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旅行(二)-我的团长之和顺古镇

ZZ

<p class="ql-block">这是“椿野咖啡”屋顶拍的腾冲全貌!腾冲当地旅拍摄影师的推荐!非常出片!强烈推荐!</p> <p class="ql-block">600历史的和顺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有着比大理、丽江古城还淳朴安静的氛围,小桥流水、古建星罗棋布,是一座被严重低估的世外桃源小城!</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时朱元璋命“蓝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鹤庆、丽江、金齿(今保山),俱下”。</p><p class="ql-block"> 现在和顺的寸、刘、李、尹、贾数姓祖先就是重庆巴县从军而来,以后军屯和顺。明朝正德年间(1500年左右),和顺称“阳温墩”乡。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游腾冲,记为“河上屯”。</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称为“河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经雅化为和顺沿用至今。清道光二年(1822年)改和顺练。</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和顺乡。1950年后先后设乡、公社、区,1984年又改设乡。</p> <p class="ql-block">“士和”,“民顺”,这是和顺名字的来历。民顺,顺民,之前立碑的词现在听着格外刺耳。</p> <p class="ql-block">和顺的八大姓氏为寸、刘、李、尹、张、赵、杨、钏,均有自己的宗祠可以参观。</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四周火山环抱,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座火山,中为马蹄形盆地,境内最高海拔2091米,最低海拔1490米。年平均气温15℃—17℃,干燥度0.46—0.55,年平均降水量1400—1600毫米,旱、雨两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类型。</p> <p class="ql-block">开车进入古镇时远远拍的,感觉好美。据说现在和顺古镇常驻人口很多都是外地人,呆上2,3年后,晒成同样的肤色,也能讲当地土话,已经变成和顺人了。</p> <p class="ql-block">“椿野咖啡”拍的一组照片,青山灰瓦,甚是和谐!只是感觉太新了…当地降水多,隔段时间都要修缮。但是小镇新人,新房子越来越多,味道就越来越差了…</p> <p class="ql-block">女孩子点一杯咖啡,坐一下午,就为出片!</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第一餐,按照客栈老板的推荐,去了“妈妈的味道”,这是一个网红餐厅。</p> <p class="ql-block">点了当地最有名的“铜锅牛肉”,“柠檬鱼”,“大救驾”,俺俩都觉得一般,环境,氛围都不错。</p> <p class="ql-block">和顺人(腾冲)对酒极其热爱,酒店自己酿的都有十几种,中高度都有,搭配药材,鲜花,菌类,俺尝了几种,不是俺的菜。</p> <p class="ql-block">妈妈的味道离小醉家很近,吃完还早,顺路就过去。</p> <p class="ql-block">团长里面的实景拍摄。小醉,烦了,阿译,死啦死啦又浮现眼前,尤其是烦了躲在这里喵了多次的镜头,小胡同是多么熟悉,温暖。</p> <p class="ql-block">团长里面的小醉,是被哥哥从四川带到禅达的女娃娃,哥哥入缅甸作战就没回来。为了生存只能做妓女。看了团长的都会被小醉深深吸引!从没见过这么干净的女孩子!无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女孩子被伤害!孟烦了在禅达永远有个家可以回!</p> <p class="ql-block">门上被团迷上上下下写满了……</p> <p class="ql-block">最好的最”“喝醉的醉”</p><p class="ql-block">“我们要不要把生米煮成熟饭”</p><p class="ql-block">“我不做了,我跟你说,就是我不做了”</p><p class="ql-block">“我想让事情是他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p><p class="ql-block">“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爱安逸”</p><p class="ql-block">“活人就该有动静,活人就该去打仗”……</p> <p class="ql-block">与子同胞,岂曰无衣!</p> <p class="ql-block">烦了爬进去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上下两张图,可以看到和顺古镇现在和之前的墙壁,街道。但我真的更喜欢破旧的。真的希望和顺不要越来越新!</p> <p class="ql-block">保持原貌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和顺很多客栈都贴着不接待“日本籍”游客点牌子,即使没有贴,所有酒店,客栈也明确表示不接待日本籍游客。</p> <p class="ql-block">小醉“洗衣处”! 烦了等不到小醉,爬进房子,扎了草人!坐吉普回军营的时候才看到小醉! </p> <p class="ql-block">“我去过你们家了,你进门不要害怕!”</p><p class="ql-block">“我不做了!我不做了!”</p><p class="ql-block">俩人谁也没听见对方!</p> <p class="ql-block">俺们住的客栈!老板是湖南人,因为热爱团长,竟然举家搬来和顺镇,开了这家“三生一宅”客栈!老板很热情,好读书,我俩喝了两晚上的茶,聊团长,谈古今!唯一一点,老板几乎只爱“生普”,俺因为不想示弱,第二晚喝的直到凌晨三点才睡…</p> <p class="ql-block">酒店天井!</p> <p class="ql-block">茶室!</p> <p class="ql-block">早餐!</p> <p class="ql-block">尹氏宗祠!这是“审龙文章”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俺就坐在死啦死啦受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张氏祠堂!这是炮灰团从南天门逃回来住进的避难所!川军团兵营!</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时期被征用为“第二十师师部”!门口这里就是团长里炮灰团阻拦“虞师”溃逃的拍摄地点!</p> <p class="ql-block">偶遇的团迷!因为张氏祠堂不开门而愤愤不平!</p> <p class="ql-block">和顺总兵府原为清朝从一品大员振威将军腾越镇总兵张松林的府邸,建于光绪末年。这座府邸在2006年被从腾冲市区迁移至和顺镇,保持了原貌。张松林在光绪九年和十五年两任腾越镇总兵官,官拜从一品高位。他在光二十年五年被慈禧赐“福”“寿”二字以示恩宠。总兵府的建筑风格为清代风格,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搭配青灰色石砖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府邸内的装饰包括宽阔素雅的木房、雕花木质门窗、清淡文雅的匾额等,展现了清代建筑的精美与典雅。此外,总兵府毗邻和顺湿地,远眺青山沃野,近观湿地风光,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这椅子,是真真的张松林坐的,光绪时的老物件,头顶上的题字是慈禧老佛爷真迹!</p> <p class="ql-block">老佛爷福寿!</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大乡村图书馆,1928年南洋华侨捐建。打卡民国风雕花门楼,二楼展柜藏着胡适、熊庆来等名人的手写信件真迹。</p> <p class="ql-block">寸大官私房菜!提前三天订的,和顺乃至腾冲最出名的!预订需要付一半定金,取消不退,菜品不能点,头天准备的!饭店地址提前1个小时才发,挺神秘!有点米其林的感觉!这是老板娘的女儿,突然闯入镜头…</p> <p class="ql-block">饭店其实就是她们已经传了200年的老宅子里。</p> <p class="ql-block">寸是和顺古镇第一大姓!查了一下寸姓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寸[读作cuàn,亦可读作cùn,英译:inch]</p><p class="ql-block">寸姓,中华姓氏之一,寸是一个很古老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但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四百七十三位。现行较罕见姓氏。</p><p class="ql-block">自宋朝以后,爨氏一族中有人确觉自己的姓氏笔划实在太以繁琐,便以简代繁,取近谐音之字改为寸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寸氏族人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腾冲和中缅边境地区,其姓氏读音仍作cuàn,不可读作cùn。</p><p class="ql-block">源于芈姓</p><p class="ql-block">出自汉朝刘氏帝王后裔,属于夷化改姓汉化为氏。在倭奴平安时期(公元794~1191年)的公元815年所编纂的《阪上系图·新撰姓氏录》中,记载有一部分出自“倭汉直家族”或“东汉直家族”的汉朝刘氏皇族后裔的倭奴姓氏。</p> <p class="ql-block">寸大官私房菜一下子改变了我俩对云南菜的印象。食材新鲜,口味清淡,蘑菇土鸡汤,松茸蒸蛋,老挝风味鱼,薄片猪头肉,八宝饭,丝瓜苗都别具风味。</p>

和顺

古镇

腾冲

姓氏

小醉

团长

客栈

总兵

读作

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