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午后的北海公园☞团城——古韵与现代的都市奇观2025.5.24

彩菱

<p class="ql-block">午后的阳光洒在北海公园的团城上,这里的一切都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团城的三宝——白玉佛、渎山大玉海和两棵金代古树,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白玉佛高1.5米,整块白玉雕成,镶嵌着宝石,光绪年间由缅甸引入,左臂的刀痕是八国联军留下的痕迹。渎山大玉海重达3500公斤,是现存最早的巨型玉雕,雕刻精美,曾流落民间,乾隆年间回归团城。两棵金代古树——遮荫侯(油松)和白袍将军(白皮松),树龄超800年,乾隆亲封爵位,见证着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走进团城,一扇古朴的大门映入眼帘,门上方挂着“圆海”牌匾,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门口左侧显示着参观人数以及日期等信息,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到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团城入口处的传统建筑门楼,红色墙壁上装饰着精美的琉璃瓦顶,门口站着几位游客正在交谈或参观。这座门楼装饰华丽,屋脊上彩绘着龙凤图案,两侧柱子上的对联“宰相祠庙入画图”、“苍官斋客结好友”,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团城内的一座传统中式建筑,位于绿树环绕之中,建筑物顶部装饰着精美的琉璃瓦片,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拱门设计使得内部空间更加开阔明亮,游客们在这里驻足观赏,感受着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团城内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子被树木包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其屋顶覆盖着绿色釉面瓷砖,并带有典型的中国古典风格图案,周围环境整洁有序,显示出一种历史沉淀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团城内的一座传统中式建筑,带有绿色琉璃瓦顶和黄色墙壁装饰,建筑物前方有一道铁栅栏围起,并设有石雕护栏。背景中的树木郁郁葱葱,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团城内的一座传统中国建筑风格的大殿矗立于台阶之上,红色墙壁与绿色琉璃瓦相映成趣。两侧摆放着大花盆装饰,门前有几位游客正在拍照或参观。这座大殿就是承光殿,元代称仪天殿,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称为承光阁。大殿呈方形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约三百平方米,建筑设计别致精巧,是北京宫殿中少见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走进承光殿内部,装饰华丽,红色柱子上悬挂着书法作品,墙壁上有精美的雕刻图案。两侧窗户透出柔和光线,中央供奉处摆放着香炉与佛像,让人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承光殿内供奉佛像的位置被精心布置,并悬挂着对联及灯笼等装饰品,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佛像被红色布幔遮挡,上方悬挂着四个圆形图案装饰品,在昏暗灯光下显得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承光殿内供奉的玉佛,高1.5米,整块白玉雕成,镶嵌宝石。光绪年间由缅甸引入,左臂刀痕为八国联军所留。这尊玉佛是团城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团城内的一棵巨大的中国松树,据说种植于金朝时期约800年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旁边有一块红色背景的介绍牌写着“荫侯”,并附有一些关于树木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文字说明。这棵古树与白袍将军(白皮松)一起,成为团城的三宝之一,见证着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团城内的一块展示牌详细介绍了渎山大玉海纹饰的历史与特点,包括其材质、尺寸以及内部结构等信息。渎山大玉海制作于英宗二年(1265),口径周径达两米多,高度近七点五米,全身为浮雕海水、海马、海兽等出没于波涛之中,栩栩如生。清代乾隆十年(1745)发现后被皇帝奉为“心以金鼎之宝置之上之。”玉器年代久远,气势宏伟,为元代稀有的玉石精品。</p> <p class="ql-block">团城内的一块展示板详细记载了乾隆时期对这一重宝“以千金易之”的过程,并附有一幅团城平面图及老照片。这不仅展示了团城的历史变迁,也让人感受到乾隆皇帝对团城文化的重视与保护。</p> <p class="ql-block">古韵与现代的都市奇观。</p> <p class="ql-block">团城的建筑风格独特,城墙内用土夯,外用青砖包砌,墙垣高耸,垛堞整齐。城门上建有城门楼,虽然团城没有防御功能,但它是一座供皇家享乐的迷你版城池。团城内的主要建筑包括 承光殿 、 玉瓮亭 和敬跻堂,这些建筑在保持了传统的对称建筑中杂以园林景物,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南门,午后的阳光洒在城墙上,绿树成荫,远处可见一座塔楼。这里的一切都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让人流连忘返。团城的故事还在继续,等待着更多的人来倾听与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