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呵护者。2025年5月23日,永定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工作坊第二期培训活动如期召开。</p> 第一部分:读书分享 <p class="ql-block"> 罗启顺老师以爱心、智慧、阅读三个维度为切入点,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为我们呈现了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温度与活力。在爱心维度,通过《祖父的园子》教学实例,设计角色代入、生活联结等活动,以情感共鸣开启语文学习之门,让知识化作情感载体。智慧维度上,借助“学习情绪日记”项目,运用记录 - 反馈 - 改进闭环,科学应对学生学习情绪问题,锻炼语文思维。</p><p class="ql-block"> 阅读维度更是亮点频出,推行“阅读契约制”,设立“阅读自由日”,让阅读回归悦读本质,激发学生主动性;践行学科融合,打破语文与其他学科壁垒。师生关系构建方面,通过“三重放权”让学生当家作主,用“心理微技术”搭建信任桥梁。还着力打造校园阅读生态,让书香弥漫校园。</p><p class="ql-block"> 罗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厚度,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育人理念提供了宝贵借鉴。</p> <p class="ql-block"> 褚伟格老师开篇点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肩负夯实学生语言基础与滋养人文情怀的双重使命,敏锐指出应试压力下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缺失这一隐形困境,像讲授《普罗米修斯》时忽视精神内涵引导,导致人文价值流失。</p><p class="ql-block"> 接着,褚老师从多维度分享学科助力策略。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情绪日记法融入写作教学,让学生结合课文记录情感体验,教师同步反思调整教学;共情式阅读与角色体验,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深化学生共情与价值观引导。课堂重构方面,倡导弹性课堂设计,减少机械任务,增加开放活动,还设立自由表达时间;同时建议学校为教师设“心理驿站”、推行多元评价,保障教师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最后,褚老师强调语文教学培养“完整的人”的社会意义,并给出跨学科人文项目等学科深化建议。</p><p class="ql-block"> 褚老师的发言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又有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平衡知识传授与人文培育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 惠国华老师和徐芬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读书分享做出点评。</p><p class="ql-block"> 惠国华老师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分享者读书感悟中的精妙之处。那一个个教育案例,在老师的剖析下,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我们教育前行的道路;那些深邃的教育理念,经过惠老师的解读,化作潺潺溪流,流淌进我们教育思想的深处。</p><p class="ql-block"> 同时,在点评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徐芬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那是一种将心血倾注于每一个教育细节的执着;也领略到了徐芬老师深厚的专业素养,那是岁月沉淀与不断学习的智慧结晶。徐芬老师不仅肯定了分享者的闪光点,更以一种春风化雨的方式,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有了更清晰的坐标。</p> 第二部分:网络课程分享 <p class="ql-block"> 朱福群老师结合自身心理网络课程学习感悟,以丰富且鲜活的教学实例,让我们真切领略到积极语言的强大力量。植物实验直观展现积极语言与消极语言作用的鲜明差异;课堂上对曾同学的鼓励,成功点燃其参与热情,还在班级营造出积极踊跃的正向氛围;晨读环节通过巧妙运用积极语言和激励机制,让原本萎靡的状态焕然一新。这些案例贴近教学日常,极具参考价值。</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的分享,不仅让我们看到积极语言在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方面的显著成效,更提醒我们语言的艺术在教育中至关重要。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开启学生心灵之门,挖掘其潜能。</p> <p class="ql-block"> 熊美霞老师以校园垃圾桶旁垃圾堆积这一日常场景类比破窗效应,生动揭示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微小的行为偏差若不及时纠正,可能引发群体心理防线溃塌的深层问题。通过班级手机使用、学生违规试探等案例,深入剖析破窗效应下行为规范与心理边界的脆弱平衡,以及青少年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和旁观者的责任扩散困境。</p><p class="ql-block"> 在应对策略上,熊老师介绍的“心灵修补匠”计划、“即时修复”原则运用、培养心理环境监护人等实践方法成效显著,从引导学生自我修复班级“破窗”,到创新冲突解决方式,再到通过模拟审判、“善意放大器”等活动强化学生规则意识与正向行为,为我们维护班级心理健康环境提供了宝贵的实操经验。</p><p class="ql-block"> 熊老师的分享,既有对教育现象的敏锐洞察,又有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它提醒我们,教育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人,每一次对细微问题的关注与修正,都可能改写学生的成长轨迹。期待大家能从熊老师的经验中汲取力量,共同筑牢学生心理健康的防护墙。</p> <p class="ql-block"> 接着曾令娇老师和徐灵倩老师,精准捕捉了两位老师发言的核心要点,对罗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方法给予肯定,也对熊老师敏锐的问题洞察和实操性强的解决措施表示认可。同时,曾老师和徐老师还从理论深化、案例拓展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发言内容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思路。</p><p class="ql-block"> 这场交流分享让我们看到教育实践中的智慧火花与创新探索。</p> 第三部分:坊管理团队人员小结 <p class="ql-block"> 最后田冬梅老师、张远老师、张风华老师就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分享活动进行了点评,全面回顾了本次培训工作坊的点点滴滴。还指出了工作坊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这为我们未来的培训工作提供了宝贵思路。此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关注心理健康、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起点。希望各位老师能将在工作坊所学运用到日常教学与生活中,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健康的心态投入教育事业。也期待未来我们继续携手,不断探索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新路径,让教育在“心”的滋养下绽放更绚烂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编辑:赵云艳</p><p class="ql-block">一审:班委会</p><p class="ql-block">二审:张风华 田冬梅</p><p class="ql-block">三审:张远</p><p class="ql-block"> 永定区学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p><p class="ql-block"> 张远工作坊(5坊)</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