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这草木繁茂、夏意渐浓的时节,郑州市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改进提升项目第七次研修活动于2025年5月22日至23日,在中原区淮河路小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中原区教育发展中心承办。各方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创新与突破。</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淮河路小学副校长张瑜主持。活动汇聚了数学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与领导团队,包括: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达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王艳玲教授,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连珂,中原区小学教研室主任张贵民,中原区淮河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郑晓艳,以及中原区小学教研室副主任李志华、陈珂,中原区小学教研室教研员刘惠萍老师、李燕老师、沙园园老师、张秋芳老师、陈炜老师、汤平娟老师。此外,还有来自7所项目实验校的核心团队业务领导和骨干教师,以及区小学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专家引领 理论筑基</p> <p class="ql-block"> 周达教授以《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命题理论与实践》为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专家讲座。周教授围绕教育评价创新这一核心主题,以主题式评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数学生题式问题解决的跨学科素养评价体系。他指出,命题设计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构建五维综合性测评框架,以全面推动学生发展。此外,周教授还积极倡导将命题视为学生与世界互动的桥梁,通过设计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促进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复盘思悟 迭代提质</p> <p class="ql-block"> 中原区建设路第二小学师婷团队以《铺地砖》课为例,围绕方法探究梳理教学优化过程。从初始环节到运用追问链深挖两种解题方法逻辑,推动学生从知识接收迈向思维建构。通过展示教学片段,聚焦方法理解促进思维交流。未来她将继续通过优化问题、延长思考时间、加强生生互动,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p> <p class="ql-block"> 郑州市实验小学张檬团队以《不规则物体体积》课为例,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优化两大环节:一是在测量土豆体积时,通过多元方法对比突出排水法优势;二是汇报环节经三轮迭代,由机械演示升级为“学习单图示+原理阐释”方式,助力学生从实践操作迈向数学本质认知,体现问题驱动的探究式学习进阶。</p> <p class="ql-block"> 伊河路小学董丹丹团队的《四边形的内角和》课例打磨体现两大转变:导入从展学情到唤旧知、启猜想;探究从追多种分割法到挖角对应关系,借追问明转化思想;应用从宽泛练习到聚焦六边形。通过关键问题链及课堂留白,实现“以学定教”,彰显坚守知识本质、尊重学生思维的教学智慧。</p> <p class="ql-block"> 淮河路小学张荣霞团队以六年级下册《瓶子的容积》课为例,通过研读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和分析学情制定学习目标,展示课例的迭代优化过程,深入剖析精彩教学片段。从“境”启真知、“问”引深思、“生”筑课堂三方面反思教学,明确改进方向,旨在提升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课后研磨团队聚焦教学实践中的核心痛点,与专家团队形成教研合力。专家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理论积淀,精准剖析教学难题根源,并提出“情境任务分层设计”“建模过程可视化”等实践策略,为教师们提供了具体且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有效助力教学质量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例展示 实践创新</p> <p class="ql-block"> 互助路小学袁方老师执教《加减法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学生前置作业为依托,创设生活情境,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回顾加法本质。通过变换问题“问号”位置,帮助学生迁移经验,构建加减法数量关系模型,理解运算原理,课堂练习有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中原区伏牛路小学王艺芳老师执教《推理》一课,王老师创设破案推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和汇报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梳理信息、经历推理过程,锻炼逻辑思维,掌握推理方法,提升数学语言表达与数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育才小学王玉老师以《周末的一天》为主题,引导学生绘制时间轴、设计作息表,经历 “发现问题 - 建立模型 - 策略优化” 过程。课堂上,钟表模型、线段图示等可视化工具将抽象时间计算具象化,学生在小组协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专家精磨 赋能提质</p>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师辛勤耕耘的沃土,而教学研磨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专家与教师团队围绕课堂实效性展开了深入评课。课堂设计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着重于情境创设与实践探索,显著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与会的专家和教师们以数学人特有的严谨态度和饱满热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描绘出教学发展的美好蓝图。</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中原区小学教研室副主任李志华做总结发言:从伊河路小学的扬帆起航,到七所实验校的轮值深耕;从15节课例的千锤百炼,到12场报告的思维激荡;从专家跨域千里的深夜航班,到教研员俯身课堂的细致把脉——每一帧画面都镌刻着教育者的热忱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 历时一年的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改进提升项目圆满收官。全体数学教育工作者将以“学者眼光”探求教育真谛,以“匠人精神”雕琢每节课堂,以“诗人情怀”滋养学生成长,共同谱写中原品质教育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