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话一点不假。这几天游览了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虎丘……,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将去游览一个古镇。说来惭愧,用字上面加一点的这个字“甪”,居然把我难住了。通过查阅我才知道,这个字原来读“lù”,也就是——甪直古镇。</p> <p class="ql-block"> 从游客服务中心出来,走过甪直桥,就算来到镇中了。由此也仿佛踏入了一层由桥、水构成的天然结界,桥外是大城市的车水马龙,桥内是舒缓身心的小桥流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 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甪直古镇被江、湖、河环绕,被费孝通先生称为“神州水乡第一镇”。古镇依水而建,河网密布,桥梁众多。</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保圣寺。“保圣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内现存九尊唐塑罗汉,是古代雕塑的传世名作。此外,寺内还有斗鸭池、小虹桥和清风亭等遗迹,以及一棵13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 保圣寺</p> <p class="ql-block"> 大铁钟</p> <p class="ql-block"> 九尊唐塑罗汉,</p> <p class="ql-block"> 千年银杏</p>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纪念馆”位于保圣寺西侧,是叶圣陶执教过的五高旧址。院落中的几幢建筑,都是经过整修后的校舍。一幢黑瓦白墙的两层楼房,上下各4间,是原来五高的“女子部楼”,楼上是教室和办公室,楼下是礼堂、音乐教室。</p>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园子的中间是轩敞的四面厅,四面厅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劲松”中堂,两边一副楹联由隶书书写:“松柏本有性,园林无俗情”。</p> <p class="ql-block"> 四面厅一侧是鸳鸯厅,是当年教师的宿舍和办公室,校长吴宾若以及叶圣陶、王伯祥等均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园子内新建有一排共7间平房,是叶圣陶生平事迹的展览厅。</p>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事迹展览</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后是一个花园,一角是叶先生在五高时创办的先生农场的旧址。花园另一角是叶圣陶先生的墓地。墓建于宽敞的石台上,墓碑呈石墙形,高耸矗立,碑面镌刻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叶圣陶先生墓”6个鎏金大字。墓前甬道上,新建一座六角形的“未厌亭”。</p>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墓</p> <p class="ql-block"> 据说“万盛米行”是民国时期吴东地区著名的大米行,现作为农具博物馆展示江南旧式农具和农耕文化,同时也是叶圣陶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的原型地。</p> <p class="ql-block"> 万盛米行</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已经到吃午饭的时候了。既然来到甪直古镇,肯定要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我们挑选了一家街头饭店,迈步走了进去。落座后点了几样当地美食。有奥灶面、雨花青团、海棠糕、大闸蟹等,</p> <p class="ql-block"> 西汇饭店</p> <p class="ql-block"> 奥灶面、雨花青团、海棠糕、大闸蟹等。</p> <p class="ql-block"> 吃完饭,我们来到沈宅。“沈宅”是江苏苏州甪直镇的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于1873年,距今有130年历史,原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现向游客开放的只属西部的720平方米,沈氏拥有众多的产业和财富,清末民初以来,俗语“沈半镇”就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沈宅</p> <p class="ql-block"> 宅内仪仗厅,现为甪直古镇保护成果简介展。这原是沈家便厅,招待一般客人的茶厅,现作为“吴东水乡妇女服饰展”的展厅,在这里,将使我们沉浸于充满水乡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中。</p> <p class="ql-block"> “江南文化园”位于甪直古镇东南,与古镇紧密相连。文化园占地面积150多亩,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典式园林。江南文化园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古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园林景观 525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江南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 “江南文化园”建有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甪直历史文物馆"、"盛唐甫里街"、"休闲水街"、"中心园林区"、"古戏台"等景观。"盛唐甫里街"集聚了江南画院、博络瑞斯艺术馆、水乡服饰传习所等一批艺术机构。</p> <p class="ql-block"> 服饰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水乡妇女服饰</p> <p class="ql-block"> 甪直历史文物馆</p> <p class="ql-block"> 盛唐甫里街</p> <p class="ql-block"> 休闲水街</p> <p class="ql-block"> 中心园林区</p> <p class="ql-block"> 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 王韬(公元1828年—1897年),近代著名思想家,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纪念馆”在甪直中市下塘街6号,为一座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住宅,占地800平方米。坐东朝西,共分王韬生平事迹陈列室、王韬故居和韬园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 王韬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门楼上书有钱君陶先生题写的馆名,宅中为面阔三间的鸳鸯厅,上悬匾额“蘅花馆”,大厅正中竖有高大的木雕屏风,屏风前置有王韬半身铜像,厅柱上分别镌刻着王韬自撰的对联:“短衣匹马随李广,纸阁芦帘对孟光。”还有当年康有为题赠给王韬的对联:“结想在霄汉,即事高华嵩。”最后是一个小花园,名为韬园。</p> <p class="ql-block"> 甪直古镇的古巷,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古镇最具韵味的地方之一。这些古巷狭窄而幽深,仿佛是一条条时光的隧道,将人们带回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核心区域,三条河流交汇,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水巷格局。小桥流水,阳光透过垂柳的枝叶洒在青石板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 小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 小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 小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 小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 离开甪直时,回望那渐渐远去的古镇,心中满是不舍。这座被时光偏爱的江南水乡,用它的温婉、静谧与烟火气,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诗意的种子。我知道,无论何时想起甪直,那份悠然恬淡的美好,都会如陈年佳酿般,在记忆中愈发醇香。</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4日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