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钧儒故居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环城南路556号,始建于清代晚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完整展现了沈钧儒作为爱国民主人士的一生,包括其法律实践、抗日救亡活动和七君子事件等重要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沈钧儒故居原为沈氏祖居,建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现存建筑为三进式砖木结构院落。主体建筑包括大厅、吉门、堂楼及东西厢房,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典型江南民居,粉墙黛瓦,坐北朝南,院落布局保存了清代中期嘉兴传统建筑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沈钧儒(1875-1963)出生于苏州,祖籍嘉兴,清末进士出身。1920年代投身民主革命,1936年因组织抗日救国会与李公朴等六人被捕(七君子事件),成为近代民主运动标志性事件。新中国成立后任首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推动法治建设。</p> <p class="ql-block">青年才俊探索救国</p><p class="ql-block">沈钧儒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他从小聪慧过人,秉承家训,参加科举,15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29岁得进士。沈钧儒的青少年时期,正值中国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他亲眼目睹清王朝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萌生救国报国的志向。1905年秋,沈钧儒被清政府派往日本留学。回国后,成为君主立宪制的拥护者,想以此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看清清王朝假意立宪的真面目后,遂开始倾向革命。(展览原文)</p> <p class="ql-block">共和卫士,民主先驱。</p><p class="ql-block">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后,各</p><p class="ql-block">省纷纷响应。杭州光复初期,沈钧儒参与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后又参加反对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斗争。大革命时期,沈钧儒参与建立浙江省临时政府,并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被拘禁。大革命失败后,沈钧儒从事教育和法律,以敢于主持正义、不畏</p><p class="ql-block">强豪而称誉于律师界。</p> <p class="ql-block">七君子事件:1936年沈钧儒因号召抗日被国民政府逮捕,引发全国声援,最终获释。该事件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沈钧儒为争取和平、民主、自由、建立新中国,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专制独裁和制止国民党发动内战而积极奔走。在民盟总部被迫解散后,沈钧儒毅然离开上海到达香港,主持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恢复民盟总部,提出了反蒋、反美的政治主张,声明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的路线,领导民盟在香港发动新政协运动。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沈钧儒到达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为巩固扩大革命统一战线和孕育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人民公仆</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沈钧儒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等职,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创立完善新中国法制体系、促进保卫世界和平民主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沈钧儒先生的一生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一生。他早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和反对军阀的斗争。从大革命时期起,就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从事革命工作。在他的长期的政治生活中,不断地受到党的教育和影响,靠拢党,相信党,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最后做到了全心全意地接受党的领导。沈钧儒先生的一生,在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中,特别是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沈钧儒先生所走过的道路,是知识分子的光明道路,他是一切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沈钧儒先生为楷模,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贡献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