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三季(六)——兰州博物馆

陈洁慧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甘南游的最后一天。早上九点,我们准时来到兰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主要有五个展区。截止2022年,兰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12720件,有珍贵文物905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3件,二级文物82件,三级文物698件。馆藏文物种类齐全,精品纷呈,按质地可分为陶、瓷、金属、石、玉、纸质等,其中以马家窑文化为主的彩陶,明清甘肃地方名人书画以及白衣寺塔藏文物较为丰富,也较有特色。半山彩陶鼓、东汉墨迹纸、明代首饰工艺品均为同类文物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参观先从丝绸之路展区开始。</p> <p class="ql-block">  地处丝绸之路东段的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 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千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呈现出古代文明的辉煌。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亚剂北部辽阔草原上的塞种、效,有民、乌孙等游牧民族,往主充当着东西方交流的和文化传排者的角色。他们草原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物质街也将华夏文明远播东南亚和欧洲。</p> <p class="ql-block">  马是古代军事、交通、生产的重要工具。西域多产良马,为抵御匈奴骑兵进犯,汉武帝两次派军西征,引1 进大宛汗血宝马,使汉代养马业和骑兵得到长足发展。武威雷台汉墓出士的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队,可谓这一历史发展之见证。</p> <p class="ql-block">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其面向世界的放政策,使东西方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更加产泛,丝绸之路呈现出空前昌盛。甘肃作为交流纽带和商贸中转站的作用无显突出,各种文化融会贯通,表现出宽容博天、绚丽清新的风格。佛教艺术自主六国时期传入河西以来,不断发扬光天,逐渐传播至全国。</p> <p class="ql-block">  来到红色甘肃展厅。甘肃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甘肃特支,南梁峰火、陕甘根据地,、红军长征胜利会师、西路军征战河西以及甘肃全境的解放,谱写了甘肃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质导下走向胜利的伟大厉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一方面是外患于列强内乱于军阀的残酷现实、一方面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望催生希望。荆棘丛生的甘肃大地终于迎来革命星火,崭新的纪元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正式成立。 </p><p class="ql-block">人物说明:刘志丹(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中</p><p class="ql-block">谢子长(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右</p><p class="ql-block">习仲勋(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左</p> <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抵达陕甘根据地。接着, 红一方面军,红二、四方面军相继抵达。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关键时期。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 </p><p class="ql-block">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军事力量(兵力总数:约430万人) </p><p class="ql-block">陆军200万人,特种兵36万人,非正规部队74万人,空军16万人, </p><p class="ql-block">海军3万人,后勤、机关和院校101万人。 </p><p class="ql-block">共产党军事力量(兵力总数:约127万人) </p><p class="ql-block">野战部队61万人,地方部队66万人。 </p><p class="ql-block">摘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p> <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困守兰州的国民党军发起总攻。26日,解放军一野二兵团3军7师19团追击敌军到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经过激战,占领黄河铁桥,将红旗插上白塔山,兰州解放。</p> <p class="ql-block">  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行星,它为450多万种生命提供了家园为高级生命-一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但至今地球的许多奥秘仍在探索中。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地球形成后的激烈震荡大约在39亿年前才结束,此后地球上出现了海洋,4亿年过去后,地球上出现了以氨基酸为基础物质的微生物群落,而人类的出现则更是地球漫长演变的一瞬间的事,由此可见,地球生命的形成是非常迅速的。从地球上出现原始生命开始,化石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记录着生命演化的历史,可以说,人类对于生命演化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化石。</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展厅展示的是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包括生活在侏罗纪纪晚期的合川马门溪龙以及白垩纪时期的各种恐龙、鸟类、昆虫、植物等化石。此外、还有恐龙蛋、恐龙足印等遗迹化石。特别是永靖县境内发现的各种足印化石,保存非常完整和清晰,分别属于翼龙、鸟类、恐龙(兽脚类、蜥脚类、乌臀类等)和其他脊椎动物。其中24对翼龙足印在中国属首次发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好、最长的形态类型。2001年12月,这处地质遗迹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剑龙、翼龙、马门溪龙、鹦鹉嘴龙等恐龙化石。</p> <p class="ql-block">  1973年1月,在甘肃合水县板桥乡的水利施工工地上发现了举世闻名的黄河古象。复原装架后的黄河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米多,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具古象化石。对黄河古象动物群的综合研究使我们有可能恢复二三百万年前陇东地区的古生态环境,那时的气候炎热干燥,与现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稀树草原环境相似。</p> <p class="ql-block">  走进佛教艺术馆,对中国的佛教又有了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天下石窟在中华,中华石窟在甘肃”。甘肃石窟由西向东分为河西、陇中、陇南、陇东四大窟群,五十多处石窟,遍布全省。其中有世人称作“绘画博物馆”的敦煌莫高窟和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以及有最早明确纪年的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和南北石窟寺等。 </p><p class="ql-block">特别是炳灵寺169窟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题记的发现,为中国早期石窟分期断代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些石窟从十六国一直延续到宋元,有的甚至延及炳灵寺石窟莫高窟明清。时间跨度达1600多年。 </p> <p class="ql-block">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实力强盛,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为佛造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此时的造像艺术在继承原来艺术的基础上,向着个性化、写实化的模式发展,出现了高度理想化的艺术形式,造像艺术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佛、 菩萨造像面相丰满端庄,体态优美浑厚,衣纹流畅自然,手法写实细腻,人物的个性化和高度的写实性相结合。造像组合既有单独的佛像、菩萨像,也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有时还有天王、力士)等组像;既有高大的雕塑造像,也有较小的金铜造像。</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外面有着这组马车的雕塑。秦人养马,戎人造车,探源秦文化,复原戎车马。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葬,是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2000多年前的出土文物中,含有大量欧亚草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秦文化和楚文化融合互鉴的因素,其中的车马是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博物馆,时间也正好到中午,我们在路边的回族人开的小餐馆吃了个牛肉面。</p> <p class="ql-block">  一碗面,配上一碟酱牛肉,一碟小凉菜,绝配。</p> <p class="ql-block">  到此,我们在甘南的旅行就完满结束了。再见了,甘肃,再见了驴友们。期盼下次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