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2 07:23:29)
八月是济南最炎热的时候。济南曾经被民间封为北方四大火炉之首,足见名声在外,事实上也并非浪得虚名,我们在工厂几十年,年年七八九三个月都要战高温。 <p class="ql-block"> 刚刚进入八月,水电供应便一起闹起了症候,先是停水,接着是连续跳闸断电!前文写到八一建军节前夕去消防九中队过节的事情,此时再次靠他们帮忙了。我们的主力分厂一分厂,96台喷水织机全靠水电配合运转,每天要消耗三四百吨自来水,一旦停水造成无水可喷损失巨大。幸好我们厂和九中队是军民共建单位,一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请他们用消防车送水,他们基本上是随叫随到。顺便说一句,消防队拉水用水是免费的!当然,投桃报李,我们也没有亏待过人民子弟兵(以下删去100字,你懂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相对而言短时间停电还问题不大,80年代济南市产值过百亿时,停电是家常便饭,那时我们买了300千瓦伏 的柴油发电机组自己发电,基本可以保证主机运转,但是空调软化水辅助部门的用电等就顾不上了。现在已经很少停电了,企业当然会遇到新问题,但是可能体会不到停水停电的烦恼啦。</p> 8月上旬,对三分厂丝袜转产丝针织外出学习人员进行了研究,派出学习组前往乳山和威海学习,时间因工种有所不同,分别在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包括圆机、横机织造,缝制与保全、裁剪、染整等各个主要工序的工人以及部分管理岗位的骨干。 8月7日,济南市丝绸公司王玉福经理和杨明娟工程师来厂,传达山东省丝绸公司地市公司经理会议精神,要点当然还是左总经理的讲话: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少数国有企业亏损(后来丝绸行业的亏损单位则慢慢的由少变多,最终全国山河一片红啦),实物质量不稳定,三项资金占用持续增加,出口创汇上半年只完成40%。针对严峻的形势,左总和倪孔宣副经理分别对下半年工作作出安排,提出要求(略)。 8月11日,党政联席会听取职代会准备情况汇报,确定实习期满的大中专生定岗:柳书亮继续在省公司帮忙,吴红玲组织干事,张兆亮经营,袁士栋和张兆新技术员,赵芳美助理工程师,王太松助理经济师,秦美英、邢丽丽、王淑华三人技术员,楚兴丽服装部,金宗安三分厂美工,杨红验整车间。 8月12日至13日,济南丝绸厂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本次职代会是七年后的换届大会,从七月份就开始进行准备,包括改选代表,安排会议议程及会议文件的准备等。我做了题为《继往开来,努力拼搏, 为实现“一年起步,两年翻身,三年腾飞”的目标而奋斗》的厂长工作报告。会议还讨论审议了第五届职代会工作报告、第四届工代会工作报告、厂财务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及各专门委员会,选举产生第四届工会委员会。 <p class="ql-block"> 厂长工作报告回顾了第四届职代会七年来的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翻看保存下来的报告原文,禁不住感慨万千。七年来的成绩真的是可圈可点,尤其是1987-1988年的繁荣,只可惜是那么短暂;1989到1992年的疲软与萧条,特别是后者给企业带来的致命打击,让人禁不住扼腕叹息。报告还对今后几年的工作提出设想。</p> 记得前面文章说过,三年奋斗目标,只有第一年起步算是马马虎虎做到了,而翻身却成为了奢望,腾飞拿现在的话讲则成为了梦想!并非我们不努力,实在是无力与趋势为敌。苦难岁月后面会一一详述,也会有我作为过来人的思考。 8月14日,省公司审计处张处长一行来厂,听取前段时间清欠情况的汇报。负责这项工作的谢富春书记进行汇报:三月以来已经累计回款142万元,往来帐已经清理49户,合并18户,调账7户,自行处理28户。退货顶账18万米折合104万元。移交各分厂的正常户25户,待查28户。白条已经处理295张,尚余16张,其中6张难度较大。我汇报了建章立制的情况,特别是定价控价、合同管理、产成品管理制度等。 8月15日,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二分厂问题。 实行分厂制近半年的时间,虽然分厂上上下下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成效甚微,突出表现就是出口16纺反映出的管理问题。92年下半年因为喷水织机出口韩国的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了赵厂长被免。93年二分厂有梭织机出口又几乎重蹈覆辙,难怪领导不满意我们的工作,我们自己也不满意! 李海村同志作了主导发言,全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明确表示打退堂鼓的意愿。经过反复做工作,她去意已决。最后研究同意她辞去兼任的二分厂厂长职务,由李明接任,潘圣芳任分厂党支部书记。张胜庭接任四分厂党支部副书记。此次走马换将实乃迫不得已,二分厂生产已经跌至谷底,再不采取措施真就麻烦大了。班子调整后,准备开战“大干100天”活动,力争年内扭转颓势。 山东省丝绸供销公司刘同礼副经理带着财务科陈妹、张方明来厂,洽谈欠款问题的处理。刘同礼曾经担任山东省丝绸公司财务处长,后来调山东省丝绸供销公司任副经理(正处级),是个敢作敢当的人。当时我们欠供销公司的钱三百多万元,他们帐上是四百多万元,差异是我们没有计算欠款利息,不管怎么说都不是小数。之所以欠这么多钱,主要是原料款为主。当时省公司实行一体化管理,有一段时间原料是通过供销公司从丝厂收购后销售,省公司计划处控制数量,财务处结算。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结算不及时,形成大量拖欠——严格说起来也是管理混乱,只是那时没有人敢说而已,但是这样做客观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另当别论。 经过反复协商,最终决定一是用我们的库存抵款,品种由他们选择后开发票后送张庄仓库;二是继续从供销公司进厂丝,按照他们的要求加工坯绸,售价与原料的差额作为还款。记得刘经理他们前前后后来厂数次,才敲定了解决方案。有一天在红宝石大酒店和刘经理一行喝得酩酊大醉后,晕晕乎乎的和刘经理敲定了收购价格。事后发现有的价格比较高,也有偏低的,总体是我们沾光些。后来,供销公司一把手周庆阁经理对收购价提出异议,还和刘经理闹得不愉快。其实,供销公司应该感谢刘经理才是。虽然酒后定的收购价高了些,但是毕竟拉走几百万元的货!若是再晚几年,我是坚决不会给他们货的!因为后期我处理欠款的原则是,热情接待,尽量拖延,能不给就不给!是不是有点老赖的感觉?其实都是被逼无奈,各为其主啊。我的主人就是济南丝绸厂! <p class="ql-block"> 丝袜转产丝针织后,剩余的部分设备搬迁至厂西北角大坑内,包括17名老职工归属武装部的以劳养武项目。</p> 决定撤销驻深圳的销售点。因为真丝产品除了出口,供销公司收购外,剩余数量不多了,由湖州销售点负责销售即可。 车队的新一轮承包,博弈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