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懒癌晚期,拖延症越来越重了,看着草稿箱里的照片,竟然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历史,唉,少年人的发呆,转眼是一个下午;中年人的发呆,转眼是一个多月,日子不经过啊。。</p><p class="ql-block"> 重温短暂旅程,带你走进成年人的逛吃世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游临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汶卫津梁往事鸿,鳌矶已没万楼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钞关熙攘归何处?巷尾街头百味中。</b></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中年人的烦恼是无力感和恐惧感,其实人到中年,经历的多了,会感觉世界开始时不时地透着那么点儿淡淡的恶意,仿佛小时候掀开角落里的地窖时,那种尘封的冷寂和朽败,让你心跳恐惧以及厌恶,却又无可抗拒。。。因此,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失为重新回到阳光下的好办法。</p><p class="ql-block"> 出发的理由千千万,出发的起点只有一个——威海站。2025年4月12日一大早,小伙伴们从威海出发,坐高铁经近四个小时到达聊城西。</p> 做为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本次的目的地也是非常小众的,甚至说有些随意。无论第一天的临清,还是第二天的九如山和灵岩寺,知名度都不高,也很少有旅行社推荐。之所以山顶哥一招呼,短时间就有这么多小伙伴响应,一是相互间的信任,再就是如水下憋久了的鱼,迫不及待地要浮出水面吐泡泡,主打一个去哪儿不重要,走出去才重要,干就完了。 临清是真正的临时起意,本来打算的是逛聊城市区东昌湖的,结果出发前两天大米同学的本地同事推荐临清。子曾经曰过,六十而耳顺。吾等虽差几岁,可也知道天命已不在我,耳朵于是也开始有些顺意了,那就听劝,去临清吧! 第一站:临清钞关<div> 临清钞关位于山东省临清市老城区明代会通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沿岸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遗址。<br></div> 临清钞关历史可追溯至明宣德四年(1429 年),最初为征收船税而设,宣德十年(1435 年)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接管理,下设五处分关,管辖卫河、运河 375 里水路口岸。万历年间,临清钞关年征收税银达八万三千余两,占全国课税额的四分之一,远超其他钞关,甚至超过山东省全年税收,居八大钞关之首,所以有“天下第一关”之誉。 临清是典型的运河商埠文化,明清时期,临清因运河漕运成为 “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 的商业都会,现在百度介绍临清有“小天津”的说法,感觉是小瞧了临清,它开埠应该要远早于天津。只是后来改漕为海,漕运衰落,作为运河商埠,临清渐渐从喧嚣归于清冷,再因于近代济南大都市圈的虹吸,更是如美人迟暮,冷镜孤窗,将自己隔绝于繁华之外了。一座城的传奇,一部运河商埠的史诗,多少商战官斗,黑道白道,家族兴衰,爱恨情仇,小人物大人物的故事....,思之不觉令人陶醉。 天气预报山东有大风,景区关闭,谢绝参观——你不都是院落建筑么,怕什么风呢?莫名其妙。。。 只能在钞关外走一走逛一逛了 大淼回国休假还不忘参加活动,必须赞 财税不分家,靓丽的老本行 是什么让我笑口常开? 钱里钱外的拉扯 临清位于鲁西北,地居神京之臂,势扼九省之喉,是连接华北平原和江南地区的关键通道,战略地位和交通地位极其重要。临清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交汇处,北及北京,西抵洛阳,南达杭州,是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使得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在此停靠、中转,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div> 临清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各地的商品在此汇聚、交易,再运往其他地区。江南的丝绸、茶叶、瓷器,北方的棉花、皮毛、粮食等都在临清进行大规模的交易,形成了庞大的商品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商人、商贩前来经营。<br></div> 吃在临清<div> 临清的传统小吃有六七十种,饮食文化南北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美食风格,如临清清真八大碗、八宝布袋鸡、进京腐乳、运河什香面等,这些美食不仅是当地居民的日常美食,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成为了临清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r></div>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中国红 网红风格无处不在 运河畔 运河,数百年数百万漕工的衣食所系,现在只是一座小城的内河了。 钞关简介 鳌头矶<div> 鳌头矶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 年),原为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交汇处的一座石坝,后因风水极佳,始建宗教建筑 “弘芸庵”,逐渐成为建筑群。</div> 顶哥要独占鳌头 鳌头矶建筑群布局严谨,玲珑幽静,院内竹影婆娑,照壁刻石相映成趣。现存古建筑一组,周围楼阁环合,北殿 3 间,称 “甘棠祠”(俗称 “李公祠”);南楼 3 间,名 “登瀛楼”(俗称 “望河楼”);西殿 3 间,曰 “吕祖堂”;东楼 3 间,谓 “观音阁”。 鳌矶凝秀<div> 背景牌楼题有“鳌矶凝秀”四字,AI搜了下,大概是此处北侧原有元代运河自问津桥入卫,明代又开挖运河南支,经大众公园,由头闸口入卫,西面有卫河,形成了一个四面环水之地。明代正德年间在此叠石为坝,状如鳌头,元代运河之临清、会通二闸及明运河南板、新开二闸分左右如鳌足,后有广济桥如鳌尾,知州马纶题名曰 “鳌头矶”,“鳌矶凝秀” 由此而来。</div><div> 问津桥,又名“临清闸”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临清闸始建,是会通河入卫河端始船闸,与会通闸、隘船闸三位一体,管控漕输《元史》称“运环闸”。</div><div> 当然,现在的鳌头矶已身处闹市,望河楼上已经只见高楼不见鳌头了。</div> 大家都要独占鳌头 鳌头矶的吉祥寓意适合学子打卡 童心 这种滑刺溜可是小时候的最爱,唯一的缺点费衣服,所以被家长发现是要挨揍滴。 眉飞色舞 四浪的快乐小火车 脱轨了 看靓丽旁观的眼神 滑刺溜的吸引力之大,以至于晚饭后再次经过这里时他们又玩了很久。。。 飞天 宛园 汶卫津梁 宛园位于山东省临清市西北隅,西依京杭运河,是一座融合江南园林风格与北方建筑特色的苏式文化景观园林,由当地企业三和纺织集团投资建造,始建于 1999 年,2021 年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并在 2024 年荣获 “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称。 宛园实际上是三和纺织老板宛秋生的私家园林,做为私家园林来讲,还是颇为讲究的,很有点荟萃名园的味道。 入口有季羡林、沈鹏等名家题字 还是请专业导游讲解一下 招财狮子还是貔貅?忘了小韩导游咋介绍的了。 俺也招财,何厚此薄彼呢 步步生花还是步步有钱花?忘了。。 孔雀园外的奇石,海蛎子要搬家去么。。 树也想搬家去 四位当家奶奶 顶哥表情包 明清家具宽大的座椅坐着就是舒服啊 乐奏箫韶 小时候令人昏昏欲睡的咿咿呀呀,今天却让我们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运河上的桨声消失了,但很多东西却成为人文传承沉淀进了我们的生活。 宛园的每一个院落,每一处门廊都颇具内涵和意境 但,人无疑是最美的风景 江山美人图 季羡林的字“壶中天地曲径通幽” 宛园与运河水系相通,得天独厚 黑天鹅 曲水连廊 绿漪 二汤 揽月 泼墨挥毫 记得树同学的弹奏还是成调滴。。 有时间的话穿汉服在这里拍一组古装写真应该不错 有水则不俗,不得不说,宛园做为一处新建的私人园林,还是深得中式园林的雅致唯美韵味的。 三和桥<div> 当时还在想是哪三和,原来是投资方三和纺织集团。</div> 宛园很大,我们时间有限,走马观花转了一圈,算是到此一游地打了个卡。总的印象,做为山寨版的苏州园林,路过临清,来这儿转转还是不错的,专门来此,大可不必。 晚上找了家本地店,各种特色菜点了一大桌,总的讲还不错,却也没有惊艳的感觉,量也没有想象中的实惠,可能是功课没做足,象烧麦、托板豆腐等肯定都有相应的特色店,我们想在一家店吃遍所有肯定是做不到的。。<div> 美食是临清的特色之一,独特的商埠文化汇聚了天南海北的各种风味,形成了独特的临清饮食文化,繁华的往昔亦可在这百味小吃中窥见一角,同时,这也是这两年最推崇的烟火气。但估计想尝遍地道的临清美食,需要静下心在临清多住几天才行。</div><div> 晚饭后宿临清,早五点多逛考棚街吃早餐。</div> 考棚街是临清最具特色的老街之一,被列入临清重点保护的古城街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修缮这条古街,包括对文物古迹的维护、老街民宅的修复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等,以保留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考棚街前身为 “工部营缮分司”,建于明永乐初年,是明代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专门督理烧造、解运临清贡砖,为修建北京故宫、明代长城、十三陵等皇家宫殿、军事工程、园林、陵寝等提供贡砖。<br> 清代顺治十八年(1661)裁撤工部营缮分司,此地改为清源书院。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临清为直隶州,在此地改设考棚,设置考院,成为四县(临清为直隶州,辖领夏津、武城、邱县三县)生童应试之所,因此更名为考棚街。<br> 自民国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以来,此处一直是临清的学府所在地,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曾设于此。 小时寻常见 一条老街,布局类似集贸市场周边,浓浓的市井味儿。 临清有全国十大清真寺之一的清 真寺,考棚街上最气派的建筑除了学校就是基+督教会,联想义和+团起源就是旁边的冠县,可以想见做为曾经的商贸中心,传教士们对信众的争夺何等地兢兢业业阴谋阳谋啊。。。 小吃太多不知道怎么选了 可能比较早的原因,早餐店的客人不是太多。但可以看出来,本地人还是有外面吃早餐的习惯,这一点和胶东自己做早饭的传统是不一样的,应该是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差异。 大家随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店,我们买了粗粮煎饼,和顶哥一样,点了阳春面,不得不说,面很筋道,汤很浓很鲜。我们这还是随便选的小店,小处见大,吃在临清还是名不虚传的。 梧桐树下谁家娘子 这么早大爷就出摊了 晚上就回威海,顺便买点香椿 分而食之——品种太多,肚子不够啊 考棚街留念 早餐后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九如山——九如是哪九如呢?《诗经・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br><br> “九如山” 作为地名,是取 “九如” 之吉祥意,结合自然山水的灵秀,暗合 “如山如阜”“如川之方至” 等自然意象,赋予了景区 “福山寿水” 的文化内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题九如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池九落瀑接潭,始有历城七二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岱岳清灵何处隐?原来半在此峰峦。</b></p><p class="ql-block"> 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西营街道葫芦峪村,东临章丘区,南接莱芜区和泰安市,地处泰山北麓,泉城之巅,距济南市区约 40 公里。</p> 九如山群山连绵,峰峦层叠,俏石嶙峋,卓异多姿,海拔超过 800 米的山峰共有 36 座,隆起成高巅峭壁,跌落为深壑幽谷,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峡谷、山峰、森林等地貌特征。 山顶哥20年花18块钱办了会员,终身免票,赚大发了。。。 九如山是泉城泉水源头之一,一入景区,但见水虽不大,却也淙淙;山虽不高,却也谷幽峰秀。 潭水清澈见底 清水丽人影 九如山的瀑布群是其标志性景观,水流自天池起,经过多级跌落,最终汇入螣蛇潭,沿途形成数十处瀑布,各具特色,知名的号称九瀑,高悬的瀑布穿过峡谷,层叠九落,从天池一直流泻到螣蛇潭,悬挂数十处,展示千百态,水势汹涌,十分壮观。<div> 当然以上是景区的介绍,就我们所见,虽没有介绍的夸张,在枯水期的北方四月,也很惊艳了。</div> 抓到鹰的镜头不容易 看顶哥的蛇杖 人面桃花相映红 山泉成瀑,瀑落成潭,潭潭相连,虽无名山大川的雄伟壮观,却不失如小家碧玉般的宁静与雅致。 景区的实木栈道据说有十公里 一树梨花 这根大棍顶哥想抗回威海。。 这是第几潭不知道 据介绍,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水源丰富,瀑布落入潭中,并相互连通,最终形成八个相连的水潭,该区域全年保持较高水位,不受季节性变化影响。 潭水清澈,空气清新,反应到镜头就是往常在高原才见的清晰锐丽。 大淼在水一方 宛在水中央 靓丽背影 画中游 抢拍 顶哥的蛇杖太占镜头 三哥好像时刻准备去战斗 桃花刚刚好 山不在高,有人则仙 春阳暖暖,草木清香,这样的山间漫步,现在回想,满是惬意。 部分区域还是比较陡峭 北方的春天普遍还是短,济南这边花开比威海还要早半个月呢,但其实树还是没有全绿。 据说九如山最美的是秋天 这里是摆渡车站点,好像有民宿和各种体验馆。其实,个人觉得取消门票,将九如山打造成一个休闲户外小镇可能更好。 摆渡车站点再往上的栈道有点失修 ,除我们外基本没有人了。 我们是从对面的栈道过来的 栈道下面可以看到当天浇筑冰瀑的遗迹,看规模应该挺壮观。 进山了 可能游客少的原因,经营的商户杂物零乱,很久没人的样子。 山道旁开垦的小园里倒是花开正艳 跟我和三哥一样,这哥俩也五十多年发小了 这地应该是有人在管理 有提示牌游人止步,我们试着前行 上行不多久,有看护的人阻止,看来无法登顶了 合影 下山 桃枝横斜,花开肆意;青石迢迢,杖声轻扬。而今思来,犹有回响。 上课 喜欢这样的青石路多过木栈道 山间休闲小屋 路旁的小竹林里发现一挂秋千 梦里的秋千,少女的心 春意入水 春色撩人 终信桃源在人间 九如山水俱佳,可惜却故事啊 感觉我们象从树上走下来 江湖烟雨,侠妹就此别过。。。 告别九如山 比一比,谁更象读书人 小丽动作有点僵硬 马老师没忍住笑 大米的二郎腿很放松 大淼的沉浸式阅读 四浪的即兴小舞蹈 没彩排,不是太齐 出九如山驱车前往灵岩寺<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创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前秦苻坚永兴中,竺僧朗卜居于此,始建精舍数十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寺院遭灭佛之劫被毁,北魏孝明帝正光初年,法定禅师重建寺院,先建神宝寺,后迁至方山之阳、甘露泉西,始名灵岩寺,法定也因此被称为 “开山第一祖”。唐贞观年间,高僧慧崇又迁建于甘露泉西南山麓。宋景佑年间,琼环长老进一步扩建,并重建五花殿,宋嘉佑七年重修千佛殿,扩大了寺院。明宪宗成化四年,改救赐崇善禅寺,到明世宗嘉靖年间又沿用灵岩寺至今。 自唐代起,灵岩寺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 “海内四大名刹”,并位居其首。1982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 年作为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首批 AAAA 级旅游区。 五花殿遗址 辟支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题灵岩寺</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辟支塔下殿基残,易度凡人度己难。</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无事丛林夸鼎盛,禅分南北越千年。</b></div></div> 辟支塔始建于唐天宝十二年,北宋太宗淳化五年重建,竣工于嘉佑二年,历时 63 年完工。“辟支” 出于佛教,音译为 “辟支迦佛陀”,略称 “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该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塔高 55.7 米,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是灵岩寺标志性建筑。 相比于南方的禅寺,灵岩寺的规模和它的历史地位有些不匹配,大概是因为其属于北禅,北禅衰落有关吧。 我们不是佛徒,就在寺院里溜达一下 不上山的话,寺院不大,上山的话有些远,时间上恐怕来不及。 灵岩寺地处泰山西北麓,灵岩山脚下,是泰山十二支脉之一,主峰海拔 668 米。咨询了一下摊位老板,山顶没有必须打卡的,时间也紧,就留点念想,这次不去了。 此去更好 啥事儿啊,这么乐呵 平安喜乐 万事胜意 灵岩 光影 灵茶一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br>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br>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br>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br>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div>——(唐)卢仝《七碗茶歌》</div> 出灵岩寺,驱车赶往济南东站,动车回威海。<div> 写到这里去吃饭,本来想填阙词做结语的,吃完饭感觉不填好像也行,终究是到了欲说还休的年龄了,就再偷个懒吧。<br><div> 到这里吧,就到这里。。。</div><div> 感谢同行。</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