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旅 · 敦煌

Hi Yang 启荣

兰新铁路(兰新线)作为贯穿西北的核心干线,被誉为“流动的地理画卷”,沿线有丹霞地貌、沙漠、雪山草原及石窟艺术,同时覆盖古丝绸之路遗迹,藏汉文化与中亚风情,呈现多元景观与人文融合。<div>  时值初夏,西北地区气候宜人,长假刚过,景区人流呈现暂时性低谷,是旅游的大好时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背包客自由行。沿着兰新线一路向西,补打卡嘉峪关、敦煌、哈密、吐鲁番、天山天池几个著名景点。</div> 据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君修慈悲佛龛碑》所记载,“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到北凉时期,此地已形成了小型僧侣社区。这些洞窟最初只是作为隐士僧侣的冥想修行之所,但后来发展为服务于附近兴起的寺院。 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参观莫高窟需要提前预约购票,来到距离莫高窟约15公里的数字展示中心观影‌ ,再坐摆渡车至洞窟区‌。现在好多景区赚钱的套路。 九层楼:第96窟窟外木构建筑之俗称。唐代称北大像。俗称大佛殿。代表窟之一。敦煌石窟之第一大窟,建于初唐。洞窟直通崖顶,高40米,窟外有九层木构建筑,高45米。窟内徒壁无画,依崖塑敦煌石窟中最大塑像(高33米)的弥勒佛像。高度仅次于四川乐山石刻大佛(71米)和四川荣县石刻大佛(36米余)。在泥塑造像中,其高度则为全国之冠。 莫高窟第17窟,即藏经洞,亦称“鸣沙石室”“敦煌石室”,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原为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䛒的禅窟,洪䛒逝世后,其下属僧徒或吴姓本家改禅窟为影堂。此窟平面近于方形,覆斗形顶,地面至窟顶高3米,北壁前建长方形禅床式低坛,坛上端坐一身泥塑坐像,为洪䛒高僧像。北壁画二菩提树,枝叶相接,以示洪䛒在菩提树下坐禅。菩提树东侧画一比丘尼,双手捧持对凤团扇;西侧画一近事女,一手持巾,一手执杖。西壁嵌有大中五年洪䛒告身碑一通。窟内因发现数以万计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古代佛经写本、社会文书、绢画、刺绣、法器等文物,故而俗称“藏经洞”。 还参观了第45窟:盛唐彩塑巅峰,佛与菩萨神态灵动、第220窟:初唐帝王听法图、第158窟:15米涅槃佛像。遗憾的是洞窟内禁止摄录。 莫高窟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以佛教故事、经变画为主,融合中亚、印度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形成独特的“敦煌风格”。总体上觉得莫高窟规模相对较小,但文物保存及修复的状况比较好。 <p class="ql-block">  参观敦煌市博物馆,更好地了解敦煌的历史人文。</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凉石塔(镇馆之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彩绘陶镇墓兽‌(镇馆之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敦煌汉简(镇馆之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魏晋画像砖(镇馆之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代《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镇馆之宝)</h3> 敦煌在20世纪引起关注,与藏经洞的发现有密切关系。王圆箓是一个云游道士,于1890年左右来到敦煌莫高窟,并在此定居。他俨然成为石窟的民间守护者,并四处筹款以修缮庙宇。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清扫第16窟的积沙时,他的一个工人突然发现一个暗门,门内是一间小秘室,隐藏着堆得满满的4至11世纪的写卷和绘画。该窟即是第17窟,并以藏经洞闻名(最初它是9世纪左右为洪辩和尚建造的影堂)。 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英国的M.A.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相继掠走洞中大量经书等文物,俄国人S.F.奥尔登堡(Сергей федорович Ольденбург,1863-1934)、美国人L.华尔纳还盗走莫高窟的一些壁画。这些盗劫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损失。同时,他们中也有人开始以考古学的方法对洞窟做了编号、测绘、照相、文字记录,并公布了敦煌石窟的部分照片和资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被外国人掠夺的文物</h3> 积薪——积聚的柴草,古时作为烽火的燃料。 鸣沙山在汉代的时候被称为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其鸣声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自鸣于天,另一种为和声于人。 月牙泉在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 要登上鸣沙山顶,才能领略月牙泉的美貌,在月牙泉旁边看到的水就没有这样的蓝。月牙泉真值得一看,我担心或许在某一天会消失。 1995年夏,敦煌人王立成携家族成员捐资1万元,制作天然石碑一块,碑高2.6米,宽0.7米,下宽1.1米,正面镌刻“第一泉”,背面镌刻“爱敦煌”,树立于月牙泉畔,为景区增添一景。 敦煌市,甘肃省辖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别名沙州,总面积2.67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敦煌市常住人口18.2万人。国际机场、高铁、酒店餐饮以及市政等配套十分完善,真有旅游城市的味道。 <h5><p></p></h5><h1><b>谢谢观赏!</b></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影视资料均为原创(除注明出处外)</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部分文字资料引用自网络)</b></div><br><h3 style="text-align: right;"><b>作者:杨启荣2025年5月</b></h3>