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西行:黄山览胜(二)

申华

<p class="ql-block">  黄山,乃中国名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句话出自徐霞客《漫游黄山仙境》:“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虽然是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但我想黄山也应该有它独特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来安徽,游黄山是此行的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 黄山景区很大,东起黄狮,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面积160余平方公里。分为5个景区:温泉景区、玉屏景区、北海景区、白云景区、松谷景区。黄山的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冬雪为五大奇观,各个景区,不同季节,特色都很鲜明。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逐一览胜,只能“管中窥豹”,以一览全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玉屏景区认识黄山。</p><p class="ql-block"> 11日清早,我们在宾馆吃完自助餐,7:30坐大巴车从酒店出发,8:30多到达景区前门,导游给我们发了登山木杖、雨衣,讲了注意事项。我们即坐景区摆渡车,9点多到达玉屏索道站。但见竹影浮动,林木苍翠,金色的阳光从树缝中直射过来,暖意入怀,山风带来的那一缕薄凉立时烟消云散。因为游人太多,我们排了1个多小时队,才登上缆车。</p><p class="ql-block"> 10:30,我们在玉屏索道上站下车,但见莲花峰巍然屹立,灰白岩石的主峰直刺苍穹,四周小峰簇拥,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这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一大奇观。我们立即拍照留念,把这一美好留在历史的相册中。</p> <p class="ql-block">  根据导游安排的游览线路,我们先到玉屏楼,看迎客松,再折回往北到光明顶,行程约为8公里。</p><p class="ql-block"> 青石步道,陡峭而又弯曲,虬劲苍松,亭亭却又挺拔,怪石嶙峋,白云悠悠,一步一景。我们奋力前行,如沐清风,如饮醇浆,心内满满。</p><p class="ql-block"> 不多时,玉屏楼赫然在目,楼后玉屏峰顶著名的玉屏卧佛惟妙惟肖,峰石上,毛泽东手书的“江山如此多娇”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左有狮首石,右有白象石,形同护卫。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前的左侧,万众攒动,人如潮涌,大家都争睹这天下奇松的迷人风采,笔直的树干挺立路旁,如仪态万千的美少女,伸出的长长枝条,仿佛是一只白嫩的玉手,正在迎接远方的来客,温馨、可人。而右侧的送客松、楼前的陪客松则又另有一番情趣。有导游幽默的解释,陪客松为什么是四棵而不是三棵,他说:四陪是礼节,是庄重,三陪就不好了……</p> <p class="ql-block">  玉屏峰南1公里处就是天都峰,远望宛如一座石头城堡立于云端之上,它以险峻著称,因为每天登山的人数有限制,我们没有预约,只得忍痛割爱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玉屏楼前小憩了一会,吃了自带的午餐,加了些水,又继续往北向莲花峰和光明顶进发。</p><p class="ql-block"> 我们缓步漫行,道路在山峰间绕行,时儿陡峭如梯,直插云端,时儿坠入谷中,深不见底,绝妙景色纷至沓来,万峰叠翠,白云悠悠,怪石林立,姿态迥然。它们有的似猴子观海,有的若仙人指路,有的象天外来客,有的又似现代人使用的手机,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想什么象什么,栩栩如生,恰似一幅流动的怪石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峰谷间追寻,品读黄山之大美。我们攀爬莲梗路,想要登顶莲花峰,因莲花峰处于休眠期,未能如愿。我们过鳌鱼洞,穿一线天,登上山顶,看“大块文章”,眺云海苍茫,揽清风入怀,快意人生。我们过竹林,下山坳,辗转反复,至光明顶,万里江山尽收眼底,天都峰、莲花峰、鳌鱼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精采绝仑。标有“光明顶,海拔1860米”的碑石旁,人们争相打卡……</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我们坐云谷索道下山,到龙鹏饭庄晚餐,晚7时,在经过近1小时车程后,入住千灯酒店。</p> <p class="ql-block">  游罢归来,感慨良多。宋代朱彦《游黄山》诗云: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一座黄山,如梦似幻,宛若仙境,它的美在松、在石、在云海。松树,本是一种平常树种,在我们湘南丘陵地区随处可见,但它的品格却很为人称道,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一文,对其作了高度的评价:它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能随处生长起来,它“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于人的甚多”,于是便有了伟人“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豪迈。而黄山松更是一道风景、一张明片。它大多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岩石中,或直刺天穹,或悬挂倒立,亭亭如盖,苍劲有力,一树一风景,一树一靓丽,仿佛它们就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把美丽传递给了这个世界。而黄山的石却又有不同,它仪态万千,变化无穷,留给人很多的回味。它或是青色的、或是黑色的、或是灰色的,又亦或是褐红相间,色彩是那样的斑斓。它的皮温润似玉,让人感觉清爽,顿生爱怜之意。黄山的云海则变化万千,波涛汹涌之中,山峰若隐若现,确是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 黄山,一座至善至美的名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4日于湘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