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黔东南环线观景赏花之旅~途经青岩古镇2025.4.20(第五册)

蓝精灵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隶属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镇人民政府驻地,距省会贵阳29公里,总面积92.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 。</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被国家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2010年青岩古镇荣获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率先成为了全国的诗词之乡。</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景区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梁</span>画栋,飞角重檐相间。</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4条正街、26条小街和巷道遍布楼、台、亭、阁、寺、庙、宫、祠、塔、院等众多古迹。</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为明清两代军事重镇。明洪武六年(1373年)因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设铺和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军远征滇黔,在黔中腹地后驻军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p> <p class="ql-block">明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年),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即今青岩城的雏形。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现存南门和北门。</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城内面积3平方千米,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8平方千米,街巷用石铺砌,民居也是石砌的围墙、柜台、庭院。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保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瓦屋面、重檐悬山、花木门,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的居民主要是布依族和苗族‌。</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城墙在山岭上环绕,绵延约两千米。几座城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然无存,唯有那定广门依然屹立在山岗上。</p> <p class="ql-block">定广门是贵阳通往定番(今惠水)和广顺(今属长顺)的重要关口,控制着贵阳的粮道,当年“米三日不至,省城即成粮荒”。</p> <p class="ql-block">雄关漫道,沿石级而上,城楼高耸巍峨,古驿道依稀可见,弯曲起伏在田野之中。</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现存三座清代古牌坊,分别为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赵理伦百寿坊和赵彩章百寿坊‌,均采用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建筑结构,无基槽设计且保存完好。这些牌坊不仅是明清石雕艺术的典范,更承载着贞烈节孝、长寿祥瑞等传统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青岩古镇,随处可见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贵州独特的地方特色。古镇依傍山岭,错落有致的布局中,青砖黛瓦的民居与青石构筑的城门城墙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1940年7月29日上午九时许,九架日军飞机毫无征兆地轰炸了距青岩只有十五公里的花溪,抗战正面战场的频频失利,使得数以千百计的难民从湖南、从广西纷涌而至,青岩古镇一时鱼龙混杂,已不复世外桃源般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在毛主席的指挥倡导下,抗日战略大转移,邓颖超母亲、周恩来父亲、李克农父母等转移到青岩古镇。</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还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镇历史厚重,今日途经,走马观花式参观游览一小圈。如果时间充足,应该慢慢走进去,祥细去了解他。</p> <p class="ql-block">青石小巷藏千年,古韵悠长醉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