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的千年遗韵与现代创新(路等学/兰州)

庆阳文史拾荒者

庆阳香包的千年遗韵与现代创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路等学<span style="font-size:15px;">(兰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作者简介: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食用菌优良菌种示范生产和应用推广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在华夏文明广袤的西北版图上,庆阳这座浸润着八千年农耕文明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作为这片土地孕育出的璀璨明珠,庆阳香包以其跨越千年的历史底蕴、精湛绝伦的制作工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和深邃悠远的文化内涵,成为民俗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瑰宝。它不仅是庆阳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见证。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庆阳香包正经历着传统与现代的深度碰撞,尤其是在香料研发领域,一场关乎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之旅已然开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千年遗韵:镌刻在时光里的文化密码</b></p><p class="ql-block"> 庆阳香包的起源,与中医药始祖岐伯紧密相连。相传在公元前2300多年,岐伯出生于庆阳。彼时,这片土地上疫病频发,蚊虫肆虐,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帮助民众防疫防病、辟瘟控疫、抵御蛇虫侵害,岐伯开创性地发明了“熏蒸法”。他将雄黄、丁香、艾叶、藿香、苍术等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材装入药袋,让人随身携带。这些药袋散发的特殊气味,既能驱散蚊虫,又能通过气味挥发调节人体气血,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这便是最初的香包雏形。</p><p class="ql-block"> 中华医学的第一部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香包的记载,为这一说法提供了有力佐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防疫保健的方式在当地逐渐演变成习俗,草药被称为“香草”,药袋也逐渐发展为“香包”。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香包在不同时期不断丰富其内涵与用途。战国时期,香包已成为一种装饰,屈原《离骚》中“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描述,表明当时香包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表达情志的作用;汉代《礼记》记载“男女未冠笄者,衿缨陪容臭”,其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男女已有佩戴香包的习惯;唐宋时期,香包演化为香囊和荷包两种,香囊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香包则为男士所用,功能也更加丰富,除驱虫防疫外,还融入了更多文化与情感元素;至明清两代,庆阳香包走向兴盛,成为人们日常佩戴或馈赠亲友的佳品,清代时更发展成为爱情信物;近代以来,香包多作为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用于求吉祈福、驱恶辟邪 。2001年,庆阳市华池县出土的“千岁香包”,距今至少800多年历史,出土时图案如新,色泽艳丽,这一考古发现,不仅见证了庆阳香包悠久的制作历史,也让人们得以一窥古代香包的精美工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匠心工艺:一针一线里的艺术坚守</b></p><p class="ql-block"> 庆阳香包的制作堪称一门精妙绝伦的艺术,每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在选材环节,丝绸布料以其柔软细腻、光滑如缎的特质成为首选,不同品种的丝绸,如轻柔飘逸的纱、华贵典雅的缎、精致细腻的绢,被巧妙运用,赋予香包各异的质感;彩色丝线色彩绚丽、粗细均匀,如同画家手中的画笔,是勾勒图案的灵魂所在;而填充的香料,则精选多种芳香除湿的中药材,这些天然香料不仅散发着独特的芬芳,更兼具驱虫辟邪、保健养生之效,完美诠释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民间手工艺的深度融合。</p><p class="ql-block"> 制作过程中,手艺人需先依照精心设计的剪纸图样,在丝绸布料上施展刺绣绝活。平针绣让线条细腻流畅,打籽绣增添图案立体感,锁边绣勾勒精致轮廓,每一针都需精准把控力度与间距,每一线都饱含巧思,力求将草、花鸟、瑞兽等图案绣得活灵活现。绣好图案后,经巧妙剪裁与细致缝合,布料被制成形态万千的绣囊,最后填充丝绵与调配好的香料。填充时需均匀适量,既要保证香包饱满挺括的外观,又要确保香料能够均匀散发香气,至此,一个精美绝伦的庆阳香包方才诞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万象风华:多元形态下的文化诉说</b></p><p class="ql-block"> 庆阳香包品类丰富,按用途可分为装饰、欣赏、馈赠、实用四大类;从使用方法上,又细分为服饰、摆放、枕类、挂件、包、实用型六小类,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多元需求。其造型涵盖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每个造型都蕴含深刻寓意:老虎、狮子等猛兽造型,通过夸张的造型、浓烈的色彩和独特的装饰,展现出勇猛威武的气势,被视为祛除邪恶、守护平安的象征;兔子、猴子等小动物造型,则以圆润的线条、可爱的神态,充满童趣,深受孩子们喜爱;莲花、荷花等植物造型,以其清雅高洁的姿态,喻意女性的坚贞与甜美;牡丹、菊花则以华丽的造型、绚烂的色彩,象征着富贵吉祥;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型,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孙悟空等,手艺人通过精湛技艺将人物的神态、服饰、动作等细节生动呈现,仿佛让古老的故事跃然眼前,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在图案设计上,庆阳香包堪称一部浓缩的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可分为图腾崇拜、爱情婚姻、祈福求安、贺寿延年、辟邪消灾、时代主题等类别。这些图案通过借喻、象征、借代等艺术手法,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金瓜、葫芦、石榴等多籽植物,鱼、青蛙等繁殖能力较强的动物,常被借喻为祈求生子、子孙绵延昌盛;龟、鹤以其长寿的特性,松柏经寒不凋的坚韧,借喻健康长寿、长生不老;将枣、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取其谐音寓意“早生贵子”;莲花与鲤鱼搭配,则象征“连年有余” ,每一个图案都寄托着深厚的情感与美好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民俗根脉:传统节庆里的情感纽带</b></p><p class="ql-block"> 庆阳香包与当地民俗风情紧密相连,深深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逢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春节,香包便成为主角。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制作和佩戴香包。小孩佩戴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香包,长辈们相信这能驱邪避灾,护佑孩子健康成长;青年男女之间互赠香包,则成为表达爱慕之情的独特方式,精心制作的香包寄托着彼此的深情与眷恋;同时,香包还常常作为礼物,在亲朋好友之间传递,人们将美好的祝福与牵挂,一针一线地缝制进香包中,使其成为传递温暖与情感的纽带。除传统节日外,在婚礼、寿宴、新生儿满月等人生重要时刻,不同寓意的香包也承载着特殊的祝福,成为情感传递的重要媒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创新之困:传统香料的发展瓶颈</b></p><p class="ql-block"> 尽管庆阳香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传统工艺,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传统香包所采用的天然中药材香料,虽具备独特的保健价值,却存在香气维持时间短的局限性。由于天然香料挥发性较强,在自然环境中,其香气往往很快消散,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持久香气的需求。此外,传统香料原料受地域、气候限制较大,品质和产量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庆阳香包的市场拓展与应用场景延伸,也影响了其在现代生活中的普及程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六、破局之路:现代创新的多元探索</b></p><p class="ql-block"><b> (一)香料提纯技术的革新突破</b></p><p class="ql-block"> 借鉴现代香水工业的先进经验,将分子蒸馏、亚临界流体萃取等前沿技术引入庆阳香包香料研发。分子蒸馏技术可在高真空、低温环境下,利用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异,高效提取香料中的有效成分,避免热敏性物质氧化分解,最大程度保留天然香气与活性成分;亚临界流体萃取则以丁烷、二氧化碳等为萃取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香料的高效提取,具有能耗低、纯度高的优势,能够显著提升香料的品质与稳定性,为香包香气的持久性和浓郁度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b> (二)缓释技术的创新应用</b></p><p class="ql-block"> 探索微胶囊缓释、智能响应型材料等技术,解决传统香包香气易散的难题。研发基于天然多糖(如壳聚糖、海藻酸钠)的生物可降解微胶囊,将香料包裹其中,通过精准控制微胶囊壁材的厚度、孔隙率等参数,实现香料的缓慢、稳定释放。同时,开发温敏、湿敏型智能缓释体系,使香包香气能根据人体体温、环境湿度等因素自适应释放,延长香气持续时间,优化使用体验,让庆阳香包的香气在现代生活中持久散发。</p><p class="ql-block"><b> (三)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b></p><p class="ql-block">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实验室定向培育高含量芳香成分的中药材细胞系,突破传统香料原料受地域、气候限制的瓶颈,降低农药残留风险,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与品质均一性。借助生物酶工程技术,对香料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增强其稳定性与生物活性,开发兼具特殊香气与保健功能的新型香料。例如,通过酶催化合成具有独特香气的酯类化合物,或提升香料的抗菌、抗炎等功效,为庆阳香包赋予更丰富的功能内涵。</p><p class="ql-block"><b> (四)功能性香料配方的研发</b></p><p class="ql-block"> 结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关注,聚焦功能性香料配方创新。参考芳香疗法中精油对人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调节作用,筛选具有安神助眠、提神醒脑、缓解压力等功效的中药材,通过科学的复方配伍与成分优化,开发兼具香气与保健功能的新型香料。同时,引入现代医学循证研究方法,对香料的保健效果进行科学验证,以数据支撑产品功能性宣传,提升庆阳香包在健康养生市场的竞争力。</p><p class="ql-block"><b> (五)工艺与产品的协同创新</b></p><p class="ql-block"> 在新型香料研发的基础上,同步探索制作工艺革新。优化香包的填充、封装工艺,确保香料充分发挥作用;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融入时尚元素与实用功能,开发出时尚香包饰品、家居香薰香包、车载香包等新产品,拓展庆阳香包的应用场景。通过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使庆阳香包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走向更广阔的市场。</p> <p class="ql-block">  庆阳香包,这一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瑰宝,正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通过对香料研发的创新突破,以及制作工艺、产品形态的全面革新,它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文化深度融合,有望突破发展瓶颈,在传承千年遗韵的同时焕发全新活力。未来,庆阳香包必将以更丰富的形态、更持久的魅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世界领略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风采与强大生命力。</p> 转载自  〖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  2025年5月23日,编辑:段广亭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庆阳文史拾荒者</b><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名窦维博,笔名、网名:江河水、西江月。甘肃省庆阳市人。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庆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西峰区作家协会理事。曾任《西峰文化》执行主编。文史地理、古诗词、摄影爱好者。自号“庆阳文史拾荒者”。主要致力于西峰地方行政区划(地名)、建置(建制)地理及人文历史研究。著有《西峰物产》《西峰政区史略》《西峰建置机构录》《西峰地名辑要》等文史著作。参与编纂《萧金镇志》《西峰历史人文丛书(第一辑)》《西峰区志》《庆阳古村镇(西峰篇)》《大塬遗韵——西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等史志、人文书籍。主编《庆阳市西峰区地名志》。</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 (备注:本美篇的文字、图片除特别注明的以外,以“庆阳文史拾荒者”创作为主。非“拾荒者”本人作品,均在文章及图片标题后用圆括号注明作者所在地及姓名或来源。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关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