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峪即将消失的网红桥

老三届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个地方即将投资6.86亿!占地2250亩地,建造长安区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打造生态文旅新地标。</span></p> <p class="ql-block">  子午峪,一名子峪,一名子午谷,一名子午道,秦岭七十二峪之一,在长安区。</p><p class="ql-block"> 峪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东一百六十里。此地南达汉中,现在是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境内的一条沟,是长安城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也是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境内的一条河谷。 </p><p class="ql-block"> 地处秦岭终南山段北麓,是道教圣地。汉代,子午峪被皇帝立为祭天祷祝之所,修建太古玄都坛(一名太元玄都坛),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祭天之所”。</p><p class="ql-block"> 子午古道从这里由北向南,穿过秦岭,到达汉中,继而到达成都。又名荔枝道,因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便命人整修了从四川涪陵到长安的道路。 </p><p class="ql-block"> 子午峪山口即将消失的那片板栗树林!那里风光无限,空气新鲜,阳光明媚。是令人向往留恋之地。</p><p class="ql-block">公交游九北豆角村下车向南步行即到。</p> <p class="ql-block">一年蓬属一年生或越年(二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全株被上曲的短硬毛。茎生叶为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基生叶呈莲座状,花开后枯萎;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秋季开花,外围两层白色或略带淡紫色的舌状花,中央为黄色管状花,两性。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在早春或秋季萌发,6~8月开花,8~10月结果。</p> <p class="ql-block">200多年树龄的板栗树</p> <p class="ql-block">发现了野杏树个头不大很甜。</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吃。</p> <p class="ql-block">  艾草属菊科植物,通常在夏季为开花时采摘。其性辛、温、苦,有毒,归于肝经、脾经、肾经。内服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可祛湿止痒。</p><p class="ql-block"> 由于其性温入血,能暖气血、温经脉,是温经止血的要药。</p> <p class="ql-block">今年天旱,艾草长的很小。</p> <p class="ql-block">第一座石桥。</p> <p class="ql-block">今年干旱,地面光秃秃的。</p> <p class="ql-block">原生态的土路</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网红桥,往年还有河水今年干的没有一滴水。</p> <p class="ql-block">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取景地子午峪网红桥。</p> <p class="ql-block">电视剧冬天下雪天的网红桥</p> <p class="ql-block">夏天的网红桥</p> <p class="ql-block">该剧拍摄足迹遍布陕西,采用陕西关中方言,浓郁的地域风情扑面而来。而其演员阵容更是堪称“秦人集结”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2000多亩河滩古板栗树柿子树,还有野杏酸枣树。</p> <p class="ql-block">菜艾草归来。</p> <p class="ql-block">古板栗树下小歇。</p> <p class="ql-block">来张自拍</p> <p class="ql-block">丰收了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6.86亿!长安区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招标,打造生态文旅新地标</span></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3日发布的招标公告显示,【长安区】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项目招标计划,该项目估算总投资约6.86亿元,计划于2025年6月23日启动本次招标内容及范围为与本项目有关的设计、施工、监理等。</p><p class="ql-block"> 主要建设内容包含: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大熊猫国际交流中心、大熊猫馆舍区、熊猫客厅、动物医院、附属用房;室外道路及硬质铺装、绿化、室外管网、围墙、树木移栽、河道清理等;门区配套及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长安区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项目作为陕西省“一公园、两基地”大熊猫保护战略规划的核心板块,承载着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迈向新高度、促进生态与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使命。项目以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国家级示范性基地为目标,致力于构建集科研繁育、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文旅融合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p><p class="ql-block">项目规划建设大熊猫繁育区、科研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普区等9大功能区块,并配套建设动物医院、熊猫馆舍、生态修复工程等基础设施。根据公开的信息,项目选址于西安市长安区滦镇,占地面积约2252亩。</p><p class="ql-block"> 新的保护繁育基地建成后,将与现有场馆形成功能互补,进一步强化区域内大熊猫科学保护能力。作为秦岭北麓生态修复的关键节点工程,项目不仅将有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产品集群”,助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还将借助大熊猫这一国际知名IP,提升中国生态保护事业的国际影响力,弘扬“和美、谦厚、博爱”的中华文化内涵,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升级,为西安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