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在圣彼得堡入住的莫斯克威斯沃酒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沙皇时代的古老建筑随处可见,既壮观又精美。楼房外墙上几乎都有形态各异的雕塑,街心花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的青铜人物雕像。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持续200余年。1914年改称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又命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恢复圣彼得堡旧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俄罗斯第二大城、重要的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发端于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上建立彼得保罗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圣彼得堡的奠基人彼得一世的构想,这个城市应该成为“通向欧洲的窗口”。而这里真的成为了俄罗斯“最欧洲化”的城市。它与莫斯科完全不同,后者是靠自身慢慢地成长、发展起来的。圣彼得堡从一开始就按照整体规划和明确布局进行建设。因此,城市的中心直到今天都保存完好。圣彼得堡能够作为一个历史中心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也是不无原因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酒店周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胜利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前往圣伊萨基耶夫大教堂(金顶大教堂)途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圣彼得堡的圣伊萨基耶夫大教堂(又叫金顶大教堂)是俄罗斯北方最大的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1818 年破土动工,1858 年竣工,前后共有44 万民工干了整整40 年(真的是慢工出细活)。其高约102 米,教堂的圆顶外直径25.8米,是世界上最大圆顶建筑之一,即使在远处也能看到其金光闪闪的“洋葱头”。整座建筑物重30 万吨,里面可容纳1.4万人。大教堂的造型雄伟壮观,其精美程度世界闻名,被视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精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大教堂四周各竖有16 根粗大的花岗岩石柱,成双排托起雕花山墙。每根石柱重114 吨。教堂用了400公斤黄金作装饰,仅镏金圆顶就用掉100公斤黄金。教堂落成至今,其圆顶从未重新镀金,但始终熠熠生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十二月党人广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十二月党人,19世纪20年代俄国一批从事革命活动的青年军官。1825年12月青年军官们发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因而被流放,故名“十二月党人”。其成员主要为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的一些军官,其中著名的有佩斯捷利、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雷列耶夫等。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在酝酿起义过程中重视教育,推行识字运动,抨击沙皇政府对学者和教师施行官僚监视制度,反对沙皇官吏对国内文化和科学发展事业的限制,为士兵子弟和自己领地的农奴子弟、城市贫民子弟设立学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青铜骑士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十二党人广场”是纪念1825年12月在这里发动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斗争而命名的。广场上耸立着彼得大帝骑马塑像 ,这就是著名的“青铜骑士”(俄语:Медный всадник),这一塑像曾受到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的高度颂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位于涅瓦河南岸,它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象征,1782年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法尔科耐在这里做出了它一生中最完美的杰作。以武力夺取沙皇彼得大帝宝座的德国女人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证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统的继承人,修建了这个彼得青铜骑士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1834年在彼得青铜骑士像的周围开辟了一个巨型广场,由于它靠近著名设计师罗西于1829年至1834年修建的参政院,所以命名为参政院广场,于1925年苏联政府为了纪念在100年前俄罗斯出现的反奴隶制度的热血的贵族青年,于1825年12月组织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把这片广场命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1992年苏联解体以后又重新起用了老的名字“参政院广场”,但是圣彼得堡人还是喜欢称它十二月党人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塑像安置在一块巨石上,骏马前腿腾空,彼得大帝安坐在马上,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从任何方向欣赏这座塑像,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铜像的底座是40吨重的一整块花岗石,是在圣彼得堡芬兰湾处找到的,用了5个月的时间运到这里,在花岗石上面刻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现在大家看到的彼得大帝所骑的马代表俄罗斯,它双脚腾空,好像要冲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在马掌下有一个踏死的大蛇,它代表了一切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维新的守旧派,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样,彼得大帝冲破了重重阻力,在这片沼泽地建起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并建都于此,把落后、封建、贫穷的俄罗斯,带向了海洋与繁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海军部大楼(Адмиралтейство) 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海军部路1号,建于1704年。整个建筑结合了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用56座大型塑像、11幅巨型浮雕、350块壁画,装饰着整座大楼。大楼正门两侧摆放着两组名为海神的庞大雕像群,采用切列宾涅夫及谢德林设计方案雕塑而成。大楼塔楼正面宽400多米。塔楼的基座部分是一个设计类似总参谋部凯旋门的拱形六门,门上装饰着以海洋和俄罗斯海军为主题的雕像及半浮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海神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海军部大楼最早的名字是海军造船厂,顾名思义用途主要是造船,1706年-1725年间,这里共制造了40多艘舰艇。大楼在初建成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华丽漂亮的装饰,后来在彼得大帝的授意下方装饰改造,形成今日的模样。现在的海军部大楼,是俄罗斯海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海军部大楼位于圣彼得堡海军部路,涅瓦大街西端,镀金的尖塔顶部上是金色船形风向标,是圣彼得堡市最显眼的地标之一。尖塔是老圣彼得堡的三条主要街道:涅瓦大街、戈罗霍娃街和沃兹涅先斯基大街的焦点。圣彼得堡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可夫曾在1933年写过一部短篇小说《海军部尖塔》专门描述海军部大楼的尖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体验步行林荫大道的愉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去冬宫广场的途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冬宫广场,又称“宫殿广场”,毗邻冬宫,是圣彼得堡的中心广场,是圣彼得堡的地标之一,同时也是圣彼得堡市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广场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小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九分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广场被沙俄时代的豪华建筑群环绕,其中北侧的冬宫尤为突出,其四周圆柱林立,顶部有100多尊雕像和花瓶,宫殿长200米,宽160米,高22米,以淡绿色墙壁、白色圆柱和金色雕塑群著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广场中央建有亚历山大纪念柱,是为了纪念1812年反抗拿破仑战争的胜利而建造,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柱高47.5米,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尖顶上是一尊手持十字架的天使雕像,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是战胜敌人的象征。柱子的中心部分由一整块红色花岗岩组成,直径约4米。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亚历山大纪念柱虽重达600吨,但底部却并未用任何方式固定,也无任何支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广场南侧是建筑家罗西于1829年设计建成的旧参谋总部大楼,它是个半圆形的建筑。横跨大马尔斯大街的总参谋部凯旋门将冬宫广场与涅瓦大街连接起来。拱门之上,建有驱驾战马战车的胜利女神像,这也是为了纪念反抗拿破仑战争的胜利而建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冬宫( Winter Palace )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地标性建筑,原为沙皇皇宫,现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其建筑融合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风格,由意大利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以孔雀、玛瑙等宝石装饰的奢华大厅和长达230米的恢弘立面闻名。馆藏超过300万件文物,涵盖从古埃及木乃伊到文艺复兴名画的全人类艺术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埃及馆的部分展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博物馆工作人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该馆的三楼远东艺术博物馆藏有大量的中国文物,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丝绸和绣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物以及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以及乾隆藏画、齐白石、徐悲鸿和张大千的真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导游说,他看到过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在一个很小的房间,我好像没有看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参观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博物馆工作人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油画和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雕塑展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参观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在搏物馆里可以看到涅瓦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拉多加湖(俄语Ладожское озеро,英语Ladozhskoye Lake),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东北部65公里处,俄罗斯西北部列宁格勒州与卡累利阿共和国之间的湖泊,西北靠近芬兰边境。为涅瓦河源头,最后流入芬兰湾(波罗的海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拉多加湖约有岛屿660座,是欧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15大湖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被围期间(1941.9∼1943.3),拉多加湖成为交通运输的生命线,军事补给品的供应、伤病员的撤离,都取道拉多加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风很大,有点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火车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拉加多湖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俄氏简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结束14日的行程,回酒店路程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