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作】 巧用“对比”与“哲思”

丽华50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昵 称 丽华5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 106250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网上的文章呈汪洋大海之势,而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又很难沉下心来阅读的时候,如何让自己的文章为读者所接受,是一个重要问题。也因此,“红星闪耀岁月”举办“优质作者谈创作”征文活动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虽拥有“情感领域优质作者”称号,但自己清楚还差得很远,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出发点之一就是“尊重读者,首先要能吸引读者”。今将几点做法与美友分享切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文章虽说“文无定势”,但细究起来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我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对比”与“哲思”。</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对比”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也是吸引眼球的一个要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几天央视的一档人物节目介绍徐悲鸿。开头是这样——</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191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黄浦江畔,没有人留意到一个年轻孤单的身影正在绝望地踟躅徘徊……他已经花掉了身上最后一枚铜板,而苦苦等待的另一个工作也泡了汤。假如他真的就这样跳进了黄浦江,那么中国和世界将从此失去一位画坛巨匠。</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i><span style="font-size:20px;">紧接着却又笔锋一转,大写多年之后徐悲鸿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展示他耀眼的高光,并就此设问: 究竟是命运创造了天才,还是天才改写了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看电视节目是缺少耐心的,但这样的文字和画面却吸引着我一定要看个究竟。这就是对比的力量。同样,那些优秀的文章,也多采用对比的手法开篇,以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并通过对比,凸显事物的特点,加深读者对事物的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也学着采用此法。比如那篇《军嫂》,一落笔就写军嫂的孤独与辛苦——</span></p><p class="ql-block"><i>军人把祖国山河和百姓安危扛在了肩上,就不得不把孤独和辛苦留给军嫂。</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紧接着也笔锋一转——</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奇怪的是,如此辛苦又孤独的军嫂,却也有着很多姑娘喜欢,很想成为军嫂…… 一边是辛苦,一边是喜欢,这其中的缘由大可探究。</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闻写作有个法则叫倒金字塔结构,就是要将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新闻稿的开头。一是要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快速了解新闻的关键点。二是开篇的文字,也往往是决定能不能吸引眼球的第一关。至于如何开篇,可以不拘一格,如果对比法运用得好,这开篇就成功了大半。在这个快节奏的当下,下气力写好文章的开头,对于写作者具有普遍适用性。</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叙述中融入哲思,能为文章带来多方面的提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哲思,是一种进入了哲学层面、透过表象看本质、充满智慧的深度思考。如果一篇记叙文仅仅是平铺直叙地说事儿,读来就如同喝白开水寡淡无味。加入了哲思,就能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桥梁,让文章有了光泽与深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央视的《航拍中国》,每集的文字都很长,我还是一集不落地看完,不仅为欣赏大好河山,更为学习文中那些精彩的哲思。《上海》这一集是从黄浦江写起的——</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一个世纪前,上海的价值从这里被发现。前方的海洋,让上海与世界相连。身后的长江,能够深入中国广阔的腹地。通达是这座城市最原始的资本。</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简简短短几句话,却让人读出了很多。“通达是这座城市最原始的资本”,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哲思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有句话让我加深了对哲思的认识: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什么。” 有了哲思,我们才能“记住了什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习这种手法,我在《军营那片野菊花》中融入了哲思——</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最惹眼的是那盛开的野菊花,一丛一丛地挤着挨着,指甲大小的花朵,开在沟边、河畔、田埂,不起眼不张扬,却盛开得齐心协力,合在一起就是一片灿灿的黄金甲。</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于悠然中见到的是这山中的军人。</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你看那齐心协力绽放着的野菊花,像不像我们那个年代的军人 : 整齐划一的六五式军装,普普通通的橄榄绿和红帽徽,默默地驻守在深山海岛、大漠边关。没有明星的光环与显赫,却恪尽职守,无怨无悔,一撇一捺成为山河的脊梁。</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了这样的文字,读者就会感到“野菊花”值得一写,文章也就有了立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哲思还能起到启承转合的作用。我写《岁月有痕②军旅生涯》中有段文字要写自己犯过的错误,采用哲思文字作为转折点——</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往事并不如烟,有些往事像时间的碎片撒落一地,有些却触动灵魂刻骨铭心。</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哲思不是生硬的说教,也不是偏激的议论,而是一种紧贴情节和主题的情感自然流露;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委婉含蓄的归纳整合;还是一种“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寓理于情的唯美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好哲思需要生活、知识和文字功底多方面的积累,需要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写作中不吝绞尽脑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喜的是,在美篇浩瀚的美文中,“对比”与“哲思”的写法已被广泛运用,好文章令人目不暇接。也因此,我这里的“浅说”算是班门弄斧了。 若有不妥,诚致——多多谅解,仅供参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丽华5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图2、3、5为网图</span></p> 谢谢您的阅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丽华,退休金领取者。军龄11年,部队转业先后在江苏省电子工业厅、计算机世界报社(北京)任职。退休前为专栏记者、高级工程师。连续多年开设《丽华专栏》,多次获得部、省、中国产业报协会好新闻奖。出版的专著有《软件精英是这样炼成的》、《超越中国制造――软件领军城市大连的崛起》、《电脑与网络》、《败将之鉴》等。2016年4月开始美篇写作,2021年3月被美篇平台认证为情感领域优质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