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一小长假,随友人自驾到四川乐山大渡河金口河大峡谷。由此才触及大瓦山,被大山里一座无人张望的墓碑上“十”感动。</p> <p class="ql-block">当晚宿大瓦山农家乐。宿地海拔约2800。</p> <p class="ql-block">大瓦山最高处海拔约4200。其地质结构与曾经的火山喷发有关。山体陡峭垂直,由一层层黑色火山石间以灰白色石灰石重叠,状如“瓦片”(自已凭空想象)。</p> <p class="ql-block">火山石片上甚至有植物,虫体印迹(化石),弯腰胡乱找寻,当然无果。也许人迹稀少之处可觅得。</p> <p class="ql-block">大山里已修有公路。路旁的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尽管当地旅游开发,网红金河口大峡谷延伸至大瓦山,仍可体验到大瓦山之山高行路难,落后闭塞,贫穷艰辛。</p> <p class="ql-block">农家乐的烤洋芋。</p> <p class="ql-block">独自转山偶遇种菜老妇人。屋旁游人的私家车。</p> <p class="ql-block">独守着婆家的百年老屋。尽管破旧,却也有电灯电话。政府和老人保险每月有300余元生活费,足已。住山下的女儿女婿外孙女会定期带来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堵在大山深处,偶而一瞥见到路旁这无任何标识的墓冢有西式元素,好突兀!</p> <p class="ql-block">询问年长村民。告之约清代大山里来了位法国传教士叫“汪波”神父(应是中文名)。影响当地不少人信奉西方教(天主教?),附近原有座教堂,现正准备重建。</p> <p class="ql-block">不由联想到贵州大山深处的“石门坎”(云贵川交界苗族群居地)。</p> <p class="ql-block">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来到石门坎传教。以拉丁文为基础,创立苗文,结束苗族无文字的历史。开办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开创男女同校先河。且是最早的双语教学。引入足球,建起贵卅第一个足球场。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足球队有石门坎队员参与。</p><p class="ql-block"> 柏格理因医治伤寒苗民被感染而亡,千人送行。享年51岁。</p> <p class="ql-block">人竟宿于石门,神将赐以木铎。</p> <p class="ql-block">曾在云贵某地一穷乡僻壤见到天主教堂;20年前也曾知某一面之交的出身在美的华裔青年到我国西南某山区服务半年,生活异常艰苦;近年我在美一同学曾到亚卅某国传教,条件恶劣。是工作?是信仰?是善良?是付出?甚至生命!还是</p><p class="ql-block">当年南京出租司机聊及教会医院的文化侵略?</p><p class="ql-block"> 本人并非教徒,仅是感动而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