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剑川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石宝山因山上的红砂石成龟背状裂纹,如狮似象像钟,得石宝之名。这里林木茂盛、石趣无限,庙宇别致,景色独特,尤以石窟和摩崖造像而声名久远。于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西南的敦煌”,是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南诏、大理国历史。</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沙溪古镇乘车驶出后不久,就进入了盘山公路,大约二十多分钟就来到石宝山景区门口。</p> <p class="ql-block"> 自驾车只能停在景区门口,我们只好买票乘景区中巴车直达第一站——石钟寺游客服务中心。</p><p class="ql-block"> 中巴车顺着蜿蜒的山路疾驰,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到石钟寺还需要再走一段路,路两旁是密密匝匝的林木,视野内能看到的只有苍翠的树木、石阶上的青苔和偶尔可见的石壁雕刻。很快就看见了石钟寺院的粉墙,及寺院外是一棚茂密清幽的竹子。</p> <p class="ql-block"> 石钟寺寺院的门上除了悬挂的木刻楹联外,还有手书的一幅对联。整座寺院的窗花、雕花、斗拱、檐展等都是典型的白族风格,颜色主要以蓝、白、青、黄为主,造型和色调都极为古朴典雅。进了寺门,便可欣赏到狮子关的三个石窟及沙登箐区的五个石窟的影像图片。</p> <p class="ql-block"> 石钟寺石窟因山中有巨石如钟,明代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称其为“钟山”,故得名 ,有“西南敦煌”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出了石窟群,台阶右侧石壁上栩栩如生的的“龙飞凤舞”石刻跃入眼帘。这些白族的文化和历史都被先人以细腻典雅的石斧留在了石壁上,天地间。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造作的神态,没有拘谨的庄严,一切都显得那么优雅、纯厚和生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石窟群的山顶。山顶建有一个单檐建筑——玉皇阁。站在建筑前的平地举目四望,能看见对面山上裸露的巨石,和建在正中山崖边的歇山顶式建筑。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下石钟寺全貌尽收眼底。在此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地势之险峻,可想当初修建时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刚才的石钟寺游客服务中心。站在揽溪亭里 ,沙溪古镇田园自然风光及四周的村落、曲折流淌的小溪尽收眼底。在这里,吹吹凉风,喝喝茶,吃点自带的小吃,悠闲自在,让人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游完石钟寺,乘景区观光车前往下一站——宝相寺。一路上,随着观光车的疾驰,驾驶员高超的驾驶技术让一车人体验了一次由于公路盘旋曲折带来的惊险刺激,孩子们更是开心至极!</p> <p class="ql-block"> 我们很快到达宝相寺山脚下,热情的当地人就递过来一根赶猴子的棍子并询问游客的购物需要。她们既是担心游客被猴子伤着,也是在招揽生意,看来下山后怎么招也要消费一点才行。我们拿着棍子拾级而上,路两旁不时窜出一群猴子,向路人讨要吃的,那样子着实可爱。这里的猴子很多,也不怕人。它们生活安逸又肆无忌惮,游客们投放的食物通常几秒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p> <p class="ql-block"> 来到宝相寺,抬头仰望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人震撼:这里的建筑别具一格,依山建在一堵高耸险峻的大石岩壁上,寺附岩窟,结构精妙。悬崖飞瀑、古木藤蔓与悬空建筑相映成趣,是名副其实的“云南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 由于这里山高林密,风格秀丽奇美,引来了许多野生猴群,在这里嬉戏繁衍,让宝相寺更多了几分灵气。猴子身姿灵巧、在山崖间窜来窜去,面对游客从容淡定,并不袭扰。倒是那与人类极为相似言行举止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不前。</p> <p class="ql-block"> 半天的石宝山之行,我不仅收获了视觉上的震撼,更收获了心灵的滋养。这座静卧于云南剑川的灵秀之地,以丹霞地貌的赤岩奇石闻名,却藏着超越视觉的深邃禅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有这样一段与自然、历史深度对话的时光,大家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生活就应该有张有弛,除了忙碌,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停下脚步去欣赏、去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