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热湿的空气裹挟着蝉鸣扑向脸庞。我与同事们跨进了衡阳1944文旅小镇。那一刻,时光仿佛回到了1944。这座坐落于南岳区广济路3号的小镇,以精妙的复古技艺,将1944年的衡阳古城从历史深处打捞而出,让我们得以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跨进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仿民国火车站台设计的景区入口——时光车站。锈迹斑斑的铁轨、复古木制的候车长椅,还有那带着岁月痕迹的站牌,瞬间将我们拽入了旧时光里。脚下的砖石街道,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光滑,每走一步,似乎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街道两旁,布庄、江西会馆、中央银行、交通银行等复古建筑林立,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青砖黛瓦间尽显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并非简单的仿造,而是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容器,每一块砖石、每一扇窗棂,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温柔的夕阳红余晖照着我们漫步在小镇中。街边店铺的招牌旗随风摇曳,“老字号”“绸缎庄”等字样古朴而醒目。钟表店的滴答声、照相馆的闪光灯、理发店的剪刀咔嚓声,还有百货店琳琅满目的商品,擦鞋摊前忙碌的身影,生活气息满满,将民国时期衡阳古城的市井风貌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南山市集里,旧物琳琅满目,老式怀表、泛黄的旧报纸、民国时期的明信片,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们曾经主人的故事。在这里,我们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着那段旧时光的静美。感受着湖湘文化中那份独特的烟火气息与生活韵味。</p><p class="ql-block"> 1944年的衡阳,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衡阳保卫战,给衡阳冠以英雄城市的光荣称号。这座英雄之城以孤军奋战47天的壮举,成为抗战史上的一座丰碑。小镇中的十大独立表演场景,以360°沉浸式文商演互动演艺的形式,将那段充满革命激情与社会动荡的岁月重现。表演的节奏,仿佛将我们置身于当年的战场,看到了衡阳人民在枪林弹雨中的顽强抵抗,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那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也让我们对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牺牲的先烈们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湖湘文化,自古以来就以其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闻名于世。在衡阳1944文旅小镇,这种文化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街头巷尾的民俗表演,还是店铺里传承的传统手工艺,都彰显着湖湘儿女的智慧与勤劳。表演中,衡阳人民面对敌人的侵略,毫不畏惧,团结一心,视死如归,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家园的钢铁长城,这正是湖湘文化中“吃得苦、霸得蛮”精神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那个“变脸王”,踏着孤单的舞步,潇洒的变着脸,神秘莫测。</p><p class="ql-block"> 我们作为游人,跨入小镇的那一刻,我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那段历史的亲历者。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自己真的穿越回了1944年的衡阳。看着身着民国服饰的演员、旧警察、旧游人,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茶香、美食香,听着街边小贩的吆喝声,一种时空交错的恍惚感油然而生。我们在小镇中拍照留念,品尝精致的各国料理,观赏着心仪的旧物,在体验中感受历史,在历史中找寻自我。</p><p class="ql-block"> 当夕阳红的余晖渐渐消失,夜色的温馨象薄薄的烟雾缭绕着这座时光之城,我们的游览也接近尾声。与小镇说声再见。回望那渐渐远去的砖石街道、招牌旗和旧建筑,心中满是不舍与感慨。衡阳1944文旅小镇,不仅是一座微缩的“小上海”,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让我们在现代生活的喧嚣中,有机会停下脚步,回望历史,感受文化,在心灵的深处,值得记住和回味。我们不能背叛历史。</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四月廿五日夜作于辰河世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