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江并流”秘境小众之旅(七)“人神共居”丙中洛(1)

ydx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镇位于怒江州贡山县北部(距县城约45公里),是滇西北三大山脉(即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江(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乃具“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的最深处(最后一镇)。</p> <p class="ql-block">  怒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高黎贡山(西)和碧罗雪山(东)像合拢的双手将丙中洛似珍宝般捧在手心,尚无任何雕琢痕迹的质朴野趣让人流连。</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镇辖4个行政村(丙中洛、甲生、秋那桶、双拉)、32个自然村、46个村民小组(政府驻丙中洛)。面积823平方公里,人口6000余。16个民族中,其中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占98.57%,农村人口占89.38%。</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是一处独特的宝地,充满着历史、文化和神秘色彩。这个地方位于中缅滇藏的结合部,如同人间桃源,展现着人与神共居的奇妙和多元信仰并存的奇景,故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人神共居之地”。</p> <p class="ql-block">  人神共居,不仅是指身处仙境(既有石门关这样关险路狭的自然景观,又有雾里村如此原始生态的人文风情),更多的含义是当地民族众多(16个民族杂居)、信仰彼此不同(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信奉祖先和自然神灵等)而又能和谐共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今依旧留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被誉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镇北邻西藏林芝的察瓦龙乡和察隅县,历史上沿怒江北进西藏的茶马古道滇藏线,丙中洛就是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丙中洛,既是怒江美丽公路(六丙公路)的终点,也是滇藏新通道“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龙—察隅)的起点,更是大滇西旅游环线的中心营地之一,值得来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在经过隧道、进入丙中洛镇的公路边,便是怒江第一湾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怒江第一湾”石碑。</p> <p class="ql-block">  “怒江第一湾”标牌。</p> <p class="ql-block">  怒江在流经贡山丙中洛镇南约4公里处(距县城40公里),因被悬崖绝壁阻挡,本是由北向南流的江水改为由东向西方向,300多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从而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弯。</p> <p class="ql-block">  在这悬崖边上,怒江突然扭出个比字母“Ω”还要妖娆的270度大转弯。</p> <p class="ql-block">  两岸青山如屏,云雾缭绕时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成为丙中洛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怒江第一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堪称大自然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一道碧绿优美的弧线,仿佛是仙女落在山间的翠镯,此乃天赐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除了我们这个小众旅游团队外,也只有一两位年轻的自驾者。</p> <p class="ql-block">  这里江面海拔1710米,坐落在三面环水之中的坎桶自然村,高出怒江50多米,半岛台地平坦开阔,四周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村民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处处是田园风光。因山谷、江畔多有野生桃树,加之农田、房舍层层叠叠,恍如世外桃源,故又被称为峡谷桃源。</p> <p class="ql-block">  其实,在丙中洛分布有多个观景台,可以观赏怒江第一湾。如,贡当神山观景台有一个玻璃平台,天气好时可以拍到贡当神山和丙中洛同框。</p> <p class="ql-block">  高黎贡山的风,碧罗雪山的雾,交织出怒江的幽(或云雾缭绕),若非身临其境,很难体会到心中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再上去一段路,便是老赵鸡场观景台,为俯瞰怒江第一湾的最佳视野,拍出的照片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  更上面一点,是玉狮崖观景台,能到这里的人很少,可俯瞰整个丙中洛全景,特别是云雾缭绕下的村庄更具仙气。</p> <p class="ql-block">  从怒江第一湾观景台前行不远,即是丙中洛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未至丙中难知妙,一入此地仙境晓。”隐于滇西的桃源,石板路、木质屋,连风都带着花草的清甜。</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的四季,生命轮回的诗意。春桃夏绿,秋稻冬雪,那是神明打翻的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  怒江边的丙中洛坝子,经常被云海笼罩,村舍若隐若现,仿佛漂浮在云端之上。</p> <p class="ql-block">  若问仙境何处寻?答案唯有丙中洛。滇西北的峡谷深处,云雾轻抚山峦,怒江环抱梯田,每一帧都是大自然的手笔,确有一种峡谷江南之感。</p> <p class="ql-block">  来此游览的人不多,但“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  普化寺位于贡山县丙中洛镇甲生村,是怒江州境内唯一的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寺院(喇嘛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宗教地位。</p> <p class="ql-block">  普化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最初由西藏松娄(或译松塔)喇嘛创建,原名“飞来寺”。</p> <p class="ql-block">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兰雀活格喇嘛通过民间集资扩建,并更名为“普化寺”。</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普化寺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保留了古朴的建筑风格。现为第五世朗秋活佛的驻锡地。</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丙中洛的重要文化地标,普化寺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朝圣者,尤其在晴朗天气下,寺院与雪山、蓝天相映,景色如画。</p> <p class="ql-block">  普化寺不仅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也是丙中洛“人神共居”多元文化的重要象征,展现了怒江大峡谷独特的宗教与自然融合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普化寺坐西朝东,倚山面水,四周被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环绕(背靠怒江州最高峰嘎瓦嘎普雪山),景色壮丽,云海雾裹,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其建筑风格虽不同于藏区常见的寺庙金碧辉煌,但也融合了当地怒族、藏族的建筑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  寺内泥塑佛像位于两虎一狮之间。廊下和内壁绘有壁画11幅,另有小幅“耸吉”画作2000幅。</p> <p class="ql-block">  转经筒绕大殿外围三圈,周围装饰古朴精美。</p> <p class="ql-block">  普化寺是丙中洛地区藏传佛教的重要中心,但当地宗教氛围独特,藏传佛教与原始宗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和谐共存,甚至存在“一家庭多教”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5月8日晚,入住丙中洛镇云中城温馨酒店。</p> <p class="ql-block">  房间里挂有怒江第一湾的大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  进门的厅堂挂的也是怒江第一湾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这个被誉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疲惫的世人保留的一片净土。</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丙中洛的街道上,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他们的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到访者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一半仙境一半人间,丙中洛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如梦如幻的土地上,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很慢,可以静下心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微风的轻抚,欣赏鲜花的绽放。</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之旅,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你以为远方是梦幻泡影?小镇的房子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半山腰,山间云雾弥漫,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水墨写意,把浪漫写成了触手可及的真实!</p> <p class="ql-block">  其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追逐物质的丰富,而是拥有一颗能够感受美好、珍惜当下的良好心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