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石板上的脚步早已数不清深浅。晨雾裹着檐角滴落,将古镇的倒影晕染在恩阳河中,似一券被时光浸润的丹青。为生动记录恩阳的新气象、新变化、新发展,由恩阳区作家协会组织的走进恩阳采风创作活动,大家带着深情和思考走进每一处参观地,方知千年文脉不止流淌于飞檐斗拱间,更在历史的褶皱里藏匿着万千气象。</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8日上午,来自恩阳区作家协会30会员聚集在登科公园门,8点30分准时出发,乘车前往大巴山干部学院参观。老远就看见一幢幢大楼的红墙上,浸透着朝霞满天的余晖。这座位于黄石盘水库的学府,湖水碧波荡漾,倒映着天光云影。十六幢楼宇坐落有致,红墙黛瓦间沉淀着川陕苏区的红色基因,大厅里记载了当年红四方面军在大巴山浴血奋战的辉煌历程,再现了川陕苏区当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巴山干部学院后,我们又乘车前往正在修建的女红军纪念园。恩阳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浴血奋战。为赓续红色血脉,勇毅奔跑前行,恩阳在文治寨公园建起了一座女红军广场,以此纪念为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无数英烈抛头颅、洒热血先烈们。</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来到恩阳科普大视界,了解到这里不仅是巴中科技新地标,而且是一个集科技展示、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基地,也是广大市民和青少年了解科学、感受科学力的理想场所。园区建筑风格融合唐风宋韵与巴人文化元素和恩阳镇形成呼应。复刻了1600米米仓古栈道,像一条蜿蜒的纽带,将现代科技园区与千年恩阳古镇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走进音乐博物馆大厅,看见那座声音方舟浮现在眼前,音乐博物馆的管风琴高若谯楼,七米鎏金音管如同青铜编钟穿越时空。轻抚十九世纪的齿轮,琴弦里忽然漫出肖邦的夜曲,原来工匠将月色也铸进了黄铜簧片。当电子脉冲与编磬在穹顶碰撞,我听见文明在五线谱跳起了圆舞曲。</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到与恩阳古镇隔水相望的的“梦华录”,它依托街区台阶式分布特点,建起了一幢幢青瓦飞檐、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并以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为底本,展现宋代市井文化。驻足在滨河景观公园里,一幢幢朱漆楼房的门扉半掩,八百米长街似展开的《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走进酒旗招展的街区,特产馆、文创店、非遗工坊、餐饮店等业态,亮点十足。非遗馆里的棕编鲤鱼正要跃出竹篓,古码头石阶上的苔痕还留着商贾足迹。最妙是一幢幢临水茶肆,青瓷盏中浮沉着千年月光,不知是宋时的茶汤还是今朝的春茗。</p> <p class="ql-block">在采风活动中,大家纷纷点赞恩阳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打造成一条有规划,有看点的文旅产业链,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彰显,历史与文脉绵延”的特征和内涵。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以镜头、文字编辑等形式记录不同角度的景观。从历史和文化坐标上进行深入考察,挖掘恩阳的历史脉络,人文底蕴和生态特征,为创作出具有精气神的作品做出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了与学院的窗棂倒影在河边交织。原来这座城始终在演绎着三重变奏:檐角挑起巴山夜雨,红墙沉淀赤色记忆,而那架穿越世纪的管风琴,正将所有的故事谱成永不终章的河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