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援外车队象一条长龙从东山坡盘旋而下,经过长途行驶便来到了平远县兵工站,兵站的同志们每天都是汗流夹背的工作着,很累很辛苦,每天要接待一波又一波的援外运输车队来这里就歺,我们到达时,热气腾腾可口的饭菜早已摆在院子里,等着我们的到来,米饭馒头,面条和大锅炒菜,旁边还专门放了一盘香喷喷的油炸辣椒,大家按照自己的口味随便用歺,方便的就歺条件,也为完成援外运输任务盈得了时间。</p><p class="ql-block">我也是在那时开始习惯了吃辣椒,延续到现在,在平远兵站吃了饭,大家检查了车辆和物资,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经过爬山涉水途经文山兵站,行车途中,经常遇到和地方车辆汇车,地方驾驶员看到援外部队车队到来,都主动的把自己的车停在路边,让出道来请部队车先行,有力的支持了部队,为部队完成援外运输任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p><p class="ql-block">下午到了麻粟坡兵站,麻粟坡是个大型兵站,到达以后,同志们不顾一路的疲劳,下了车先检查车辆,发现车况那里有问题,及时的进行维护保养或提前排除故障,最后再检查大箱里的物资是否完好无损,把途中落在车体和物资上的灰尘打扫干净,有条有序的把这些事情做完,大家才开始去洗嗽,然后去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在麻粟坡兵站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六点继续出发,这一段路都是沙石子和混泥土辅垫的路面,是七弯八拐的盘山路,高山後岭滿山遍野的松树林,一条条的伐树通道顺山而下,一米多高的野草晃晃悠悠,时不时有几只小猴子跑在路上蹦来蹦去的,它们看到有车过来,又连蹦带跳的跑回了草丛里。</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行驶,眼前便出现了大片的橡胶树林,郁郁葱葱,看上去很是壮观,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干腰间用刀子割去寸宽的树皮,深挖了小渠沟,象一条小蛇盘踞在树干上,从上面爬下来,橡胶汁顺着小渠沟流到根部捆绑的小碗里,这些橡胶汁经过加工后是用来做轮胎和胶制品的,在七十年代弥补了我国制作胶制品缺乏原料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行驶了一天,到了船头口岸,也就是中国和越南的边界线,两国交界只是一座小桥之隔,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大家开始进行进入越南边界的准备工作,打扫车辆卫生,小河边洗了脸,把衣服帽子上的领章帽徽摘下来放好,当时有规定,进了越南以后,不充须带领章帽徽,一律穿便装,也不充须用部队的正规番号,那时的临时代号是汽车运输四大队。</p> <p class="ql-block">由翻译带着我们车队驶向越南的河江省河江市,因为是夜间驾驶在越南的土地上,虽然车的前保险杠上按装了防空灯,但为防意外,一直也没有打开过防空灯的使用,也是为了避免被敌机发现,头顶着星星,手握方向盘,稳稳的踩着油门,在漆黑的夜里顺着前车压过的轮胎深印痕迹小心谨慎的驾驶,到了卸货地点,越方按排有专门的装卸工,这些人不多,看起来他们又黑又瘦,但他们体质很好,精神饱滿有力气,用了10几分钟时间把整车货就迅速的卸了下来搬进了仓库,同时他们边卸车边招待了我们,喝的是糖精水,吸的是中国进口的白皮烟,当我们洗完了手和脸,拿起脸盆倒水时,发现脸盆底部的商标是“中国武汉制造”,越南人们平时的日用品都是来自中国的无偿援助,十年的抗美战争,使国家变的一穷二白,就是越南大兵的全身武装也都是全靠中国的供应,中国是越南的坚强后盾,是同志加兄弟的感情,越南战争使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虽说我们卸货地点是个省会城市,但大街上的路面高低不平,都是石子辅的路,更看不到平整的柏油马路,大型商场也是用茅草盖顶和木料框架做成的,我们卸完货返回途中,距我们五公里外就是前线战场,耳边时有听到轰轰的大炮爆炸声。</p><p class="ql-block">清晨天渐渐的亮了,我们驶出了越南地界,进入中国地界才开始了正常的行驶。</p><p class="ql-block">自援越抗美运输任务以来的后期我还去了援助老挝运输任务一次,可惜记忆不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