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何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地?""怎样设计更有效的学习任务群?"带着这些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新庙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开启了为期一学期的深度集备。这里有激烈的思维碰撞,有温暖的经验分享,更有对语文教学的赤诚追求...</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三年级组语文周集备内容为每个单元习作。</p><p class="ql-block"> 本课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本单元的习作目标为:展开想象编故事。三年级学生能够将画面内容描述出来,但缺乏一定的顺序与想象。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学会观察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将画面写具体。在次基础上我们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画面内容,发现图画中的隐藏细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堂课,姜永艳老师通过古诗《村居》中“放纸鸢”的情景引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过渡到“放风筝”的看图写话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圈画习作要求(写清画面内容+想象),培养审题能力。按顺序观察图画(由远及近、整体到局部),培养有序观察能力;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动作、对话、心情,将静态画面动态化,提升想象力。提供问题链(如“怎么放的?遇到什么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写作逻辑; </p><p class="ql-block"> 从“观察”到“想象”再到“书写”,层层递进,降低写作难度。</p> <p class="ql-block"> 本课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把事情按顺序写完整”。三年级上册,学生学习发挥想象去进行简单习作,并且学着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围绕着一个意思写,写简单事件。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开始学习将习作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写完整。</p> <p class="ql-block"> 本课中姜老师以“传统节日”为主题,通过“谈话导入—方法指导—片段练习—评价反馈”的流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围绕节日习俗进行生动、有序的写作。设计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搭建写作支架,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p> <p class="ql-block"> 本课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本单元的习作要素为“观察事物得变化,把实验过程着清楚”,要求明确,与本习作课的教学目标一致。</p> <p class="ql-block"> 本课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策略单元中的习作教学内容。围绕“想象”这个主题,教材编写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既满足了学生感受想象的大胆、奇特后的表达需求,又为教师了解写作学情提供了重要资源。</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中,姜老师通过“吹牛作文”的反例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想象本质的思考,明确“合理想象”与“空想”的界限,激发探究欲。 </p><p class="ql-block"> 将抽象方法对应到经典课文片段,提供可迁移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无意识想象”转向“有策略创作”。 </p><p class="ql-block"> 通过问题链和板书,将宏大的“想象”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动机→冲突→解决→主题),降低写作焦虑,同时确保逻辑自洽。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课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本单元的习作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并写出他的特点。小学中段的学生在此之前写过自己的好朋友、班上的同学,有一定的写作经验,但要写出人物特点,有一定难度。</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中,姜老师依托教材的编排设计,有目的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通过精巧的写作支架,实实在在的片段训练,让学生有话可说,会说真话,而非用“套话”。</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无论是备课环节还是授课环节我们都以开通腾讯会议的形式和各学校的老师沟通交流。</p> <p class="ql-block"> 一支笔,一页纸,一方童心天地。” 集备的结束是实践的开始,让我们带着今天的启发,点燃孩子们的写作热情,让文字成为他们心灵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签发:张旭光</p><p class="ql-block">审核:张国刚 张春玲</p><p class="ql-block">摄影:三年级组语文教师</p><p class="ql-block">撰稿:于海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