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部队感受之四——潜伏的威力

钟爱和平

<h3>我曾经在潜艇部队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们那里都是常规潜艇,当时接触比较多的都是型号较新的全训潜艇,偶尔跟随老型号潜艇出海,这让我对潜艇部队又多了一份感受——潜伏的威力。</h3> <h3>说起来那是一次偶然,让我有了接触老潜艇的机会。有一天早饭的时候,张副参谋长说起当天要配合水面舰艇攻潜训练,问我是否感兴趣一起去看看。我知道按照计划张副参谋长是那天随艇出海的指挥员,出海配合训练的是一艘老潜艇。此前我接触的都是新型号的潜艇,原本我也有到老潜艇上出海的想法,只是因为刚到一个新单位,感觉一切随缘比较好,也就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现在既然张副参谋长问道这事,刚好那天我没什么事,这送上门的机会就不容错过,那就去吧。所以,我就通快地答应跟他一起出海。</h3> <h3>我跟张副参谋长约好饭后一起散步到码头,一路上自然就聊了好多事情。张副参谋长是个很健谈的人,我在司令部接触的大多数军官都是寡言少语,可能是长期潜艇生活使他们像潜艇一样不声不响闷头干大活,而他则是个例外。我们一路走着聊着,大概十多分钟时间就到码头了,聊的话题从年度训练计划安排到老潜艇的现状,我对当天出海训练内容大体上有了一些了解。按照上级部署的年度训练计划,我们每年都会和水面舰艇部队进行相互配合的训练,由于水面舰艇数量较多,所以,我们要保障水面舰艇的攻潜训练困难较大,主要是潜艇数量太少,有时不得不派出一些较为老旧的潜艇来保障任务。在攻击和配合双方的协同会上,为了保障完成年度任务且都有所收获,实际上我们也尽力给对方创造一些有利条件,比如说派出老旧的潜艇,因为性能相对较差,水面舰艇可能更容易发现和跟踪到我们,否则就夏季南海海域的水文气象条件,水面舰艇出去训练那就纯属浪费钱。作为长期在水面舰艇工作的我,听了张副参谋长的话,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舒服,这显然是对水面舰艇带着鄙视嘛,不过人家说的也是大实话。</h3> <h3>我们当天的任务是为2艘水面舰艇提供目标,保障他们的攻潜训练。从离码头到进入潜艇训练区,一路都跟以往出海没有什么区别,到达潜训区与水面舰艇沟通后,准备按计划潜入水下,我们也从舰桥下到三舱,这里是指挥舱,也就是我通常出海时的主要岗位。随后,慢慢注水潜入水下,在潜望镜状态的时候还稍微停留并观察了一会,然后才加快下潜,到达水下六、七十米的深度,这是我们事先计划的水下工作深度,因为深度越大水面舰艇发现我们的难度也越大,既然是配合人家训练,那总不能让他们抓不到目标吧。我们在规定的区域内按照计划缓慢机动,这个计划水面舰艇是不知道的。我注意到这艘老艇的确有些陈旧,不仅空调设备效果差,而且各种设备的噪音好像也相对要大一些。</h3> <h3>张副参谋长告诉我,尽管我们在一艘老艇上,但是水面舰艇要发现我们也是不容易的。自从潜到水下之后,指挥舱内很少有人说话,大家都在自己的战位上静悄悄地工作,客观上给声呐操作手造就了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果然,上午水面舰艇用手榴弹模拟攻击的声音感觉还说得过去,偶尔还能听到水压艇壳发出的“嘎嘎”声响,但到了下午不仅我们被攻击的次数明显减少而且手榴弹的声音也比较远,也就是说他们捕捉潜艇和组织攻击的效果不是很好。在夏季,南海海域的海水表层温度较高,随着水深的增加海水的温度逐渐下降,声波传播的路径不是直线,而是向下弯曲的,往往表层水温越高这种弯曲越厉害,这就大大降低水面舰艇声纳的探测距离。潜艇在水下一定深度后,水温基本上保持不变,因此,潜艇的声呐发出的声波近似于直线,也就可以探测到较远的目标。综上所述,下午海水表面温度比上午高,水面舰艇要探测到潜艇难度就比较大,而对潜艇来说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这也是下午水面舰艇攻潜效果差的主要原因。这样一解释,如果我们真的派出新型潜艇来配合训练的话,那可能水面舰艇真的就抓瞎了,我现在觉得那不是对他们提高训练难度,而是压根就让他们没有训练机会。</h3> <h3>训练结束返航的路上,我和张副参谋长都到舰桥上来了,又是聊了一路。这一路上因为有艇长来操纵,我跟张副参谋长在舰桥上又神聊起来,还是以他为主,主要聊的是潜艇的伏击战术和鱼雷的威力,我感觉胜似听了一堂课,他的确有很丰富的经验。经张副参谋长一讲,‌潜艇就像幽灵一般地存在于世,以十分简单的鱼雷攻击手段,一次即可携带足够毁灭数艘大型舰船的利器,其长时间潜航具备的水下隐蔽性,使潜伏成为最主要的作战方式,能神出鬼没地对敌方发动攻击。另外,因为潜艇几乎没有什么防御和自卫的手段,潜伏也成为其保存自己的主要方式。回忆我在广州学习的反潜课程,当时教员曾经讲过即使水面舰艇与其他兵力合同攻潜将大幅提升效率,但海水这个天然的屏障并不是一两样技术就能随便突破的,看来我这一天听到和看到的都印证了这一切。返航后我思考与张副参谋长的聊天,实际上有不少是他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尤其是在我们部队仅有常规潜艇的情况下,怎么样发挥其优势的问题,无疑,潜伏是一种既简单实用,又颇具威慑的运用方式,至少在当时无论哪个国家对潜搜索都不是轻松的事情。</h3> <h3>这次随着老艇出海,让我更加相信了他们经常讲到的潜伏无声、随时战斗的含义。与水面舰艇尤其是大型水面舰艇动辄在某某海域以护航、巡逻、训练或者出访等方式显示存在不同,潜艇就是默默无闻的存在,尤其是常规潜艇总是悄无声息地出航和默默地下潜,然后静静地潜航到阵位,在寂寞的煎熬下等待猎物。一个“静”字将潜艇的全部都包裹起来,一切看起来都不事张扬,没有人知道潜艇在哪里,没有人知道潜艇在干什么,十年八年也许更长时间都不曾等到一个猎物,而一旦行动也许就是惊天炸雷,它会毫不犹豫地将重磅利器——鱼雷轰出去。静默潜伏虽然收敛了潜艇的锋芒,但它的暴脾气也仅仅是被按下暂停键,各式各样的鱼雷对付小目标都有点浪费,万吨巨船遇上它那也很难回家,这就是潜伏的威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