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引 言</b></div><br>千年流转,大明宫的琉璃灯从盛唐的宫阙深处,穿越战火、科技与星际文明的浪潮,始终散发着神秘的幽光。它不仅是镇宫神器、时空密钥,更承载着人类对力量、永恒与文明的思索。当历史的齿轮滚向未来,这场跨越时空的守护,终于迎来了终章。 盛唐年间,大明宫的琉璃工坊终日金火通明,三百工匠奉玄宗之命,历时十载; 以昆仑之巅千年玉髓、东海鲛人泣泪为材,辅以西域进贡的秘银灯座,精心打造出三十六盏“长生灯”。 每盏灯雕琢成莲台模样,灯身缠绕银丝螭纹,琉璃表面暗刻《霓裳羽衣曲》的符篆; 白日里流转着珍珠般的光晕,入夜后便散发幽蓝光芒,将整座宫殿映照得宛如海底龙宫。 坊间传闻,这些琉璃灯不仅是照明器物,更是镇宫神器。 宫中曾有位因失宠投井自尽的淑妃,其冤魂夜夜在太液池畔游荡,搅得宫人不得安宁。 直到一盏长生灯被移至池边,灯中骤然浮现出金甲武士的虚影,挥动银枪将怨魂驱散。 自此,长生灯镇住宫中冤魂的说法不胫而走,就连玄宗与杨贵妃夜游大明宫时,也总命人提灯随行,以保平安。 安史之乱的烽火逼近长安时,叛军首领安禄山听闻长生灯价值连城,亲率精锐闯入大明宫。 当他们撬开地宫石门,却见七盏琉璃灯无风自动,幽蓝光芒暴涨。 紧接着,灯中浮现出无数宫女侍卫的虚影,他们身着盛唐服饰,手持戈矛,组成铜墙铁壁。 凄厉的战鼓声中,虚影齐声高呼“护我宫阙”,吓得叛军抱头鼠窜,甚至有人因过度惊恐而精神错乱。 这场诡异的遭遇,让大明宫的琉璃灯更添几分神秘色彩。<br> 战后,七盏幸存的长生灯被秘藏于更深的地宫,入口处设下重重机关与符咒。 然而,关于琉璃灯的传说并未就此平息。 民间传言,每逢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大明宫废墟上空便会出现幽蓝光点,它们如萤火般飘荡,时而聚成宫阙形状,时而化作持灯宫女的模样。 曾有大胆的樵夫在深夜误入遗址,亲眼看见一盏琉璃灯从地底升起;灯中缓缓浮现出杨贵妃起舞的幻影,霓裳翻飞间,竟传出若有若无的《霓裳羽衣曲》。<br> 更离奇的是,有一伙盗墓贼不信邪,企图盗走琉璃灯牟利。 他们费尽周折打开地宫,当为首的盗贼伸手触碰琉璃灯时,整座地宫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钟鼓之声。 四周墙壁上,玄宗与杨贵妃从恩爱到诀别的场景如走马灯般闪现,而他们脚下的地砖竟渗出暗红液体,恍若血泪。 盗贼们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逃出地宫,其中两人此后双目失明,逢人便说自己看见了“千年怨魂”。 如今,大明宫遗址公园华灯初上时,暖黄的现代灯光与古老的宫墙相映成趣。 但老西安人仍会指着暗处的阴影,压低声音讲述那段琉璃灯魂守宫的秘事:“那些蓝光啊,是盛唐最后的魂灵,守着这座宫阙,也守着千年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