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4日下午,自驾游四战友在同乡战友徐金亭的陪伴下,游览南京市中华门景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俯视中华门全貌</b></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原称聚宝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南端,长干桥北侧,为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6-1375年)。</p><p class="ql-block"> 首道城门高21.45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华门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15px;">(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位于明代南京城的正南,是明代洪武年间在江宁府和建康府南门旧址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前后共历时21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同乡四战友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左起:李庆德 许爱东 徐金亭 王玉海</span></p> <p class="ql-block"> 城门基础为巨型条石,墙体由大块的墙砖砌筑,并用糯米汁、石灰和桐油搅拌混合而成的黏合剂加固。</p> <p class="ql-block"> 砌城墙所用的大块城墙砖,每块长约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10厘米上下,每块重量15-20公斤不等。</p><p class="ql-block"> 每块砖上都有烧制地官员和烧制者的姓名,以便于质量追查管理。</p> <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年(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其名改为中华门,在大门东西两侧分别新辟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1516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内外秦淮河流过大门前后,长干桥和镇淮桥分别连接中华门南、北两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长干桥</span></p> <p class="ql-block"> 镇淮桥</p> <p class="ql-block"> 城门设置了3道瓮城和4道券门,呈“目”字形结构,每道瓮城都有门闸相接,瓮城则由主楼城门和3道辅助城门组成,各城门内部设有栓槽,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复杂的堡垒式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誉。</p> <p class="ql-block"> 1988年,中华门及南京城墙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和2012年,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聚宝盆传说</b></p><p class="ql-block"> 据民间传说,明初修建中华门时屡次塌陷,刘伯温称需用聚宝盆镇地基怪兽。朱元璋强征沈万三宝物,承诺“三更借五更还”,后将盆埋于城墙下,终建成城墙。为不归还宝物,朱元璋禁止更夫打五更梆子,故南京城至今无五更天。</p><p class="ql-block"> 江南第一豪富沈万三确曾资助南京城墙建设,承担总费用的三分之一(约三百万两白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聚宝盆埋藏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中华门内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登城马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座瓮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藏兵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华门瓮城上下设有藏兵洞13个,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14个,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可以同时屯兵3000余人并储藏士兵所需生活物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内秦淮河</b></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码头</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京城城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二月,中华门是南京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几千名中国军人在此浴血奋战,谱写了保家卫国的新篇章。中华门城顶原有的一座三重檐歇山顶城楼也在侵华日军的炮火中毁灭,从此再未复建。</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瓮城既是中国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抗战纪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