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无题(通韵)</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玉饰金妆半座城,碧虚松柏醉晴空。</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深山百岁无人问,闹市扎根有响名。</font></b></div></h1> 好大一片山,那是洪山;好大一棵树,那是“百子松”;好大一个店,那是福朋喜来登酒店。<br> 好长时间不曾走过,这次偶过,竟然发现多了好多景致!特别是有“棵”树好扎眼!<br> 只是因为铁皮围栏守护着,咱难以看到庐山真面目。<br> 今日又得闲,洪山集走一遭。一想,那棵树的警戒不知解除了没有?<br> 好奇招惹人。本来就是骑车闲逛,多走几步路就当作是加强体育锻炼了。<br> 还别说,这次是大开眼界。<br> 酒店已经进入内装修阶段,外围的栅栏基本拆除。进出酒店的路也已开放。虽然周围还显得有些凌乱,但已经能够看得出这酒店,规模挺大的。<br> 咱的目的不是逛酒店,看树去!<br> 虽然门洞大开,但咱也是小心了又小心,唯恐遇到保安之类的人物问这问那的,平添许多不安,甚至是惊慌。<br> 怪就怪咱手中的照相机,总是让人家误会。记者暗访、取证偷拍……本来的好名词,这么一调侃就变了味儿。<br> 咱不是矫情。有一次到一处地方拍照,呼啦一下子来了二十多个人,表情绝对是如临大敌——人家以为咱是私访的。左解释右解释的,幸好那群人里有熟悉的,算是一场虚惊。<br> 今日幸运,没有人打搅。但总感到些许的遗憾,没有了人物的照片,都是些地标,缺乏活性与灵动。<br> 这树就植在一十字路口处,过往的车辆与人流不可说是不多,但是驻足观看的并不多。这儿的人们已是熟知?只能这么理解了。<br> 巨树,暂且就叫巨树吧!紧挨着将军路的人行道。硕大的台基是圆形的,一圈大理石纹样手牵手围护着。下面还有一道环水。典雅而精致。<br> 仔细看这巨树,才发现是有着许许多多的独立的干体在某种力量的促使下,围绕在一起。如果是许多松柏的集合体的话,那该要有多少棵呢?<br> 真是不好数。一棵有一棵的姿势与外观,用千姿百态来比喻一点也不过分。即使是你把外层数过了,但内里有多少,那可就是未知数了。我只好叫他“百子松”了。斑驳里写满沧桑,浓绿里昭示新生。管他呢,只要有雄伟与健硕、苍劲与墨绿、蓬勃与向上,就足够了。<br> 他们已经等待了好多好多年,终于走出深山,来到闹市,可以作为画屏、旌旗、号召成为城市的一部分。<br> 正门不在“百子松”这儿,需要向西几百米。没有显赫的大门。是还没有建,还是根本就没有,不得而知。一路上,依然见到其他松树的伟岸。三棵一环,五棵一行,使得“百子松”并不孤单。<br> 来到进口处,迎面是植在假山上的一对松柏。一棵做弯腰鞠躬状,一棵在指示进店的方向……右转,就可看到在正道两边的假山上的松柏,她们头顶这头,手拉着手,撑起蔽天的华盖,唱着动听的歌声,狂欢着热烈的舞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不就是典型的“迎客松”吗?<br> 在院子里,突然地发现,“百子松”下,大理石栏杆围成的是一个平台,在东北方有着一个同样是大理石的精美的台阶。真想到树下实地走一遭,触摸一下伟岸的身躯,嗅闻那独有的松香。因为未完工,不敢造次,咱没敢登台。<br> 四处望,还有着各种松植,大盆里的更是茁壮,郁郁葱葱的松针似乎能滴下油来。<br> 还有假山陪衬,小亭点缀。就是一切的闲地,匠人们也如绣花般种上了花草。可谓是匠心独运啊!<br> 假以时日,酒店开张,必将会为旅游观光者提供饮食住宿之便,说不定还会成为一处不错的游览景点呢。 摄影、文字、编辑:张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