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的山西长治(“晋安寨”之战后一一后晋在契丹帮助下经潞州取中原)

wq

<p class="ql-block">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五代中的第三个政权,由沙陀族人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建立。</p> <p class="ql-block">  后晋的建立,和后唐最后的君主李从珂有很大关系,李从珂本姓王,镇州平山人,幼年因母亲被李嗣源纳为妾室而成为其养子,被封为潞王。934年李从坷从风翔发动叛乱,采用清君侧名义,<span style="font-size:18px;">攻入洛阳,</span>废杀第三代唐主李丛厚,成为后唐的第四位唐主。。</p><p class="ql-block">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亲女婿,且掌握重兵,驻守河东地区,这使得李从珂对其非常不信任。为了防止石敬瑭扩张势力,李从珂命令张敬达率军围攻石敬瑭的老巢太原。</p><p class="ql-block"> 石敬瑭对李从珂的继位也心有不满,在李丛坷军队攻击下,为了赢得战争,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且成了契丹皇帝的儿皇帝,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亲自率军南下,帮助石敬瑭解围,晋安寨之战爆发。</p> <p class="ql-block">  《长治县志》:清泰三年九月,遣符彦饶将军赴潞州。</p><p class="ql-block"> 清泰三年对应的年份是‌公元936年‌,这是后唐末帝李从珂统治时期的最后一年。</p><p class="ql-block"> 石敬塘联合契丹围晋安寨,唐主李从珂欲北征,派符彦饶将军领兵到潞州为大军后援。</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又派赵延寿领兵两万到潞州。</p> <p class="ql-block">  《潞安府志》:唐主至河阳,心惮北行,议可使将兵拒敌者,和凝等曰赵延寿父德钧以卢龙(秦皇岛卢龙县一带)兵来赴难,宜遣延寿会之,遂遣行。</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赵德钧阴险,有异志,欲因乱取中原,自请救晋安寨,至镇州(今石家庄正定县),又表兵少,须合泽潞兵,乃趣(进发)潞州,十一月延寿遇德均于西汤(沁县北),悉以兵属焉,逗留不进,诏书屡趣(催促)之,德均乃迎兵北屯团壁谷(祁县东)。</p> <p class="ql-block">  晋安寨之战,后唐兵败。</p> <p class="ql-block">  《长治县志》:契丹立石敬塘为晋皇帝,闰月,引兵南下及(和)晋主至潞州。</p> <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晋主与契丹主引兵而南进,至团柏,赵德均、赵德寿先遁(逃跑),诸将继之,士卒大溃,契丹主至潞州,德均父子迎謁于高河(现长治市上党区西北),契丹主锁之,送归国(契丹)。</p> <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晋主将发上党,契丹主举酒属(嘱)之,曰,我若南向,河南之人必驚骇,汝宜自引汉兵南下,我令太相温将五千骑送妆至河梁,余且留此俟,汝音闻有急,则下山救汝,若洛阳既定,吾即北返矣。</p> <p class="ql-block">  闰十一月,后晋和契丹五千骑合兵攻克洛阳,后唐主李<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珂自焚而死,后唐灭亡。</span></p><p class="ql-block"> 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迁都汴州(开封)。</p><p class="ql-block"> 天福三年(938年),升汴州为东京,置开封府,改洛阳为西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