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随机飞

日逍遥

<p class="ql-block">5月11号-17号我兑换了中联航北京-安康,安康-北京的随机飞。兑换券是4月份从京东买的,中联航在京东有个旗舰店,卖中联航的各种优惠套餐。我买的随机飞套餐298元一个人从北京出发的往返票,有效期到9月1号。兑换启用后35天内每天给我推送3个地方的机场供选择。我在4月底选择了安康,决定五一假期过后的11号出发,17号回北京。上一次的随机飞我是去的安徽芜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计划是到陕西南部的安康、汉中两个城市几个地方。</p><p class="ql-block">飞机是早上8:10的航班,从大兴机场起飞,上午10点半就到安康机场了。为了7点前到大兴机场我选择从草桥到机场的地铁。</p><p class="ql-block">在安康我订了安康火车站附近的酒店,为的是到汉中等地坐火车方便。从安康机场到火车站有公交大巴17路,中途换了一趟3路仅花了4元钱,1个小时多点就到了酒店。吃过饭我们就来到安康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安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安康市,陕西省辖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之间,总面积23529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6月,安康市辖1区1市8县,2022年末,安康市汉族人口占99.19%,截至2023年底,安康市常住总人口245.72万人。境内方言有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安康市北靠秦岭主脊,南依大巴山北坡,地处秦巴山区东段,汉江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安康市历史悠久,夏属梁州,春秋战国时成为秦楚必争之地。南北朝时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称作直州。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改设兴安府,并汉阴县设安康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安康专员公署,1979年改为安康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9月安康县改为县级安康市。2000年,安康地区撤地设市,市政府驻地汉滨区。2022年,安康市全年生产总值1268.65亿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占比15%,第二产业占比37.7,第三产业占比47.3%。安康市以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为突破口,形成以富硒产品、新型材料、生态旅游3大千亿产业集群为引领,现代物流、毛绒玩具、秦巴医药、交通装备、消费电子5大重点产业链条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安康从地域上归属“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既秀美精巧,又兼具黄河流域重乡土情意、厚道豪放、古朴典雅的传统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秦渝铁路,大三线建设时毛主席的题字:“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前半句我第一次看到,后半句早就知道了。原来出处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安康市博物馆的顶楼上,从这里可以看到汉江及安康市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眺望汉江</p><p class="ql-block">安康博物馆修在汉江边的高坡上,晚上还有灯光秀,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万达广场。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在万达什么时候都能吃上饭。</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了博物馆我们来到安康市繁华的老城区商业街白天鹅广场</p> <p class="ql-block">傍晚来到汉江三桥头的热闹广场</p> <p class="ql-block">已经有人在跳广场舞了</p> <p class="ql-block">看看安康市人们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龙舟文化园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城区滨江南岸,2016年龙舟节前建成投入使用,是每年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的主会场。园区占地 4.5 公顷,由上河街、观礼台、河岸广场三部分组成。园内入驻商户主要包含创客空间、书吧、品质咖啡、地方特色餐饮、甜品水吧、精品酒吧、演艺茶社等经营业态。社会服务龙舟文化园以“龙舟竞渡”赛事竞技和观演功能为主,兼具龙舟风俗非遗展示传习、老河街休闲文化体验、码头文化展示、交通集散、商贸服务等辅助功能;依托地理位置优势、龙舟节品牌影响力,吸引、聚集文化旅游商贸活动入驻,引导和培育地方文化消费能力、水平提升,带动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园区河岸广场区域共承办各类公益性活动和展览展销活动,是中心城区最具吸引力和关注度的文旅场所,成为安康人民休闲观光、运动锻炼、文体活动、展览展销、休息纳凉、商贸消费的首选之地。所获荣誉2018年1月,由安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安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食品安全示范街”称号;2019年3月,由汉滨区放心消费创建办授予“放心消费街区”称号。</p> <p class="ql-block">安康是中国十大宜居小城、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精彩城市、中国新闻传播十强市、陕西最美绿色园林城市、陕西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p> <p class="ql-block">安康市街道旁的枇杷树。这时节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到处是卖枇杷的,1斤10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12号我们决定上午去瀛湖风景区去看看,下午回市区再逛逛晚上乘8:20的火车到旬阳县的蜀河站,然后乘船到6公里外的蜀河古镇。当晚住古镇的惠尔酒店。</p> <p class="ql-block">瀛湖是安康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汉江中游。这里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景色秀美,还有丰富的水上娱乐项目,如划船、垂钓等。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p><p class="ql-block">当地人说瀛湖是陕西的“千岛湖”。瀛湖位于安康市区的上游,是由瀛湖水电站把汉江水提高100多米后形成的湖泊。水质良好达到2级,安康市的下游是湖北十堰市再往下就到了丹江口市,南水北调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瀛湖风景区的玉兴岛上鸟语苑里的孔雀在开屏</p> <p class="ql-block">这段视频包括瀛湖风景区和汉城国际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汉城国际商业街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滨江大道6号。是博泰企业总投资10余亿在安康开发的一个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商务洽谈、旅游观光于一体的20万平大型城市复合体,总长六百余米。项目位于“城市一江两岸”核心区的滨江大道,是安康中心城市政务核心区、金融政务区、物流贸易区,紧邻火车站,是通往高客站、机场、市辖区各县的咽喉位置,周边医院学校、酒店娱乐、金融贸易密集,成为领衔陕南发展,区位优势无与伦比,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铺铺临街、功能齐全、配套先进、名品荟萃的国际级商业街区。</p><p class="ql-block">汉城国际商业街是博泰集团精心打造的第三代商业街区代表,它大胆采用现代商业代言者SPPONTALL的运营原理,结合流行于欧美的hopsca街区理论,通过大体量的商业运营与精品住宅配比紧密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项目地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都市圈的几何中心,以全城阔达水面汉江为起点,东临亲水广场,西近安澜楼,与安康火车站不足千米,与机场、高速入口,毗邻相依,倚滨江政务、商务中心之重,挟休闲观光、江景岸线于一体,优域价值,无与伦比。汉城国际商业街集品质住宅、高端商务、购物休闲、餐饮娱乐、酒店客房、旅游观光、文化展示、综合服务于一体,配备了大量的自动扶梯、超大载客梯、城市观光电梯、大型电子显示屏等现代科技体系,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先进的城市商住复合体。项目优势汉城国际商业街取法国际先进商业理念,以业态丰富、品牌新颖、功能齐全为基础凸显潮流与时尚,将国际名店、时尚精品、流行服饰、潮流配饰、数码电器、儿童娱乐、运动休闲、餐饮等业态有机规划于各大区域,辅以丰富的室外景观体系和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营造体验式消费环境,彰显商业价值,融合生活购物、休闲娱乐、儿童趣乐、餐饮美食、商务养生等于一体的都市生活休闲体验场所。汉城国际商业街是一种生活、一种享受,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城市的繁华,也可以享受城市的浪漫,一座城市,拥有的不只是生活,还有品味。汉城国际商业街,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汉城国际商业街用时尚引导消费,品质与艺术的结合,是汉城国际商业街的时尚定义,也是汉城国际商业街孜孜不倦的追求,全天候多元化生活需求一站式满足,这里是商业的王国,超乎您的想像!</p> <p class="ql-block">金螺岛上</p> <p class="ql-block">蜀河古镇的惠尔客栈。</p><p class="ql-block">从安康坐火车到蜀河站只有普通的绿皮车,20:22安康站K768发车,21:43到蜀河站。不到1个半小时的路程,硬座车票12.5元。蜀河站附近没有酒店。住店只有去古镇。古镇离车站6公里左右,车站修在河岸上,道路很窄也不平。人们从车站往来古镇都是乘摆渡船,5元一位,不用20分钟即到。我们的火车晚上9:40到蜀河,出站后一片漆黑,随着前面的两三个同行者,走了10几米,开始下台阶。有一个打着手电的女士给我们照着脚下的路。原来是开船专门接送我们的船家。每天晚上,只要有人去古镇,他们都开船来接,第二天下午2点10分的火车,我们离开蜀河古镇时,他们又会在码头送我们去车站。坐船到了古镇,和我们同行的当地人有人来接,有人扫码乘电动共享单车走了。我们给客栈的老板娘打了电话,不一会儿就开车来接我们了。其实也不算远,可能有一公里多些。但大半夜的,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订酒店时说好的,老板娘会来码头接我们,还不要钱,很守信用。我们也很高兴。第二天我们离开时,在客栈门口招手叫了一个面包车,还每人5元到码头。</p> <p class="ql-block">蜀河边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316国道沿蜀河通过古镇。蜀河流入汉江,再流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蜀河古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东部,地处汉江与蜀河交汇处,北依秦岭、南傍巴山,素有『小汉口』之称。这座古镇始建于西晋,明清时期因汉江水运兴盛成为鄂陕川三省的商贸重镇,现存黄州会馆、杨泗庙等典型清代建筑群,以原生态的山城布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蜀河古镇距旬阳市区53公里,东接仙河镇,南邻白河县,总面积180.31平方公里。其名源于西周时期古蜀国移民聚居的历史,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始设郡县,明代因汉江黄金水道崛起为商贸枢纽,清代达到鼎盛,每日停泊商船超百艘,形成『万商云集』的盛景。‌‌</p><p class="ql-block">古镇核心特色体现在三方面:</p><p class="ql-block">‌立体山城布局‌:街道依山势蜿蜒,青石板铺路,建筑错落层叠,形似重庆山城风貌;‌‌4‌‌5</p><p class="ql-block">‌多元会馆群‌:黄州会馆(省级文保单位)为安康最大南派宫殿建筑,门楼刻『鸣盛楼』金匾;杨泗庙为船帮祭祀场所,保留清代水文石刻;另有武昌会馆、清真寺等,反映商帮文化交融;‌‌6‌‌7</p><p class="ql-block">‌灾害印记‌:杨泗庙岩壁刻有12条洪水水位线,其中1583年洪水淹没全镇,1983年洪灾水位达历史第二高位,见证古镇与自然博弈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作为陕西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镇,蜀河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开发,仍保留挑井水、汉江浣衣等传统生活场景。主要游览线路包括古码头、朝阳古洞传说景观,以及体验『蜀河八大件』特色饮食。2018年全镇户籍人口3.8万,现为免费开放景区,自驾可直达古镇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城里很少见的物件</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些石头都来自蜀河。</p> <p class="ql-block">古镇中最常见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这堵墙下半部是被洪水冲刷过的</p> <p class="ql-block">蜀河古镇的基督教福音堂</p> <p class="ql-block">黄州馆里的戏台</p><p class="ql-block">蜀河古镇最核心的四大景点为以下(按历史价值与建筑特色综合排序):</p><p class="ql-block">‌黄州馆‌</p><p class="ql-block">‌核心特色‌:清代南派宫殿式建筑群,安康境内规模最大、工艺最精美的会馆,融合了湖北黄州文化元素。主体包括门楼、乐楼、拜殿和正殿,砖木结构保存完好,门楼与乐楼巧妙相连的设计堪称一绝。</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始建于乾隆年间,由黄州商帮集资修建,历时百余年完成,见证了蜀河作为商贸重镇的辉煌。</p><p class="ql-block">‌杨泗庙‌</p><p class="ql-block">‌核心特色‌:实为船帮会馆,供奉船工始祖杨四爷,建筑年代不晚于乾隆年间。庙内保留清代碑刻,记录汉江水运繁华史,每年六月初六举办庙会,曾是船工祈福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关联景观‌:庙旁有朝阳古洞,传说深达千里,现仍在开发中。</p><p class="ql-block">‌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核心特色‌: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民国五年扩建,以99阶青石台阶直通大门,与黄州馆、杨泗庙形成古镇地标三角。建筑融合伊斯兰风格与陕南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骡马古道‌</p><p class="ql-block">‌核心特色‌:古镇保存完好的古代商道,连接汉江水运与陆路贸易,沿途可见明清时期商铺、驿站遗迹,是“小汉口”商贸历史的活态见证。</p><p class="ql-block">‌补充说明‌:其他景点如江西馆旧址、电报局等虽具特色,但综合建筑规模、历史地位及游客推荐频率,上述四景点更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黄州馆</p> <p class="ql-block">蜀河书院</p> <p class="ql-block">照片的最左边的墙上刻有1983年的洪水水位线,看看有多高,把古镇淹了大半个。</p> <p class="ql-block">杨泗庙</p> <p class="ql-block">古镇西门里外就是骡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从西门外看蜀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古镇南门里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蜀河古镇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蜀河到火车站的摆渡船。船身上有一行白字:蜀河=火车站</p><p class="ql-block">这条船就是我们从火车站来古镇时坐的</p> <p class="ql-block">这条船是我们离开古镇到火车站时乘的。开船的都是那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在码头看蜀河</p> <p class="ql-block">石泉古街东门外</p><p class="ql-block">我们13号下午14点13分从蜀河站坐K261次火车,16点26分到石泉县,票价24.5元。蜀河在安康的东边,汉江的下游,石泉县在安康的西边,是上游。都是沿汉江建的城镇,都属于安康管辖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安康、蜀河见的最多的美食是蒸面、米皮子。而石泉最火爆的是石锅鱼,3斤多的汉江鲤鱼。我们两人都吃不完。</p><p class="ql-block">石泉县城里主要景点是石泉老街。我们到的当天下午和晚上就是沿江逛老街。石泉县是鬼谷子隐居的地方,关于鬼谷子的传说特别多。鬼谷岭风景区是我们14号要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石泉古城</p><p class="ql-block">陕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千年古县城</p><p class="ql-block">石泉古城,国家4A级景点,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境内,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因“城南石隙多泉”而更名石泉。</p><p class="ql-block">石泉古县城坐落于汉江北岸石质高地,东临红河(红花沟)、南依汉江、西接饶峰河、北枕珍珠河,呈现出“秦巴拱卫、四水绕城”的壮丽景象。周边的银屏秋月、汉江晚渡、石磨渔梁、马岭朝阳、饶峰夕照、烟波灵洞、天池瑞莲、霹雳神峰为石泉八景名胜。</p><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夏属梁州、商周为庸、春秋属楚、战国归秦,秦汉以来先后设置安阳、晋昌、长乐、魏兴、永乐等郡县。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因“城南石隙多泉”而更名石泉。东晋元帝(公元317—323年)为控制川陕流民“于东阳川(今县城)置晋昌郡”‘。北周武成二年(561年)“迁魏兴郡(辖石泉县)至东阳川”。保定三年(563年)“迁石泉县治入郡城”,石泉古县城作为郡县治所已有1680余年的历史。人文石泉古城曾经是个很有人气的地方。街市原本临江而建,先民自古逐水而居,于是也就有了池河莲花古渡、后柳油房坎、喜河梅湖街、熨斗筒车坝和两河三县镇等水旱码头与古城枝蔓相连。过去的岁月里,千年古城和这些古镇一道艰难地演绎着一段如花季盛开的历史,宛如深巷中的陈年佳酿,久而弥香。如今,明清古街和东西城门修复如旧,青石铺就的古街上店铺林立,商贩游客熙熙攘攘,焕发出一股勃勃生机。矗立城中的禹王宫、江西会馆等标志性建筑修复完好,风韵犹存;仄长仄长的水巷、戴家巷、簧学街、常胜巷依然幽深,古色古香;老字号的楚蜀客栈、书画帧裱、推拿理疗和最新流行的夹克T恤、麻辣烧烤、吹拉弹唱交融在一起,全面恢复了古城的活力。禹王宫禹王宫始建于唐代,明弘治年间扩建后彩绘禹王塑像,增修万寿宫(即江西会馆)。现存禹王宫和江西会馆重修于清道光年间,墙体青砖上全部镌刻有“禹王宫”、“江西会馆”标识,极为罕见。禹王宫气势宏伟,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殿门前座落着两个大石龟,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宫顶梁悬姜公亭,浮雕的飞禽走兽和龙生九子神态各异,排列有序;宫内留存大量壁画,展现了大禹治水的艰难历程,为珍贵的文史资料。因史书记载“禹生石泉”,当地百姓便于每年六月六(大禹生日)举办禹王会。这一天无论街坊里巷、道观庵堂,乃至家家户户都要好好地热闹一番,民众朝奉禹王后相继开展泼水祈福、舞草把龙、玩社火、演皮影戏等活动,往往通宵达旦。据考证,自宋代开始至解放初期,此俗在石泉广泛流传,并保留了诸如香炉、蜡台、锣鼓、皮影、草把龙、禹王雕像等文物,实为石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奇葩。所获荣誉2023年12月,被评选为陕西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p> <p class="ql-block">古街东门里夕阳西下</p> <p class="ql-block">古街东门里</p> <p class="ql-block">汉江石泉古城位于汉江北岸,始建于明洪武二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城雄浑古朴,巷道交错,宅院深深,东、西、南三座城门完好无损,矗立千年的禹王宫、关帝庙、江西会馆历经沧桑,风采依旧!石泉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岁月把古城积淀得深厚凝重,时代则把古城打扮得靓丽纷呈,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融合。夜幕来临时,这里便是夜市一条街,在此可品尝地方美食,人头攒动,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西门外</p> <p class="ql-block">石泉老街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从古街看汉江南岸山上有四个发亮的大字,从左到右是“石泉十美”。在“石”字底下就是石泉县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14号中午我们打车来到鬼谷岭。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又名云雾山,位于陕西省安康市 石泉县城关镇境内,距石泉县县城30公里,是石泉境内最高山峰,也是陕西著名的道教名山。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由鬼谷岭、龙洞沟景区、大溪沟景区3个景区组成,雄奇险峻,主峰被五条苍劲山脉拱托,喻称“五龙捧圣”。山上峰峦叠嶂,谷间碧水幽潭树木,古藤攀缠。这里四季云雾缭绕,林海茫茫,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自然风景奇绝幽美。</p><p class="ql-block">发展历史鬼谷岭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谋略家、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授徒和讲学的地方,鬼谷子一生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但其学生苏秦、张仪是古时叱咤风云的纵横家,孙膑、庞涓也是在兵法上造诣颇高的著名人物。据史载,秦汉时期,这里就建有鬼谷子庙,供有鬼谷子神像。迄今鬼谷岭古建筑遗址面积达8千多平方米,境内有大小庙宇20余座,悬崖上有鬼谷子石棺,沟谷中有鬼谷子授徒洞及其母亲居住过的圣母洞。2003年全国首届鬼谷子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石泉召开,使云雾山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宗教与礼制建筑已荡然无存,但是历史上天台观的建筑规模比较宏大。天台观位于鬼谷岭顶峰,占地8000 余平方米,始建于西晋,由于历遭劫难,加上风雨残蚀,现存建筑也只是残垣断壁。从遗迹可以看出,道观建筑坐北面南,院落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80米。正北中央为大殿,东西两边为厢房。南面为入观主道,道路呈“之”形盘上。即是如此,初到天台观也能使人感受到昔日建筑的恢弘与地位的显圣。鬼谷岭另一组古建筑遗迹当属诸多关门,俗称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五天门。鬼谷岭正南方向有一道蜿蜒曲折的山梁,沿梁脊有五处山峰,两峰中间有鞍部,鞍部因两侧壁立而称“天桥”。入天桥处设门,分别称为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五天门,逢“门”设庙。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但现代人用石材浆砌的小庙,体量大小不一,高度1米~2米不等,错落布局,串珠相连,也不失为一大景观。天台观还遗存有大量的碑褐、石刻。处于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石泉县政府有关部门已组织人力、物力将残落各处的石碑、石刻进行了收集归整。现有石碑12 通,石刻数十块。石碑的年代上至清康熙年,下至民国初年,时间区间约300余年。最具历史考证价值的是清代乾隆四十五年的《重修云雾山天台寺序文》 碑和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的《 J 昌修天台寺》 碑,碑文分别叙述了天台寺是昔日“鬼谷子历经之处”以及天台寺的历史沿革。其它石刻主要有石狮、石鼓、石佛、石杨、石棺等。石狮为白色大理石质地。通高1.57米,身长1.06米,宽0.6米。其造型比例匀称,刻工精美细腻,当为清代康熙年间盛世之作;石鼓安放于天台观正门两侧,直径0.65米,厚0.21米,鼓边饰有乳钉纹,鼓面刻有“三狮绣球”图案,图像逼真,雕刻工艺十分精湛。石枋、石棺、石忏筒、柱基石、经幢、石像、铜像、铁佛等都已残缺不全,但从残留的物件可以看出当年这里建筑群落的恢宏。天象景观资源森林公园地处秦岭深山的高海拔地区,具有形成雾景、雪景、雨景、日出景观等气象景观的条件,各种气象景观奇特壮观,变幻莫测。</p> <p class="ql-block">鬼谷岭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这是官田村政府机构及卫生室所在地。工作环境舒适。</p><p class="ql-block">我们从鬼谷岭回石泉县城时在景区外的云雾山镇官田村等下午3:40的班车。因为时间还早,在这里和一位正在晾晒春笋的女老乡聊了起来。她的家就在旁边,看起来和村政府的房子一样,二层的建筑,一样的新旧。她告诉我们竹笋是昨天从山上挖出来的,剥开到能吃的程度,切成两瓣,煮熟后上午开始晾晒。这里的竹子都不粗,直径不超过5厘米,晾晒后的竹笋也就20厘米长,1-2厘米宽。她说新鲜的竹笋15斤才能出1斤干竹笋,干竹笋能卖150元一斤。她就是官田村的人,20年前鬼谷岭景区建设的时候田地被占了,就从山里搬出来了。花了1万元,整理出100平方米的地基,先盖了一层楼花了3万5千元的建筑费过了5年又花了6万元才把二楼建起来,前两年盖了后面的厨房卫生间等又花了10万元,才成了现在这样。她现在在景区的酒店上班,在后厨理菜,每月有3千工资,老伴和儿子两口子都在县城里工作。一家4口人日子过得很幸福开心。山里的旧房子还在,只是没人住,也没有交给村里,如果不要了每平方米能得50元。村里还在沟对面盖了统一的5层楼房,1梯两户的那种,每家可以买一套,120平方米的要花1万元。她家和儿子家都买了。所以不愁住的地方。有人把房子租出去给度假的人住。她家在山上还分有50多亩山地种着树。如果村里的活儿想干的话一天也能挣100多元。现在像她这样的农民过得多幸福,比城里人自在多了。也有人什么都不要了,得了1百多万元进城去了。聊着聊着车来了,我们和她告别上车走了。</p> <p class="ql-block">14号下午4点半回到旅馆。晚上乘18:13的K257次火车19:45到汉中市。票价23.5元。</p> <p class="ql-block">这是汉中火车站。</p><p class="ql-block">汉中市是陕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巴山区,地处汉江上游,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78.98万。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源点,汉中素有『汉人老家』『中华聚宝盆』美誉,拥有2300余年建城史,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汉中市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穿境而过,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山地占比75.2%。辖2区(汉台区、南郑区)9县,毗邻四川、甘肃两省,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均空气优良天数超330天,森林覆盖率达63.79%。‌‌</p><p class="ql-block">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汉源之地‌:公元前206年刘邦在此称王建立汉朝,形成汉族、汉语等文化符号。石门颂中『高祖受命,兴于汉中』明确记载其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三国重镇‌:诸葛亮北伐驻军汉中,定军山成为其长眠地,现存武侯墓、古阳平关等遗址‌‌。</p><p class="ql-block">‌文化标识‌: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世界灌溉遗产山河堰,商代『城洋铜器群』青铜器数量达700余件,四足鬲为全球孤品‌‌。</p><p class="ql-block">经济与资源</p><p class="ql-block">‌生态优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承担『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责任。境内有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秦岭四宝』栖息地‌‌。</p><p class="ql-block">‌产业布局‌:布局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陕飞、陕铀等国家级企业,正打造『西汉蓉』航空产业带节点城市‌‌。</p><p class="ql-block">‌交通枢纽‌:构建『三高三铁五国道一机场』立体网络,西成高铁穿境而过,未来将成陕西第二大高铁枢纽。</p><p class="ql-block">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公元前451年,楚国在汉江中游的安康设汉中郡(辖今安康、汉中)。东汉初,郡治迁入本地后仍称汉中。 公元前312年,秦国占领该地,并沿袭着楚国本来的名称,设为汉中郡。汉朝至南北朝一直沿用该名,直至隋开皇六年(公元581年),文帝为避其父杨忠之讳,将汉中郡改为汉川郡。唐朝初其废郡设梁州,又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州并重新设汉中郡。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废郡设州,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德宗为振兴朝廷,改梁州为兴元府。五代至元朝时期沿用兴元府名。到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复设汉中府,清朝沿用前名。民国五年(公元1926年),撤府设汉中道。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设陕南专区,1954年设汉中专区,1968年改为汉中地区,1996年正式改为汉中市。</p><p class="ql-block">陕西理工大学</p><p class="ql-block">陕西理工大学,原名汉中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该校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该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该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8.23万平方米,校舍建设总面积68.39万平方米。设有15个学院和1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60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p><p class="ql-block">汉中市是一个大的方言接触带,其方言既有中原官话秦陇片、关中片的特点,又有西南官话川黔片、鄂北片的特点。造成汉中方言现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历史行政区划。秦代之前的汉中没有设立行政区,被蜀秦轮流控制。秦代至元代的汉中基本上隶属四川,但也有与甘肃等地同属一郡、州、路的情况。元代之后的汉中开始属陕,与关中相连,且多与安康同属一区。另一个是历史上的移民。从西周末年关中人入汉开始,一直到清代湖广、安徽、四川、江苏等地移民入汉,加剧了汉中方言的复杂性和混合性。元之前的移民大多来自西北或关中,元之后的移民大多来自四川、湖广一带,还有安徽、江苏等地。因此汉中方言既有中原官话的特征,又有西南官话的特征,并且还兼有江淮官话、赣语、湘语的特征。汉中方言与周边方言在音韵结构上的相似,而汉中方言内部的差异主要在于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的方言,如西南官话、中原官话等影响着汉中各地方言,使得汉中方言接触性特征更加明显。</p><p class="ql-block">汉中市是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之一,其三大支柱产业分别为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p> <p class="ql-block">勉县的诸葛古镇及武侯祠</p><p class="ql-block">这字是于右任老先生写的。</p> <p class="ql-block">诸葛古镇,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占地面积300余亩,全天开放。诸葛古镇,南依汉江、北邻武侯祠、东连马超墓、西接阳平关,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是陕西省十大重点文化项目“两汉三国文化景区的开篇之作”。景区集历史文化、民俗民艺、实景演出、休闲娱乐、人文建筑等多业态为一体,以诸葛亮八卦阵为布局理念,以八卦广场、孔明灯广场、五丈原广场连接起古镇的文化动线;以诸葛武侯出将入相、南征北伐、波澜壮阔的一生为线索,全景再现了“智圣”诸葛亮的传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勉县,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汉中市西部,东接汉台区,南邻南郑区,西靠宁强县、略阳县,北与留坝县、甘肃省两当县接壤,区域面积240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勉县辖1个街道、17个镇。截至2022年末,勉县常住人口34.07万人。勉县,素有“西北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战国,地境初为白马氐东境,后属蜀。秦,属褒县。西汉初,由褒县划出外河坝以西部分地建沔阳县。三国时,曹魏景元四年(262年),沔阳属梁州汉中郡。明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改为沔县。1964年9月,改沔县为勉县。勉县历史遗迹丰富,文化积淀厚重,以定军山、天荡山、武侯墓(祠)为代表的两汉三国文化遗迹驰名中外。</p><p class="ql-block">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占领沔县,成立沔县苏维埃政权,属苏维埃川陕省(治四川通江);同年2月26日,红军北上后,沔县苏维埃政权消亡。</p> <p class="ql-block">草船借箭</p> <p class="ql-block">勉县武侯祠,又称诸葛庙,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诸葛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约53333.33平方米,建于蜀汉景耀六年(263年),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堂,为中国众多武侯祠当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祠庙。勉县武侯祠,现存建筑大都保持着明清时代风格,融建筑、园林、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建筑呈南北向布局,有山门、乐楼、牌楼、琴楼、戟门、拜殿、大殿、崇圣祠、观江楼、东西配殿等古建筑,是一座代表陕南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千年古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勉县武侯祠对研究“诸葛亮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3月5日,勉县武侯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个碑是冯玉祥题的</p> <p class="ql-block">琴楼</p> <p class="ql-block">汉中市繁华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鼎鼎百货商场内</p> <p class="ql-block">古汉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楚汉相争时期筑建,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7米。 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坯土”,就是指残存的高台。清代的陈毓彩有诗云“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当日宫廷湮没迹,此时郡国有仁人。”1958年,汉中市以古汉台为馆址,建立了汉中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6年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不久刘邦就率众从子午道来到汉中,由于当时包括汉中在内的西南地区还是蛮荒之地,刘邦心中自然不快。与刘邦同来汉中的萧何劝告刘邦说:“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所以“愿大王王汉中。”刘邦听后十分高兴,于是重整旗鼓,拜韩信为大将,经过四个月的精心准备,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掉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一举夺得天下。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刘邦在取得天下之后,定国号为“汉”。刘邦当年在汉中时的行宫遗址,就是汉台,人们仰其历史久远,又称其为古汉台。</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迎面一座高台,这就是汉王刘邦的宫廷遗址——古汉台,它高7米,坐北朝南,分三个台阶,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秦汉宫廷模式的遗址,后来人们常将这个台视作汉朝基业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古汉台的最高处,是一座三层高楼——望江楼,它就是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望江楼高17.5米,融南北建筑之长,清末民初建筑风格,是汉中标志性的古建筑。望江楼曾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据说在过去,登临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正如望江楼二楼榴联上写的:“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如今,随着汉中城市规模的拓展,登楼已不能望江了。望江楼也已改成汉中博物馆的馆藏宗教造像陈列室。望江楼东西两侧,分别有铜钟亭和石鼓亭,铜钟亭里放着一口很精致的大铜钟,据说是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为传世珍品。西侧石鼓亭内的石鼓,又名月台苍玉,玉质,传说是汉王刘邦的上马石,为“汉中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镜吾池</p><p class="ql-block">主要陈列镜吾池再南,是汉台南院,也就是汉台碑林,里面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一组陈列,这就是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汉台碑林分为两个陈列室:东面是褒斜古栈道陈列室,西面是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褒斜古栈道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分为三个单元,分别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两山之间7条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栈道南端石门隧洞的开凿和因地制宜修建栈道的各种形制、栈道沿途官方设施的“邮亭驿置”。</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先民们经过无数次踏勘,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踩踏出穿山越岭的七条主要道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穿越秦岭,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穿越大巴山。这些道路,历史上统称为蜀道。在蜀道上,沿途分布着不同形制的栈道,被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称为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的土木工程。褒斜道上的主要遗迹有:石门、孔雀台栈道、石垭子栈道。孔雀台峭壁栈道遗迹,在留坝县南河乡(今武关驿镇)孔雀台村褒水西岸,栈道从面临深潭的绝壁间穿过,栈孔中插有30厘米见方的石梁,间距40—60厘米,上覆有石板,供人通行,建筑形制属于“千梁无柱式”。</p><p class="ql-block">石垭子栈道遗迹在今留坝县柘(zhè)梨园乡(今江口镇)石垭子村东岸,属于石积式栈道,是早年乡民利用古栈道壁孔营建的水渠基地,目的在于抬高水位,便于灌溉,是古代交通与近代水利相结合的范例。褒斜道是穿越秦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便捷的一条蜀道,在蜀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封建时代的政令畅通、商贾往来,均取褒斜道。因此,褒斜道沿途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邮、亭、驿、置及交通工具。陈列室内还有一张拓片,拓自陕西略阳县灵岩寺内的一通“仪制令”石刻,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个交通规则。石刻高六十公分,宽四十公分。中刻“仪制令”三大字,下并行四行十二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款识“淳熙辛丑邑令王立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睿)的年号,“辛丑”为淳熙八年(1181年)。“仪制令”是宋代朝廷通令各州县立于县城通衢要道的石碑,相当于交通规则,它是研究古代道德规范和礼貌行为的实物资料。石门十三品石门十三品陈列室,陈列了从褒谷石门隧洞内外凿迁下来的13方精品摩崖石刻,又称“汉魏十三品”。1967年修石门水库时,为抢救文物,从石门古栈道两侧近二百块摩崖石刻中精选出具有很高历史研究和书法艺术价值的十三块石刻,将石刻四周凿空,整体凿下,移存到汉中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石门颂》的书写者意在歌功颂德,而不在于显扬书法,但他的书法却被后世称为“汉隶之极作,学隶者必学之范本”。它与甘肃成县的《西狭颂》,汉中略阳的《甫阁颂》并称为“汉三颂”,是隶中极作,书法珍品。《石门颂》,代表着古代隶书的最高水平,它奔放质朴,浑壮飘逸,是千百年来书法家竞相临摹的佳作。清代张祖翼评价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石门颂》之后,还有《李君表》、《杨淮表纪》等汉代石刻,它们的风格继承了《石门颂》,但又有发展,都是汉代摩崖的精品。《杨淮表纪》,全称为《司隶校尉杨淮下邳相杨弼表纪》,杨淮、杨弼兄弟是《石门颂》中司隶校尉杨孟文之孙。曹魏石刻中,《李苞通阁道摩崖》属少见的三国遗存,是研究三国蜀魏之战的实物资料。而《石门铭》,则是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石门铭》全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正月,太原典签王远书丹、武阿仁凿刻于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铭文所记为赞誉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重开褒斜道的开路盛举,记载了北魏时褒斜道改道至回车(今凤县东南)的历史。《石门铭》的书法也极其珍贵,它由隶向楷过渡,在魏碑中地位极高。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为飞逸之宗:“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不识人间烟火之仙品。”近代于右任先生在《右任墨缘》中有“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之句,可见《石门铭》在书法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石门十三品中,还有几方描写褒谷风景的石刻,如《石门》、《玉盆》、《石虎》、《衮雪》等,这四种汉隶大字摩崖,都是状物抒怀之作,是历代文人名士所留下的。《玉盆》,相传为张良所书,它位于石门南褒河中,形如巨盆,色泽如玉,“浮浪玉盆”是清代褒谷二十四景之一。“石虎”,是西汉褒中县人郑子真所书。郑子真,名朴,他常年隐居于褒谷箕山,名声很高。石门隔褒河与河东的石虎峰相对相望,当地俗语常道“石门对石虎”。郑子真见石虎峰远远望去就像猛虎下山,欲腾欲扑之状,于是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石虎”二字,镌刻在石虎峰下的山崖间,字径30厘米,为隶书,落款署名“郑子真书”。郑子真的“石虎”二字,用笔厚实遒劲,“石”字左边波挑拙朴而不轻佻,“虎”字结构删繁为简,左右波桃沉稳,又互为呼应,下面三竖开张且蓄势,似雄健猛虎弓腰蓄势待时扑跃之姿。汉代摩崖石刻均收入“石虎”二字,并为之作记。《衮雪》,是魏王曹操书写的,“衮雪”旁有“魏王”二小字。原刻在石门南约半里的褒河水中的一巨石上,右行横书,字径45厘米,据说这是曹操绝无仅有的手迹。褒水流经石门之下,因石多浪激,如飞雪翻滚。相传建安二十年(215)和建安二十四年 (219)曹操两次来汉中,在褒河边见褒水浪花飞溅如滚雪之状,遂大书“衮雪”二字以抒怀。“衮雪”本为“滚雪”之意,曹操曰:“衮在水边,何以缺水?”“衮雪”二字,近篆而非,属隶又违,笔触圆润而流利,生动而有。“衮”好似一个象形字,上边三点一口似水花,下边一撇一捺一竖钩,三钩均朝上翘起,像湍急的水流,给人以张扬、不羁、活拨、沸腾、激荡、舞动的阳刚之气;“雪”字平和、内秀、收敛、平静、朴实、飘飘洒洒,柔情万种,合二为一,阳刚而不失柔美。清人罗秀书见此字后叹道:“昔人比魏武为狮子,言其性好动也。今见其书如此,如见其人矣!” 后人又有诗赞“衮雪”曰: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此外,《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释潘宗伯、韩伸元、李苞通阁道题名》追述汉魏往事,是宋代仿写汉隶的好作品。《山河堰落成记》(《重修山河堰》摩崖),形巨体丰,是南宋绍熙年间官民整修山河堰竣工后的记事碑,也是石门十三品中最大的一块碑刻。石门十三品,是研究褒斜栈道通塞和汉中水利建设的珍贵史料,又是书法艺术的杰作,是研究汉魏书法的实物标本。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书法演变的历史轨迹,1000多年来,一直为历代学者所推崇。光绪五年(1879年)石门石刻经杨守敬介绍到日本,受到东瀛书界的激赏,被列为学习书法“必修之古典”。</p> <p class="ql-block">拜将坛的视频</p><p class="ql-block">拜将坛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古坛场,以拜将坛遗址为核心的拜将坛馆区历经多次大规模修缮,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馆区内开辟有“天汉古韵—汉中历史文物展”、韩信生平事迹展、书画临展等专题展览,是一处以拜将坛遗址为核心,集仿古建筑群、文化展示、园林景观、寻古览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品位汉文化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兴汉胜境景区是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诸汉路中段的景点。兴汉胜境景区以自然生态的汉水之源为根,以中华民族的汉文化之源为魂,以汉朝初兴的历史辉煌为底色,建成集汉风景点群、汉风商街群、汉风博物馆群、汉风酒店群、汉风餐饮、汉风演艺等于一体的汉文化旅游景区。兴汉胜境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兴汉胜境」以文化历史、汉文化底蕴进行深究。景区内现拥有汉文化博物馆、汉乐府、兴汉城市展览馆、汉人老家街、丝路风情街五大主题聚落,更以汉文化博览园为核心弘扬汉文化、展现汉中「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美誉。</p><p class="ql-block">汉水灌溉古今汉文化历史,从西周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至后来两汉三国汉文化底蕴的积累,跨越千年随着时间轮转,承载往时汉中故事,成就而今兴汉胜境。而诸葛亮、张骞、蔡伦等杰出人物都在汉中留下了深刻足迹。胜迹历历、史册煌煌、流传千古之美名。</p><p class="ql-block">汉中市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北立,巴山南卧,中部是富饶的汉中盆地;母亲河汉江发源于汉中宁强县。自然和人文景观名播中外,地理气候环境得天独厚,是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烂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天汉楼视频</p> <p class="ql-block">16号下午17:30-21:01从汉中乘4902次列车到达安康。票价32.5元</p><p class="ql-block">17号上午10点半从安康机场一帆风顺飞回北京。这一趟随机飞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