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秘的三星堆(四)古蜀人生活的密码——陶器

郝霞客

昵称:郝霞客 美篇号:476076163 <h1>  </h1> <h1>  三星堆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器物就是陶器,体现了古蜀国人日常的生活形态,是解读古蜀人生活的密码。</h1> <h1>  其制作原料为本地泥土,制作方式有手制和轮制,轮制又分慢轮加工和快轮加工。</h1> <h1> 三星堆陶器,主要有盛贮器、食器、酒器、炊器,器型以平底罐、尖底罐、鸟头把勺、子母口壶、高柄豆、三足炊器等多种用途,满足古蜀人日常生活基本需求,也最具当时的地方特色。</h1> <h1>  陶器表面纹饰简单,有绳纹、网格纹、方格纹、菱形纹、圆圈纹、附加堆纹、米粒纹等附加纹饰。部分陶器盖钮、耳等装饰动物形象。夸张的造型和独特设计在同期其他文化中少见,体现古蜀文化独特风格。</h1> <h1>  与中原同期彩陶相比,制作工艺相对粗糙,纹路简单不规则,无过多修饰和华丽色彩,风格朴实。</h1> <h1>  当时古蜀人陶器生产的规模化(轮制技术普及)和标准化,暗示了当时已存在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和社会组织,为探讨古蜀早期的国家形成提供了物质文化证据。<b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三足炊器</h1> <h1>  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年——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盉</h1> <h1>  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年——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尊形器</h1> <h1>  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年——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盉</h1> <h1>  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年——前1100年,三星堆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尊形器</h1> <h1>  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1984年三星堆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高柄豆形器</h1> <h1> 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年——前1100年,三星堆遗址采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高柄豆形器</h1> <h1>  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1980年三星堆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圆足钵</h1> <h1>  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年——前900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平底罐<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高领瓮</h1> <h1>  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9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平底罐</h1> <h1>  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年——前1100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圆足罐</h1> <h1>  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前900年,1984年西泉坎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盉</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尖底盏</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商代后期,公元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盉</h1> <h1> 商代后期,公元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盉</h1> <h1> 商末到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年——前9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盉</h1> <h1>  商末到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年—前900年,2013年真武宫城墙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盉、陶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瓶(左) 陶盉(右)</h1> <h1>  商末到西周前期,公元前110——前900年,2013年真武宫城墙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盉(左) 陶瓶(右)</h1> <h1>  商末到西周前期,公元前110——前900年,2013年真武宫城墙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罐形鼎</h1><div><br></div> <h1>  商末到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年—前900年,1999年年月亮湾城墙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子母壶(左) 陶瓶(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子母口壶</h1> <h1>  商末到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年——前900年,2000年月亮湾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直口鼓腹罐</h1> <h1>  商代后期,公元1300年——前1100年,1999年月亮湾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小平底罐</h1> <h1>  商代后期,公元1300年——前1100年,1999年月亮湾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器座</h1> <h1>  商代后期,公元前1250年——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小平底盘</h1> <h1>  商末到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年____前900年,2000年月亮湾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敛口圆足瓮(中)</h1> <h1>  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年——1300年,200年月亮湾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尊形器(左))陶平底罐(右)</h1> <h1>  陶小平底罐是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年——前1100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瓦</h1> <h1>  商代后期,公元1300年——前1100年,1984年三星堆出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陶鸟头勺把</h1> <h1>  商代后期,公元1300——前1100年,2000年月亮湾出土。</h1> <h1>  陶器作为日常使用最广泛的器物,其器型直接反映了古蜀人的饮食结构及家庭分工,制作方法的不同,印证了当时手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发展的程度。</h1> <h1>  三星堆的陶器是地域文化独特性的代表:区别于中原地区以鬲、鼎为主的陶器体系,三星堆陶器中的尖底器、鸟头勺等造型,构成了古蜀文化的鲜明标识,展示了长江上游文明的突出特征。</h1> <h1>  三星堆陶器不仅是实用的生活器具,更是解码古蜀文明的 “活化石”—— 它既承载着古蜀人的日常烟火,也铭刻着一个神秘王国的精神信仰与社会逻辑,为理解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h1> <h1>二楼通往一楼的螺旋形楼梯</h1> <h1>博物馆通往大门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星堆博物馆俯视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星堆博物馆大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以上两图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h3> <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0月19日摄于三星堆动物馆</h1> <h1><br></h1> <h1><br></h1> <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