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东首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湾头镇,湾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运河古镇,位于扬州东郊京杭运河与芒道河之间。茱萸湾在汉代就已形成,史载:汉吴王刘濞开此通海陖仓(以此起点开挖䢴沟通往泰州)。此地古来遍植茱萸,故以茱萸立名,且此处有弯道,故“茱萸湾”始得名。今天的茱萸湾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扬州“运河十二景”之一,占地50公顷,是一座融动植物观赏、自然人文景观和现代娱乐为一体的半岛生态湿地景区,它以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大运河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自西汉吴王刘濞在茱萸开挖䢴沟通泰州,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茱萸湾成为多条水系汇交地,古时是水路到扬州必经之地,是运河进入扬州的第一湾,是盐运、漕运的第一码头,故民间流传“上扬州,拢湾头”之说。</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隋炀帝、康熙、乾隆都多次下扬州,都由此入境,并留有行宫。许多文人墨客也驻足此地,留下众多呕歌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入口处左侧墙上刻有唐朝诗人刘长卿描写茱萸湾的诗句:“渡口发梅花,山中动泉脉。芜城春草生,君作扬州客。半逻莺滿树,新年人独还。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p> <p class="ql-block">茱萸湾风景区是一个融动植观观赏、人文景观和现代游乐为一体的湿地公园。</p><p class="ql-block"> 动物观赏区分别有猛兽散养区、食草动物区、水禽湖。狮,虎,熊,豹,狼、梅花鹿、黄鹿、麋鹿,斑马、骆驼等开放性散养,是华东地区一流的动物观察区。</p><p class="ql-block"> 茱萸湾景区植物美景包括荷风曲桥、梅山春深、芍药婵娟、寒梅傲雪、茱萸古韵等。这些景观通过绿色植物自身围合而成,形成了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其中景区内的“茱萸林”荣膺首届“中国公园最佳植物专类园区”称号。</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如古代石碑、石桥、石塔、古井等,这些古迹见证了扬州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荷风曲桥 荷风曲桥是一座傍依古运河畔仿树桩造型的曲桥,桥长百米,桥中设有一正方形荷池,荷花石座置于其中,相传唐朝这里是“石座观荷”的佳境。每当夏季来临,满堂荷叶圆如盖,清香四溢,花灿如霞。在曲桥的鱼池中放养着数万条日本锦鲤和其他观赏金魚,扶栏观赏,游鱼戏水,水光晃漾,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石座观荷 传说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从西京受戒回扬,在茱萸湾登岸时,风尘未洗,却被莲塘散发幽音所陶醉,这圣洁的荷花、佛化的宝物正是佛门独具神圣永恒不灭象征之物,他弯下身情不自禁采摘了一朵盛开的红莲,藏于怀中,带到了大明寺在荷池中栽植。从那以后,鉴真和尚再也没有来过茱萸湾,而栽在荷池里的红莲,30年来青翠欲滴、娇妍动人。</p> <p class="ql-block">茱萸湾景区有多达400余种植物,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桃花、樱花、紫玉兰、垂丝海棠等花卉竞相开放,形成绚烂多彩的春日景观。夏季:荷风曲桥附近的荷塘中荷花盛开,景色优美。秋季:桂花飘香,金桂等桂花品种在秋风中散发香气,为游客带来愉悦的体验。冬季:腊梅傲雪,梅花山的腊梅在寒冬中绽放,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鹤鸣湖 作为茱萸湾的标志性景点,以其三大片区的水禽展区吸引游客。其中,涉禽展区更是精心划分为鹤观赏区、火烈鸟观赏区和天鹅观赏区,共有30多个品种,近1300只珍稀水禽在此栖息,令人叹为观止。 </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 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东达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见于西印度群岛。体高100~140厘米,翼展可达100~160厘米。通体长有洁白泛红的羽毛,生活于咸水湖沼泽地带和一些泻湖里,主要靠滤食藻类和浮游生物为生。</p> <p class="ql-block"> 黑天鹅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体长80~120厘米,体重6~8公斤。喙鲜红色,通体羽毛漆黑。杂食性动物,以水生植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国家2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大雁 国外分布于欧洲北部,非洲西北部及印度等地区。国内分布于新疆,青海,黑龙江等省区。体长75~90厘米,体重2.3~3.5公斤。体羽淡灰色、桔红色。喙灰黑色。主要以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为食。也取食螺、虾,昆虫等动物。</p> <p class="ql-block"> 白天鹅分布于格陵兰、北欧、亚洲北部,越冬在中欧、中亚及中国。体长120~160厘米,体重6.5~12公斤。全身披白色羽毛,喙的端部和脚黑色。杂食性动物,以水生植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国家2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中国雉禽园</p> <p class="ql-block"> 环颈雉俗称野鸡,“三有”保护动物。雄鸡和雌鸡羽色不同,雄鸡羽色华丽,多具金属反光,头顶两侧各有一束能耸立的耳羽簇,雄鸡的尾羽羽缘分离如发状,尾长而逐渐变尖。环颈雉分布广泛,属扬州常见鸟类,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沼泽草地,杂食性。</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又名金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雌雄羽色差异显著;雄鸡头顶及背有有耀眼的金色丝状羽,上背浓绿,腹部赤红,雌鸡形体较小,胸棕黄。红色锦为我国特产的鸟类。分布核心区域在秦岭,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p> <p class="ql-block"> 黑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鸟上体黑褐色,背羽具黑紫色金属光泽,头顶具黑羽冠,尾长而侧扁。雌乌体羽为棕褐色,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体型中等,栖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森林,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和西藏等地区,主要以植物嫩叶、种子为食,也吃部分昆虫。</p> <p class="ql-block"> 白鹇 鸡形目雉科鹇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大型鸡类,雄鸟尾长而白背白,下体黑色,脸颊裸皮鲜红色。白鹇栖息于常绿阔叶树和沟谷雨林,以植物幼芽、果实和昆虫为食。主要分布中国南方,包括浙江、福建、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区。</p> <p class="ql-block">蓝鹇 鸡形目雉科鹇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乌羽冠、上背及中央一对尾羽为白色,其余体羽具有蓝色金属光泽。雌鸟以红褐色为主。蓝鹇仅分布于中国台湾省,是我国著名的特产珍禽,主要吃各种植物嫩芽,嫩叶,种子,骨实以及昆虫等。</p> <p class="ql-block"> 蓝马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通体蓝灰色,颈项和肩部颜色深,有金属光泽,尾羽由灰蓝色渐变为暗紫蓝色,因其尾羽披散下垂如马尾,故名。蓝马鸡为中国特有鸟类,分布于青海,甘肃。宁夏及四川,主要以植物根、茎、种子为食。</p> <p class="ql-block"> 白马鸡 鸡形目雉科马鸡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羽簇白色,向后延伸成短角状,体羽大都为白色,尾羽绿蓝色,中央尾羽分散下垂,末端呈紫色金属光泽。白马鸡是中国特有物种,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吃植物的根、茎、种子和果实等,也吃昆虫。</p> <p class="ql-block"> 白冠长尾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性头顶、颌部、颈及颈后成白色,面部具一带状黑色区域,延伸到脑后形成环绕头部的黑色环带。白冠长尾雉主分布于中国中部及东部,喜欢栖息于地形复杂的山地森林中,以植物的幼根、竹笋和昆虫等为食。</p> <p class="ql-block"> 白颈长尾雉 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鸟体色近褐色,尾羽上有银灰色横斑,颈侧白、黑下颌和白色的腹部为本种特征。雌鸟体羽大都棕褐色,上体满杂以黑色斑。白颈长尾雉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广西和广东,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区的森林,以植物芽、果实、种子和昆虫等为食。</p> <p class="ql-block"> 水豚 网络昵称“卡皮巴拉”,是啮齿目豚鼠科水豚属的一种动物,为体型最大的啮齿类,重33至66千克。雌性水豚稍大于雄性,身体呈桶状,前肢较后肢短,脚趾间有蹼,无尾。水豚头大颈短,眼睛、耳朵和鼻孔位于头顶,口腔前部有两对大门齿,咬肌发达。</p><p class="ql-block"> 它们的皮毛粗糙且薄,主要为红棕色,腹部为黄棕色,面部有时呈黑色。雄性有臭腺用于个体标识。</p><p class="ql-block">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委内瑞拉、乌拉圭、哥伦比亚以及中美洲的巴拿马等国家。主要栖息于热带的河、湖泊、洼地、池塘和沼泽地中。</p> <p class="ql-block"> 水豚的寿命一般大丝10年,成年水豚的体长1-1.35米之间,体重约33-66公斤。</p><p class="ql-block"> 水豚属群居动物,一般大概20只左右为一个群体,雄性水豚占有主导地位,它们喜欢在沼泽边,有水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水豚性格温和,水豚间相处友好。雌性水豚怀孕期约150天,一次生产二到三只小水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9年4月,食草动物区新兽舍装修改造完工,梅花鹿、斑马、麋鹿、山羊、耗牛等十几种食草动物在野外集中“混养”在一起,供游客欣赏。</p> <p class="ql-block"> 斑马 分布于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体长200~24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体重约350公斤。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草食性动物,偶尔也进食灌木、树枝、树叶甚至树皮。</p> <p class="ql-block"> 麋鹿 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大型食草动物。又名“四不像”,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孕期为270天左右,是鹿类中怀孕期最长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梅花鹿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体长140~170厘米,体重100~150公斤。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主要以乔木和灌木的嫩枝叶以及草本植物为食,国家1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驼鸟广泛地分布在非洲低降雨量的干燥地区,是世界上存活着的最大的鸟。鸵鸟是群居,日行性走禽类,嗅觉听觉灵敏,善奔跑。鸵鸟在繁殖期内为一雄多雌,一只雄常会于五只雌交配,通常每二日产一枚,数日内共可产卵迻达10~20枚。</p> <p class="ql-block"> 鸸鹋是现存世界上除了非洲鸵鸟以外最大的鸟类,它们独产于澳大利亚。也被称为澳洲鸵鸟。鸸鹋喜爱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带,擅长奔跑,虽有双翅,但同驼鸟一样已完全退化。一只成年雌鸟只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产蛋,每次七-15枚。</p> <p class="ql-block"> 羊驼又名驼羊,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秘鲁及智利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雄性羊驼肩高90~100厘米,体长200厘米,体重可达75公斤。被毛呈浅灰、棕色、黑褐等不同色型。以高山棘刺植物为食。</p> <p class="ql-block"> 小羊图是生活在南美洲的无峰骆驼,身高约1.1米,体重约134斤,在它有家庭中还有无峰驼和大羊驼。它们生活在安第斯山脉高达3500 -4000米的地方。小羊驼以食草为主也会反刍,不过度摄食,吃草时啃食一小部分牧草的尖部或灌木草丛的梢部,会吃树叶,但不会啃树皮或吃掉整棵树。小羊驼四蹄是肉掌型,即使走过下雨后的草地,也不会踩坏草皮,因此小羊驼天性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它们性格温和友善,易于相处,可以让小孩子围绕其左右。此外,小羊驼也是很好的看护动物,可做其他动物(如羊)的看护,使它们免受肉食动物的伤害,它们的生命一般在15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 狼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中东。平均体长约154厘米,体重约40公斤。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夜间活动。肉食性动物,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国家2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金钱豹主要分布亚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岛。体长约90~190厘米,体重37-90公斤。全身棕黄色,遍布黑褐色金钱花斑而得名。独居夜行,肉食性动物,捕食猿猴、野兔、野鹿和鸟类等。国家1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骆驼是骆驼科骆驼属的动物,有两种,单峰骆和双峰骆驼。双峰骆驼原产在亚洲中部土耳其、中国和蒙古。常栖息于干旱地区,随季节变化而有迁移。耐饥渴,野外以胡杨、沙拐枣等各种荒漠植物为食,两年一胎一仔,孕期13个月,繁殖期4~5月,孕期12-14个月,4~5岁性成熟,寿命35~40年。</p> <p class="ql-block"> 长颈鹿 偶蹄目、长颈鹿科。非洲特产,是世界上最高的哺乳动物。雄性最高可达5.5米,重约900公斤。有9个亚种,栖息于森林边缘和疏林草原地区,群居生活,听觉、视觉发达,但极少发声,被称为动物界的“哑巴”。以多种乔灌木的嫩枝花叶为食,4岁性成熟,怀孕期14~15个月,每胎一仔,寿命约20~25年。</p> <p class="ql-block"> 赤大袋鼠 尾尖白色,栖息于草原地区,常结大群,以植物为食。2岁性成熟,全年繁殖,孕期30多天,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连续不断产仔。仔兽出生生可爬入毌兽育儿袋继续生长,半丫年后才从袋中出来活动,遇敌时跳回袋中,寿命16-22年</p> <p class="ql-block"> 袋鼠是夜间生活的动物,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成年袋鼠的身高有2.6米,体重可以达到5.0公斤。袋鼠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后腿强健有力,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动物界的“跳远冠军”。</p><p class="ql-block"> 袋鼠有一条“多功能”尾巴,其作用非常大。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平衡身体,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又起到第五条腿的作用,而遇敌时,尾巴则作为自卫和进攻的武器。</p><p class="ql-block"> 袋鼠属于群居性动物,“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它们对于外族成员的进入不能容忍,甚至本家族成员长期外出后再回来也是不受欢迎的。家族即使接受新成员,也要教训一番,直到新成员学会许多“规矩”后,才能和家族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白袋鼠原产澳大利亚,全世界仅1000余只,白袋鼠是赤袋鼠的白化种类,遍伴全白,非常漂亮,素有“白雪公主”之称。它们的生活习惯与赤袋鼠一样,生活在草原地区。以植物为食,全年繁殖,孕期约一个月,1岁半成熟,寿命达10余年。</p> <p class="ql-block"> 大熊猫 我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区。肩高60~70厘米,体重100~180公斤。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和灰黑色。主要以竹子为食,国家1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大熊猫的形态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距今已在地球上生活了800万年,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大熊猫看起来萌萌哒,它的攻击性可不容小觑,成年大熊猫体重80~120么斤,牙齿和爪子都十分锋利,而且奔跑速度惊人,在野外几乎没有天体,堪称猛兽。因此,游客不要只看到大熊猫憨态可掬的一面。还要注意自身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知识:对于一个成年的大熊猫来说,每天采食竹子的时间可达10个小时,吃掉约30公斤的竹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