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休息法》分享!

断物舍事离人(罗心呈)

<p class="ql-block">(罗心呈•罗寿能)(至善书院•健康•家庭•事业)第394集《高效休息法》:</p><p class="ql-block">1.人生三“法”:娱乐法(因乐而娱,知乐懂娱,乐悲娱疲,善娱心乐)、工作法(无工不作,知作懂工,身工心作,明工善作)和休息法(会休懂息,休身息心,行息休心,知息善休)。</p><p class="ql-block">(1)人生第一“法”:娱乐法。</p><p class="ql-block"> 何谓娱乐法?“娱乐法”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给予受者喜悦、放松感觉的形式。其范围比较广泛,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而“娱乐性”是指具体某一事物所具有的让使用者感到快乐的特性。</p><p class="ql-block"> “娱”字在古代又通“悟”,领悟的“悟”,“娱”是一种领悟之后的情绪情感。;而“乐”,在甲骨文中是成熟的麦子之意思,所以“娱乐”是领悟之后的感受和成熟之后的喜悦,是一种真正的、高级的精神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 现代的“娱乐业”是指为娱乐活动提供场所和服务的行业,包括经营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场、网吧、、酒吧、餐厅、咖啡厅、夜总会、歌舞表演、游艺场、电影、音乐、电视、广播、短视频、社交媒体、健身运动、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抽奖活动等娱乐场所,以及娱乐场所为顾客进行娱乐活动提供服务的商业等等。</p><p class="ql-block"> “娱乐经济”是指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相应地提供娱乐功能或与娱乐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娱乐经济。“娱乐经济”包括纯娱乐经济和准娱乐经济(娱乐带动的经济),而娱乐经济往往是建筑于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其产生和发展必然有“三大基石”,其一是物质基础,就是要有许多人有闲和有钱,“吃饱穿暖”后的消遣娱乐;其二是文化基础,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诚信关系,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文化底蕴;其三是科技基础,即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各种网络平台、人工智能、各种信息流量、算法、算力的创造、迭代更新。</p><p class="ql-block"> 未来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的方式会从物质文明转向心理健康、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幸福追求体验,休闲旅游、娱乐放松、传媒影视、信息网络、数字智能等会成为下一个席卷全球经济大潮。</p><p class="ql-block"> 以科技为发动机的新经济正在疯狂刷新着时代车轮轨迹,社会的高速生产刀与工伙节奏频率如过山车一样让人眼花缭乱,电视电影、网络短视频、游戏网红、微信微博的互联网的虚拟世已经让人肆无忌惮。传统生活、家庭、工作、娱乐万已经被“社会零碎化”,人们日益膨胀的物欲、情绪欲、情感欲、自私贪婪欲被现代网络娱乐结合成一个超越时空的虚拟游戏群体,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无孔不入的商业娱乐经济帝国,这不正是人们常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吗?</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习相远。”,意思是每一个人先天生下来,自性都是良善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是父母与家人的偷懒不教人,从而导致了后天的生活饮食行为习惯相差甚远。简单讲就是一个人生下来,本身就是一张白纸,至于在这张纸上画什么图案,父母和家人是起到主要的因素,因为对于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和复印,这不正是人们常说的“有样学样,有模有样,依葫芦画瓢,还可以画两个。”吗?</p><p class="ql-block"> 低层次的娱乐就是自我放纵的“吃喝玩乐烟酒赌毒黄游戏短视频瘾”的疯狂,基本上处于“动物世界”的本能生存与繁衍生息,中层次的娱乐是自欺欺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中情绪与情感的变化无常,高层次的娱乐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茶”中心理、思想、精神、灵魂的闲情逸致。独处的“自娱自乐”应该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境界。在这个世态炎凉的人世间,没有任何人可以陪你到天荒地老,也没有任何关系可以海枯石烂,唯一社如影随形的“知己”,只有自己,这不正是人们常说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版本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吗?</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先天不足则后天补,先天足、后天也足则如虎添翼。”,这句话应该怎样来理解呢?从人类几十亿年的进化史来看,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同宗同源的,无论是病毒、细菌、细胞、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都是在漫长的物种演化中“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下来的。其中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凶、也不是最大的物种生存下来了,反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物种生存繁衍下来了,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整个宇宙大约是138亿年前从“无”到有的大爆炸产生的,这种大爆炸的核心就是“能量”的聚集,而“物质”就是能量聚集体的核心,简单讲就是物质中的能量聚集到一定的程度,物质就会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大爆炸,随后就有了时间和空间,但是时间与空间是没有“能量”的,只有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将时间、空间、物质进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转化的。</p><p class="ql-block"> 比如宇宙这两个字,宇所代表的就是时间,宙代表的就是空间,其中的连接、转化体就是“物质”,也可以称为元素、分子、原子、质子、中子、量子、波等等,其中的内在驱动力就是“能量”。“人体”就是一种由“元素”构成的物质,一般都是按“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等等组成的。比如“人体”中70%左右是由“水”组成,“水”不就是由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所构成的,20%左右是由蛋白质构成,“蛋白质”也不是由氢、碳、氮、氧所构成的,剩下的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微量元素不也是由“元素”所构成吗?其中人体再通过摄入的食物,将这些食物中的“元素”和“能量”进行合理的新陈代谢,从而让整个人体处于一个“和谐”运行的状态。虽然这个人体能存活一定的“时间”,也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最终还是要“灰飞烟灭”,确确讲应该是从人体这种物质体、时间体、空间体、能量体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体、时间体、空间体、能量体,这不正是老子说的“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徼。”的宇宙万事万物运行之“道”吗?</p><p class="ql-block"> 再来说一说人类的“娱乐法”,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基本上三岁前就学会吃喝、拉撒、玩乐、说话、走路等基本的生存本能了,这是不是看上去很简单呢?追本溯源,其实是相当复杂了,地球上自出现“生命体”到现在已经是大约35亿年了,这种遗传基因的不断“进化、演化、优化”,并且在许许多多物种灭亡,许许多多物种重生中才有了今天的万物之灵“心智成熟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万幸之中的奇迹。比如一个人“身心意”的健康、独立与自由,60%取决于后天个人良好的生活饮食行为习惯,15%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基因,10%取决于后天社会环境,8%取决于后天的医疗条件,7%取决于先天的自然气候条件。总体来看在今天如此文明发达的“地球村”中,唯一不能改变的似乎只有15%的遗传基因了,这确实事实,比如一个人的身高、性别、肤色、智商等等,但是也可以通过一个人几十年、甚至百年的生命进行适当的“修正”。比如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放在羊群、狼群中长大,基本上是成为了羊与狼,成为人的概率几乎就为零了,这就一个人后天的生活饮食行为习惯和生存环境对于一个成为什么样的羊、狼、人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不是很流行一个人说法“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句话的背后其实就是“及时行乐、玩物丧志、娱乐至死”,这种极其简单的商业利益模式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就看不清楚呢?这就是人类几十亿年进化出来的动物脑、情感脑和理智脑三个大脑在起作用,简单讲人类的演化史本身就是一部“大脑”的进化史。但是太多的人每天依然是活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动物脑与情感脑中,能真正活在“理智脑”中的人太少了。</p><p class="ql-block">(2)人生第二“法”:工作法。</p><p class="ql-block"> 何谓工作法?“工作”是指为了生计而进行的有偿劳动,其可能是临时的或者长期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获得收入报酬。一个人可能不会投入太多的情感或个人价值观在工作中,“工作”更多的是一种金钱交易关系,也不否认有许多人将最初的“生计工作”,做成了自己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业。事业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生活了,事业是个人职发展、个人成就和个人激情紧密配合的产物,更是个人职业、个人价值、个人愿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的不同,一个人能充分地认知自己有几斤几两,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持家就是一个人很有素养的良好工作者。按职业发展的分类有个层次:其一是体力工作者,就是以体力劳动为主高度重复的工作,比如搬运工、快递员、农民工、环卫工人等等,简单讲就是不需用“脑力”工作的简单机械工作员;其二是专业技能工作者,需要特定的技能和专业能力,主要是靠脑力工作的,比如会计师、工程师、律师、教师、医生等等;其三是管理工作者,不一定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主要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很高的“情高”且会承上启下做人,构建一个高效合作的团队在一起工作,比如职业经理、中层干部等等;其四是领导领袖工作者,主要是负责战略制定、重大决策、变革创新、资本运作等等,是引领时代的领军人物,比如企业CEO,董事长、总统、主席、首相等。</p><p class="ql-block"> 好的若一份工作既能满足适度的物质生活,又能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及意义,更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个人精神上就是幸福圆满了。这种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反而是一种享受,这才是真正懂得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工作。</p><p class="ql-block"> “劳逸结合”永远是最好的工作法,但这需要有足够高的认知能力和智慧层次。一个人如能真正弄明白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那就一定可以成为真正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了。</p><p class="ql-block">(3)人生第三“法”:休息法。</p><p class="ql-block"> 何谓休息法?“休息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活动,传人以生理上、心理上、思想上、精神上和灵魂上得到松弛感,其是一个消除劳累、减轻疲劳、放松精神、恢复精力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休息的八个层次:其一是身体休息,身体感到疲惫不堪、肌肉疼痛时,放慢身体的活动速度,让身体的各个功能得到恢复;可以是每日睡了与小憩被动体息为主,也可以以改善身体内循环活动为主,比如完全放松睡到自然醒,做一次全身舒缓的按摩,练习瑜伽或普拉提,泡个放松一下的热水澡等等。其二是心理休息,当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或精神恍惚时,就是需要心理休了,尽快让大脑恢复清醒;可以远离电子产品,播放舒缓音乐,也可以冥想一小时,也可以漫无目的地散步。其三是感官休息,有意识地让“感官”放松下来,消除过度刺激对感官造成的疲劳及伤害,可以调暗房间的灯光,听一听大自然的白噪音,抚摸一下小宠物,享受一下鲜花的香气。其四是创造性休息,及时抽离复杂性事物工作,用欣赏自然与艺术创作方式来激发内心深处的灵感,重新开创新的创造力,可以去欣赏一场艺术展览和观赏博物馆,也可以去听一场音乐会,还可以去海边、草地、森林感受大自然的美;其五是情绪休息,当经常出现生气、愤怒、想哭、莫名其妙的悲伤,就是应该需要情绪休息了,可以优先一下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平复一下内心,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觉,也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其六是社交休息,远离那些消耗你能量及让你疲惫不堪的人,靠近能让你松弛、愉悦、自由自在的亲朋好友,可以和好久没有见面的朋友打个电话及聊聊天。其七是精神休息,归属感、爱、目标感的丧失,说明需要精神休息了,可以去做志愿者及从事公益性工作,也可以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厚书,学会享受独处与深度思考,重新激发自己内在的利他与仁慈之心,恢复自尊与微笑。其八是灵魂休息,随意而安,从容淡定,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灵魂淡然,自由自在。</p><p class="ql-block">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是对会休息、懂休息、善休息最好的诠释,但这同样需要每天不断地读书学习、成长蜕变、精进成熟自己,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人间好时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