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师介绍:吴冠中(1919年﹣2010年)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其画注重点、线与墨块交融的韵律感,他在传统笔墨形式如皱法之外,对线和点的表现力做了新的拓展,他创造出了新的水墨画节奏。</p> <p class="ql-block">幼儿特点:小班小朋友处于涂鸦期,重点在于探索和感受色彩。幼儿可欣赏吴冠中彩墨画《雨花江》,感受点、线构成与色彩交错之美; 运用直线、弧线、彩点表现雨天,体验水墨创作乐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利用思维共享环节,我向幼儿介绍了作家吴冠中,孩子们在观察后诉说了对作品《雨花江》的感受。 </p><p class="ql-block"> 讨论内容: </p><p class="ql-block"> 师:你们看到这幅《雨花江》的作品,有什么想分享的? </p><p class="ql-block"> 幼1:我觉得有很多点点。 </p><p class="ql-block"> 幼2:有红色、绿色、黑色、粉色,上面有绿色和粉色的点点还有黑色的条条。</p><p class="ql-block"> 幼3:绿色的点点像苹果,黑色的条条像巧克力。 </p><p class="ql-block"> 通过思维共享活动、孩子们进行了表征、孩子们的表征内容丰富、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表征分析:</p><p class="ql-block"> 首先,幼儿虽然是小班,但也具备欣赏美的能力,他们面对美的事物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能理解简单画面内容。并通过表征和教师一对一倾听再次记录和反思,形成有效支持策略。 </p> <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趣。”这里的“审美情趣”就是一种兴趣,一种让幼儿情不自禁就喜欢、就想投入的行为倾向。 </p><p class="ql-block"> 1、感官体验多元化——在艺术感知环节增设触觉通道,在分享后的表征中我发现幼儿对"黑色条条"的触觉联想(巧克力)具有鲜明的生活化特征,后续可准备粗细不同的绒线、丝带、瓦楞纸条等触感材料,构建"线条触摸墙"。</p><p class="ql-block"> 2、孩子在分享时有小朋友提到有好多点点可以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具,用沙锤表现"点点"的跳跃节奏,形成视听触多维度的审美体验。 </p><p class="ql-block"> 3、 通过艺术欣赏来延伸到"魔术变变变"游戏:小班孩子多次提到画面中的各种颜色,到最后共享思维时孩子们会把每种颜色自然的联想到一直相同颜色的水果。下次游戏是老师可以用滴管滴落彩墨形成自然肌理,再次邀请幼儿猜测"这个雨点像什么",将无意识滴染转化为有意识的意象联想,深化"偶然形→具象物"的思维转化训练。</p> <p class="ql-block">编辑:小班教师</p><p class="ql-block">初审:薛喜</p><p class="ql-block">终审:赵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