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往事(一)

王欢庆

<p class="ql-block">夏夜的蝉鸣声透过老旧的窗棂钻进屋内,搅得人总是心神不宁。</p><p class="ql-block">父亲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望着被月光染成银灰色的天花板,毕业证书还压在枕头下,关于未来的迷茫像藤蔓般,在心里疯狂生长,怎么也理不清头绪。</p><p class="ql-block">木板床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他翻了个身,膝盖不小心磕到床沿。自从白天从西山口回来,他就一直心事重重,掌心残留着宣传单的触感,仿佛还带着现场沸腾的温度。那粗糙的纸张上,"建设祖国粮仓"的油墨字印得极深……。</p><p class="ql-block">白天的场景在他脑海里不断回放。西山口电影院门前挤满的热血青年,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应团中央号召,开垦北大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播里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荡。那些戴着大红花的青年们,眼神里满是憧憬与坚定,他们即将奔赴北大荒,去开垦那片黑土地,做新时代的开拓者。</p><p class="ql-block">他起身从书柜里找出那本毕业时同学们相互留言的日记本,,在里面写上“其实这才是我们新一代最终的梦,为了心中的梦我要去太阳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作为家中的长子,父亲知道还有三个在上学的弟弟妹妹。爷爷虽有不菲的工资,可养活一大家子终究还是有些入不敷出。</p><p class="ql-block">他又何尝不知道,凭借父亲在开滦医院的地位,自己完全能够子承父业。医院的白大褂、稳定的粮票,还有街坊邻里艳羡的目光,这些安稳触手可及。但宣传单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西山口电影院门前那激情澎湃的场面又像磁石般吸引着他。</p><p class="ql-block">若留在唐山,安稳的日子一眼望得到头,可如果踏上北大荒那片黑土地,或许能真正按自己的心愿活一回。</p><p class="ql-block">月光悄悄爬上他的脚踝,父亲扶摸着从枕头下拿出来的毕业证书。纸页边缘已被汗水浸得发软,他想起毕业典礼那天,老师布满粉笔灰的手紧紧握着他:"你可是咱们班最优秀的学生,到哪里都要发光发热……"</p><p class="ql-block">窗外的萤火虫正绕着窗棂飞舞,忽明忽暗的光点,恰似西山口人群中不断挥动的手臂。父亲坐起身,膝盖又一次撞到床架,这次他没有揉,只是望着月光里的萤火虫。它们明明那么小,却固执地朝着月亮飞去,仿佛在追逐某个遥远而炽热的梦。</p><p class="ql-block">这一刻,他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他要报名,要成为北大荒的开拓者,要用自己的双手,在那片黑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p><p class="ql-block">夏夜的风依旧轻柔,却仿佛带着北大荒的呼唤,吹进了他的心里,也吹走了他最后一丝犹豫。</p><p class="ql-block">他躺回床上,嘴角挂着微笑,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明天的到来,等待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p><p class="ql-block">西山口电影院门前依旧是昨日喧嚣的场面,红绸子在鼓槌上翻飞,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广播喇叭里激昂声和人群的欢呼搅成一片,"甘做光荣的垦荒人。"</p><p class="ql-block">父亲在人潮里挤了半天才靠近报名桌,仰头盯着墙上"向荒原进军"的宣传画——画里戴着草帽的青年挥舞锄头,身后是望不到边的金色麦浪。</p><p class="ql-block">负责登记的张干事递来表格时,他纤细的手指握住钢笔,笔尖触到表格填上"王彩连,性别男,17岁。"</p><p class="ql-block">暮色渐浓时,西山口电影院的灯光将"北大荒"三个字照得通红。恍惚间,他仿佛站在真正的金色麦浪里,捧着新磨的面粉寄给家乡——就像宣传画上画的那样。他知道,自己的名字,也将和无数个“王彩连”一起,在那片黑土地上,书写新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