁黄阁镇,至2009年,岛上,居住于此全村多本地居民,与外来工们已经有4000人搬离。</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岛民冼树有说,2000多亩养殖场地,主产已不是麻虾。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处咸淡水交界处的岛上河涌边,盛产麻虾之类的海鲜,“随便到哪个涌边都有,泥塘里随便可以抓到”。从历史的陈迹中走出,现今的小虎岛,用村人的话说,“一半以上是围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故土难离。</span>但村里依然有人坚守,麻将声和耕作的田地依旧存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十年来,不断有企业进驻,按照规划,将来的小虎岛将成为一个纯工业岛,曾经红火一时的水产养殖业,正在逐渐让地给规划好的产业园。牺牲海岛的生态资源,大规模的工业化,带来的不仅是财富和城市化,还有空气中时有时无的“化工味”和时不时的“全村大迁徙”。到底值不值?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应该是好事还是不好?!目前广州市还有多少海岛封岛开发?只是忧虑!我觉得应该借鉴香港保护离岛的经验。原始风貌离我们越来越远,大地离我们越来越远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另一角度来说,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的南沙,总面积803平方千米,是广州唯一的出海口,海域面积 194.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195.13公里。共有11个海岛,总面积59.91平方公里,其中3个有居民的海岛包括龙穴岛、小虎岛、沙仔岛;而8个无居民海岛则有大虎岛、上横档岛、下横档岛、金锁排、凫洲、沙堆岛、舢舨洲、屎船沙……有着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珠江口的这11处神秘海岛长什么样?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到南沙来,向海出发,感受不一样的广州。</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