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一期介绍了广胜寺上寺的多彩琉璃塔,因为信息量过大,只好分开介绍。这一期介绍一下上寺中的弥陀殿。</p> <p class="ql-block"> 弥陀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因殿内架构采用了许多民间艺术,减柱加移柱造加斜趴梁。被称为“违规”的元代奇特建筑。单檐歇山式琉璃屋顶,正脊左右两端各有一个琉璃鸱吻,而正脊的正中部位按常规应为脊刹,而这里却用到“脊刹花牌”,或称“正脊题字牌”并书“皇帝万岁”。这种形制为数不多是肯定的,但是,是否独一无二不敢妄下定论。</p> <p class="ql-block"> 因为空间受限,补拍一个侧位的弥陀殿全景。</p> <p class="ql-block"> 正脊左侧的琉璃鸱吻,又称吞脊兽。</p> <p class="ql-block"> 正脊右侧的琉璃鸱吻。</p> <p class="ql-block"> 正脊中间双凤环绕,施以“皇帝万岁”的脊刹花牌,实属罕见。彰显了弥陀殿的庄严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是佛教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中间的大佛为明代铜铸的空心阿弥陀佛,高约五米。两边的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元代泥塑像。</p> <p class="ql-block"> 明代信士捐赠的释迦牟尼佛像。</p> <p class="ql-block"> 力空法师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佛像的东面为观世音菩萨,手持净瓶。</p> <p class="ql-block"> 观世音菩萨的坐骑为金毛犼的神兽,也叫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形似狮子,但头上有两个角。</p> <p class="ql-block"> 佛像的西侧为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p> <p class="ql-block"> 大势至菩萨的坐骑在佛教经典中常见的为“大白猪”,象征精进修行。弥陀殿用到了麒麟。</p> <p class="ql-block"> 殿内尚存的部分壁画。原大殿内四壁皆有明代壁画,清末时墙壁受损,壁画表面被糊上一层泥皮。在后期的维修中,因铲除墙皮,壁画又被重新发现。只是所剩无几。</p> <p class="ql-block"> 弥陀殿顶部的横梁上写有:大清雍正十三年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殿屋顶结构,采用了“彻上露明造”。具体的细节看得一清二楚,但是不懂古建筑的人,还是难以看出门道来。</p> <p class="ql-block"> 这些柜子就是当年存放国宝《赵城金藏》的地方。当年玄奘从西天取回来的梵文经文被翻译成汉字范本,就是《大藏经》。北宋之前的藏经都是手抄本,而这部是金国时期,在临汾刻印的中国第一部墨刻板的《大藏经》,全世界独一无二。是1933年在这个藏经柜里发现的,顿时引起国内外的巨大轰动。当时国内正处于抗战时期,小鬼子便找上门来,出钱购买不成,便动用军队来抢。几经周折,最终被藏在废弃的煤窑里,才算躲过一劫。现在已被存放在国家图书馆,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一同被列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弥陀殿以其古朴、典雅、庄重、朴实无华的身姿,以与众不同的设计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匠心独具、推陈出新、别具一格、不受约束、博采众长,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真正发挥出匠人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让古建筑在中华大地上成为一座座璀璨的明珠。元代古建筑在山西虽不只此一例,若论历史价值,还是弥足珍贵的。无论在文保和学术研究中都存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摄影器材:apple iPhone 13pro max</p><p class="ql-block"> apple iPhone 16 pro max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