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天前去苏宁易购MAX店买了magic7,换机后刚有时间就看到了Nova14上市的消息。于是认真分析对比,发现magic7(非pro版)的3倍光变并不是连续可调,不过是镜头切换了另一个远焦的而已。雾里看花,稍不小心就“入瓮”了。现在只能用magic是荣耀机的高端定位并且进口芯片,而Nova是华为系列的中端,定位在追求性价比的青少年中端来平衡了。包括所谓“潜望式变焦摄像头”,用狭小空间的反射镜、棱镜,模拟真正的光学连续变焦,炒作大于实效吧。</p><p class="ql-block">话题再扯远一些,苹果手机的性能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方面不开放的垄断性对我不适用,所以一直没有采用。甚至在几年前,宁可把一部苹果新机送入了二手市场。我最早的一部手机是1999年的三星纵向翻盖式800型手机,再后来是直板型的索爱(索尼爱立信)手机、三星的横翻盖手机,再回来稳定在诺基亚的几款手机E70、E72,直到智能型可无线充电的920手机。后来华为手机悄然兴起,我买过P9、P10,华为被制裁后为了使用5G改用这一次换机前的荣耀magic3。退休10年节奏放缓,换机的时间也延缓到3年左右。</p><p class="ql-block"> 说到手机不能不说计算机。我第一次使用微型机是1981年因为毕业论文的需要,在学校对面的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好像是inter8080芯片 的微型计算机,当时简称系统Ⅲ。工作后实验室有两台仿制苹果Ⅱ的国产紫金Ⅱ微机处理数据,再后来有了自己可以方便携带使用的日本夏普PC1500袖珍计算机,basic语音可编程,配备绘图笔式微型打印机。真正推动微型机快速兴起并且普及是比尔盖茨发明的开放式磁盘操作系统DOS,搭载上8086(后来286、386、486……)芯片微机,从1981年MS-DOS1.0直到1995年MS-DOS 6.22,风靡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一是通过这一事实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二是体验了自己的一部苹果平板电脑与非苹果设备交换数据的繁琐,以至于后来所负责单位的非线编机房淘汰旧机大洋系统时,没有选择安全性和功能较好但是系统封闭的苹果机,而是采用了开放性好,容易扩展升级的edius搭载PC微型机,利用节省资金为每一位编辑人员配备一台当时顶配的电脑,可以流畅使用非线编软件Premiere。据说edius系统在非线编机房几经扩展至今仍在使用。</p><p class="ql-block"> 感慨“开放”的系统,对于当下的社会经济领域也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哎,想多了。</p> <p class="ql-block">新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