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一)2016年7月24日(周日)</b></p><p class="ql-block"><b> (1)启程:从洛杉矶国际机场起飞,抵达拉斯维加斯</b></p><p class="ql-block"> 清晨,美西笼罩在35℃ 夏日闷热的薄雾中,刘导游的中巴车载着我们告别了圣贝纳迪诺小镇,行驶在通往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公路上,今天我们将搭乘美西南航空的班机飞向美东地区的大瀑布。据刘导游介绍,从洛杉矶飞抵美东大瀑布的直线距离3500多公里,与上海飞乌鲁木齐的距离大致相当。</p> <p class="ql-block"> 上午 9:20分中巴车到达了机场停车场,韩领队携队友们感谢、道别了辛苦陪伴我们度过了五天愉快的美西旅游时光的热情精干的刘导游。穿过机场航站楼通过了一系列的严格安检,我们乘坐的西南航空班机于 11:00 准时起飞。别了!好莱坞,迪士尼,大峡谷!飞机掠过天使之城的休闲娱乐胜地和美西广阔的自然景观地带,奔向美国东部!</p> 美国旅游示意图(中文版) <p class="ql-block"><b>(2)转机:从拉斯维加斯麦卡伦国际机场转机继续美东的航程</b></p><p class="ql-block"><b> </b>飞机运行了1个多小时后,于12:15 分到达了拉斯维加斯麦卡伦国际机场。由于西南航空班机不提供机上餐食,队友们在办理完转机、候机手续后,都急忙去找餐厅午餐。我与老伴在候机室旁边的一个咖啡简餐厅,花了30美元午餐后,紧接着就陪老伴去找吸烟室。循着英文的指示标牌,转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了一个门楣上标注“BARNEYS Lounge SMOKING”(巴尼吸烟休息室)的房间,里面站、坐着几位不同肤色的烟民,在排气扇的轰鸣声中,正吞云吐雾地享受着各自的惬意时光。按照预定的登机时间,我俩按时回到了团队候机室。</p> <p class="ql-block"><b>(3)到达:午夜飞机抵达布法罗尼亚加拉国际机场</b></p><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多,我们在拉斯维加斯麦卡伦国际机场转机起飞。我们乘坐的飞机运行了5个多小时后,于晚上(美西部时间8点多)美国东部时间午夜11点多(时差3小时),降落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纽约州的布法罗市尼亚加拉国际机场。播音员告知此刻机场的地面温度为12℃,队友们将带来的厚衣服套在身上走出机仓,冷风扑面而来。与早上还是夏季高温酷暑的美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里完全是另一个季节!当地导游小周,一位戴着近视眼镜、中等身材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将我们迎上了他的开着暖气的中巴车。他一面开车,一面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跨越美加边界世界上最壮观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形成、规模及看点。尼亚加拉大瀑布起源于尼亚加拉河,形成于1.2万年之前,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它与位于南美洲的伊瓜苏大瀑布和位于非洲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大瀑布之一。1812 年的美加战争后确定了尼亚加拉河为两国共有,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从那时起,两国在瀑布两侧就各建了一座“尼亚加拉瀑布城”,一个隶属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另一个隶属于美国的纽约州,两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桥”连接,“彩虹桥”中央同时飘扬着美国和加拿大的两国国旗。“尼亚加拉”在原住民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也称“雷声之水”,印第安人认为瀑布的轰鸣是雷神说话的声音,将瀑布发出的酷似打雷的声响,称为“雷声之水”。尼亚加拉大瀑布由3部分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马蹄瀑布、美国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最大的马蹄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美国瀑布与新娘面纱瀑布均在美国境内。事实上,在美国境内的陆地上看到的只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侧面,而在加拿大陆地上,可以一览尼亚加拉瀑布的全貌,但是乘坐“雾中少女号”游船进行深度游览,就可以同时观摩、体验尼亚加拉大瀑布3部分的壮丽奇观!“雾中少女号”游船历史悠久,自1846年开始运行至今,是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标志性游船项目,分别在美国和加拿大两侧码头运营。乘坐“雾中少女号”游船是感受大瀑布震撼力量的经典方式。区别在于游客穿着的防水雨衣的颜色不同,美国一侧的游客着装蓝色雨衣,而加拿大一侧的游客穿的是红色雨衣。</p> <p class="ql-block"> 最后小周导游还强调了明天团队游览大瀑布的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等。中巴车行驶了大约30分钟,来到了美国区的“尼亚加拉瀑布城”的一家印度人开的二层小楼的汽车旅店。小周导游接过操着印度口音英语的中年汉子递过来的一盒门禁卡,分发给队友们,今夜我们就在这里住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b>(二)2016年7月25日(周一)</b></p><p class="ql-block"><b>(1)雨瀑交响曲:游览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自然启示与心灵震颤</b></p><p class="ql-block"><b>【1】 晨光未现,雨声先至</b></p><p class="ql-block"><b> </b>清晨5时,我在雨打玻璃的敲击声中醒来,透过窗帘缝隙目视窗外,尼亚加拉瀑布城笼罩在一片滂沱之中。12℃的气温让七月底的夏日异常地清冷,好在旅店的空调还供着微弱的暖气,我与老伴入住的一层标准间里还维持着 20℃ 的室温。透过雾气蒙蒙的玻璃窗望向路灯下如注的路面,我思忖着上午还能否按计划游览大瀑布。“这里雨来得快,走的也快!”早餐厅里,有着丰富的领队经验的小韩姑娘乐观地宣布游览计划不变。 队友们匆匆咽下带着咖喱味的早餐,各自回房收拾好东西,风雨交加中登上了小周导游的中巴车。15分钟的路程,和着雨水敲打车顶、车窗的声音一路行进,大自然热情地为我们奏响了大瀑布奇观的序曲!</p> <p class="ql-block"><b>【2】乘坐“雾中少女号”游船的震撼之旅</b></p><p class="ql-block"> 上午 9:30分我们来到了瀑布生态公园的游船码头,伴随着由远而近“雷神之水”的轰鸣声,乳白色的“雾中少女号”游船的轮廓在码头的雨幕中逐渐清晰起来,我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世界最壮观的跨国大瀑布的面前!风雨中,我们穿上遮风挡雨的蓝色标配游船服排队候船,队友们的雨衣在风中猎猎作响,我们十三个队友活像一群不安分的“蓝精灵”,即将踏入某个神秘的水世界!上午10时,当我们登上“雾中少女号”游船的瞬间雨势竟奇迹般地减弱了,韩领队调侃地说这是尼亚加拉给予我们友好的见面礼!当我们乘坐的“雾中少女号”游船载着一船的“蓝精灵”缓缓驶离码头时,发动机的轰鸣声被越来越响的“雷神之水”的轰鸣声吞没,我明白了为什么原住民称之为“雷声之水”了!随着距离的靠近,瀑布从一幅远观的壮丽风景画,突变成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庞然巨兽张牙舞爪地向靠近的游船张扬着个性挥洒着水雾!美国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首先闯入我们的视野,它们和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像两幅巨大的白色幕帘从56米的高空倾泻而下!但真正令人窒息的景象还在后面,当游船驶向加拿大区域巨大的马蹄瀑布时,我瞬间失去了语言能力!每分钟400万立方英尺的水量从57米的高空凶神恶煞地砸向谷底,激起了上百米高的雾气腾空而起,瞬间形成了一片移动的云雾遮天蔽日!游船在这片云雾中颤抖、颠簸、旋转,仿佛随时会被吞噬。老伴紧握着我的胳膊,我下意识地攥紧了防水相机包。冰凉的雾珠披头扑面而来,尽管穿着雨衣,头发、脸庞、每一寸裸露的皮肤都迅速被湿透。这不是普通的湿润,而是一种渗透——尼亚加拉的水分子似乎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它们能穿过衣物,钻入毛孔,直达心脾!我刚要张开嘴惊呼,却被灌了一口瀑布水,咸涩中带着奇异的清甜。眼里也涌进了水,眼结膜涩得生疼,我的视线与意识瞬间都模糊在了这片水雾迷宫中……</p> <p class="ql-block"><b>【3】雨住天晴惊现彩虹的壮美奇观。</b></p><p class="ql-block"> 当游船开始返航时,雨完全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瀑布上方画出一道完美的彩虹。这道彩虹不像平日所见那般含蓄,它鲜艳得几乎刺眼,一端落在美国境内,一端伸向加拿大,恰如这座跨国瀑布本身的象征。我们在彩虹桥上漫步观瀑布急流。队友们在彩虹桥上驻足拍照,桥上不同语言的惊叹声此起彼伏,与瀑布、彩虹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b>【4】在大瀑布生态公园里与小松鼠逗趣。</b></p><p class="ql-block"><b> </b>大瀑布生态公园,被雨水洗过的松树散发着清香。几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孩童般地在草坪树干上嬉戏玩耍,在游客脚边转悠,黑亮的眼睛盯着游客手中的零食。我蹲下来与一只特别大胆的松鼠对视,它突然跳上我的膝盖,前爪搭在我手心,那一刻,人与野生动物之间没有任何恐惧与戒备,只有纯粹的好奇与信任。这种体验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早已绝迹,却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生态公园中自然重现。</p> <p class="ql-block"><b>【5】在大瀑布生态公园倚栏观瀑,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b></p><p class="ql-block"><b> </b>站在公园栏杆旁,目光投向远方自上而下地欣赏远处雷鸣般的日夜奔腾不息的瀑布群,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在船上近距离感受的震撼,只是这瀑布群1.2万年生命中之一瞬。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至1.2万年前的冰川时期。据考证大瀑布每年后退约1米,按照这个速度,大约5万年后它将完全消失。这种时空尺度虽然令人眩晕,但是作为一位活不过百年的人类个体,能够在这个特定的时刻与它相遇,足以证明我们是何其幸运!</p> <p class="ql-block"><b>(2)告别大瀑布,团队乘坐中巴车向华盛顿进发。</b></p><p class="ql-block"><b> </b>午餐后,下午 1 点多,小周导游的中巴车载着我们向着华盛顿行驶,晴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气温快速上升。车窗外,瀑布的轰鸣声已然远去,但那种震撼仍在我的内心深处回荡。在驶向华盛顿6个小时的车程中,小周导游介绍着美国首都的概况,而我的思绪却停留在上午的经历中,试图用语言固化那些转瞬即逝的感受。傍晚七点多,当满天瑰丽的晚霞将华盛顿郊区的汽车旅馆渲染成玫红色时,我忽然明白:尼亚加拉大瀑布之所以震撼,不仅因为它的宏大规模,更因为它展现了自然界中最原始的力量与磅礴气势,那种不加修饰、不受控制迸发出的野性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回望这一天,从晨雨到彩虹,从震耳欲聋的瀑布到安静觅食的松鼠,尼亚加拉给了我们一场全方位的感官盛宴。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人类在自然力面前的渺小——在这个试图征服一切的时代,偶尔体验一下被自然力量彻底压倒的感觉,反而能让心灵获得某种奇特的平静与释然。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游览尼亚加拉瀑布后的感慨是:自己“像是腾空飞起,进入天堂”,他认为尼亚加拉瀑布,“优美华丽,深深刻上了自己的心田;铭记着,永不磨灭,永不迁移……永远,永远。”熄灯前,我在日记的后记中补充了一句:“今日,我被瀑布打湿的不只是身体,还有灵魂。”窗外,华盛顿郊区的夜空繁星点点,而我的耳畔,依然回响着尼亚加拉永不停歇的雷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b>2025年5月24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于北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